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关注我们(づ ̄ 3 ̄)づ


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5月16日在家中逝世,享年102岁。大师的离世,为我们留下了叹惋,更让我们开始回顾老先生一生的作品与理念。在众多的发言中,给小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两句:“我不想忘记初心,一个持久的建筑必须有根”,“我想让现代建筑把一个地方,与它的历史、自然连接起来”我想,这便是老先生从众多建筑师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的理由之一。独特、根基、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我不想忘记初心,一个持久的建筑必须有根

寻根,一直是中国人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文学领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兴起了一股“寻根”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价值追寻,形成了“寻根文学”;


后来,又有海外华人华侨几经辗转,只为回到故土找寻自己祖先的足迹,探寻自己的血脉;


再后来,各种各样对于“根”的追寻就更是多了起来:音乐、舞蹈、服饰、习俗、节日……


人们意识到,想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自己的根基,而这一切,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思想。



建筑,也是有根的。建筑有自己的“根”才能活得长久。


你看那些留存下来的建筑:故宫、比萨斜塔、古罗马竞技场、凡尔赛宫、吴哥窟……这些闻名于世的建筑,哪个不是带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哪怕是近现代新建的建筑,也有来自于历史事件或者文化交流的独特的根基:埃菲尔铁塔、白宫、鸟巢……



而那些我们日常里随处可见的平房小楼、高楼大厦,没有了特色与根基,只会被一遍遍推翻重建。


除却这些世界闻名的建筑,每个民族、每个地域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北京四合院、江南园林、福建土楼、陕北窑洞……


他们都很有特色,不仅仅代表了历史长河中的建筑风格、地域特征,更多的还承载了居住在其中的人的记忆。


就比如四合院,它的根不仅仅是合拢的四四方方的建筑构造,瑞兽的摆放、院落的结构、主客的住所、门窗装饰的寓意、梁柱设计中蕴含的趣味,这些都暗藏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与文化意趣。


图为《四合院里的小时候》插图


从小在四合院里长大的孩子们,逗弄着缸里的金鱼、为罐里争斗的蟋蟀加油、跳皮筋丢沙包、放风筝、吃糖葫芦和烤红薯,更是文化生活之根。


图为《四合院里的小时候》插图


物质与文明在建筑中交融,外在的建筑因文化的独特而长存,内在的文化因建筑得以展现。


我想让现代建筑把一个地方,与它的历史、自然连接起来


一味讲究复古、还原曾经的“根”,也是不合适的,它可能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潮流。


贝聿铭大师就始终坚持将现代设计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为当地的历史文化赋予新生,又让现代建筑拥有灵魂。



比如1997年竣工的美秀美术馆,正是贝聿铭大师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得到启发,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博物馆入口。进入美术馆的入口只有一条路,必须乘坐电瓶车或是步行穿过山中隧道,隧道另一头连接着一条横跨深谷的吊桥。进入隧道,就能远远地看到美术馆,似乎走进了武陵渔人无意发现的那个入口。



又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煞费苦心的对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进行了设计。他以“宋四家”之一米芾的一幅山水作品为蓝本,“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将巨石劈切成片,通过燃烧,制造出阴影,做出立体的效果,进而调整每一块石头的位置,使石片颜色由深入浅、高低错落地排砌于墙前,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山水画。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贝聿铭大师曾说过,希望中国的建筑师们不要一味关注西方的建筑,更要多多关注中国的传统建筑,不要忘记中国的过去。他自己便身体力行的践行了这一点。


贝聿铭大师对文化、对历史、对建筑的真心与热忱,为他的才华与胆识锦上添花,令无数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感恩于他。


逝者已矣,往事不可追。在缅怀大师的时候,更希望新生的建筑师们能窥得大师思想一二,在日后设计出更多优秀的建筑,方不负先生之魂。





关注并标星置顶

让我们再也不走散


在看建筑之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