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微,指隱行,微的字形:

來源:象形字典網站

微的字形,是一個人頭部戴著東西,手裡拿著東西,隱敝行走,因此意為「隱行」。

妙字我們前文說過,是變化較少的狀態,金文字形為「玄少」,而妙字和玄字放在一起顯得相互矛盾,參考第一章「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可知,在近道的時候,要保持妙的狀態,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卻要常常變化,因此應物而玄,是謂玄通。

因此可知「古之善為士者」的特性,一是隱,二是應物而玄,沒有定式,所以才會「深不可識」

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這兩句與下文幾句相似,但後幾句的形容詞「儼、渙、敦、曠」都是相對的,唯獨這兩句的「猶豫」兩字意思像是相類似的,其實不然,我們來看一下這兩個字的字形。

豫的字形:

來源:象形字典網站

豫,予+象,指大象進前之形,意為緩慢、穩重。

冬日在冰上行走,步伐需緩,需穩。

猶的字形:

來源:象形字典網站

猶,酉+犬,酉作部首時意為釀製,醋、酒、醬等字中均可體現,因此猶字指培訓好的犬,這裡指警醒、警惕。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這幾句與前兩名一樣,是對「古之善為士者」的「強容」,通過矛盾對立的兩句,來形容善為士者的「玄通」,指其虛以應物,無所定勢。

混兮其若濁。

帛書在此句後加"曠呵丌若浴"(曠兮其若谷)

因此王本此處應缺,此兩句所用手法與前幾句一致。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這兩句是對前幾句現象的總結,雖然是反問句,其實也給出了答案,告訴我們為什麼「古之善為士者」身上會表現出截然相反的特性。

答案就是隨時勢之變,需清則靜,需生則動。

保此道者不欲盈。

這句話則是告訴了我們隨時勢變化的時機,是「不欲盈」,不能等到時勢變化滿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這句話的重點在於「敝不新成」四個字。

前文提到,成的本義,是武力攻伐。

時勢之變也是如此,如不能提前順應,則會隨物而敝,被新的大勢所攻伐。

而提前順應時勢之變,則可平衡過度,故曰「敝不新成」。

(註:帛書」敝而不成「意思稍有不同,但大意不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