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很好玩,愛讀《道經》,不愛讀《德經》,其實「道德」就是硬幣的兩面,都是一碼事。《道德經》八十一章是後人劃分的,無論是馬王堆帛書還是郭店楚簡都沒有嚴格的八十一章劃分,也沒有啥統領全篇的綱領性文件。

真正統領全篇的,該是郭店楚簡中的《太一生水》。我個人以為,這個可獨立成篇的《太一生水》,才是能統領《道德經》的真正綱領性文件。

馬王堆帛書甲本原文是這麼寫的: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観其眇(妙),恆有欲也,以観其所嗷,兩者同出,異名同胃(謂),玄之有(又)玄,衆眇(妙)之門。

馬王堆帛書乙本原文是這麼寫的: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観其眇(妙),恆又有欲也,以観其所嗷,兩者同出,異名同胃(謂),玄之又玄,衆眇(妙)之門。

以上甲乙本圖片資料依據1980年版《馬王堆漢墓帛書》

甲乙本略有出入,但是馬王堆帛書版老子與現代版《道德經》有大出入,下邊我們與之對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甲乙本基本一致,但是馬王堆帛書版與現代版《道德經》對照,差距就太大了。這個差距是怎麼產生的呢?

首先是避諱君王的名字造成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時候曾專門頒布了詔令,「世民」二字分開使用的時候可以不避諱,「世民」二字同時使用的時候須避諱,當年《道德經》沒有得到這種專利。

後世的道德經為了避諱漢高祖劉邦,就是「斬白蛇賦大風」那位,把劉邦的「邦」改成了「國」,為了避諱劉恆,把「恆」改成了「常」。

劉啟、劉勶和劉弗,後邊這三代皇帝,也造成了"啟"改為「開」、「勶」改為「徹」、「弗」改為「不」,這還不算其他調整,比如前後文顛倒,重新分《道經》和《德經》八十一篇等等,單是重要文字這些「避諱」改動,就有上百處。馬王堆帛書下葬早,沒趕上這些,真是天之大幸!

還是看帛書甲本吧!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観其眇(妙),恆有欲也,以観其所嗷,兩者同出,異名同胃(謂),玄之有(又)玄,衆眇(妙)之門。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這是老子說「道」,我給它起了個名字,我們暫且叫它「道」吧(可道),老子沒想到他臨時起的名字,我們使用了2400年。但是我說的道不是「恆道」,道從某種程度來說,即是萬古不變又是千變萬化的,它和萬物都有關係,我沒法去形容它,只能說表象的道不是「恆道」,不是它真正的本來面目。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綉(寂)呵繆(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筮(逝),筮(逝)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是老子自己寫的,強字曰道,我勉強自己給它取了個名字,賦予它一個「字」,就叫「道」吧。

它太難以形容,有物昆成,先天地生。這個「物」不是物體而是一個「東西」,一下子就出現了,很快很及時的就出現了,為什麼說它快呢?

昆這個昆字是「比日」,和我們看見太陽一樣,看見光,太陽已經在那裡了。

因為有的學者,這句話翻譯為「有狀混成,先天地生」,我個人覺得,這個「有狀」更妙,道不是一個物體,也不是一個物件出現的,如果是個物件,老子就很容易用當時的語言形容它了,但是它只是一個隱約的「形狀」,一個苗頭,這個就不好形容了,所以我們想理解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這句話就要前後文連貫去看,甚至需要參閱很多文獻,你才能看懂。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這句話老子要說的是,天地間有一個東西(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就姑且叫它「道」(可道也)。但是我說的道只是道的「幻象」或者說是它的外形,還不算是真正了解它的核心,它真正的核心是「恆道」,因為它既一成不變又千變萬化,我實在難以形容它(道)。

就如同我們「起名字」

名 可名 非恆名也

我們看見一個物體,就可以冠之以名,給它取個名字就是了(可名也),但是我們給它取的這個名字,未必能完全表示這個物體,也許我們只能表示它的「幻象」,不是它的「本相」,也未必是這個物體最核心的東西(恆名)

在這裡我只能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比如一棵植物,我們不認識它,初次見面我們就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松樹!(可名)

明天這個松樹被我砍伐下來背回家,這時候它應該叫「木頭」。

我放到火里燒這塊木頭,這時候它叫「柴」

燒完的柴叫「灰燼」

「松樹」「木頭」「柴」「灰燼」哪個名字也是臨時的,只不過是臨時想出來的名字(可名也),可以任意叫它,但是這些名字都不是「恆名」,都不是它永恆的樣子,或者說真面目,或者說內核,或者說真相。(非恆名也)

再參看「有物昆成」這一段,我們就可以基本了解老子這句話的涵義。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其實老子也不知「道」真正的名諱,強行取了這麼個名——道。

但是老子是道教魁首,佛道儒三教教主之一,以他老人家無量的智慧起的這個名字「道」,其實也有很深的內涵。我們先破譯一下這個道字吧。

不懂這個道字,我們很難接著向下破譯。我個人以為,對「道」字講的最好的是《中華道藏》,在道藏中有一部著名的經典《太上老君清靜經圖注》,我們來看看這本經書中對「道」這個字的精確定義。

皇極品第二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原文)

註譯:吾不知其名者。吾乃我也,是太上自嘆。大道本無形象所定,更無名色所擬,由強勉取名曰道。夫道雖曰強勉,以字義而推之,實不強也。何矣?倉頡夫子造「道」字,深隱玄蘊。夫「道」字,先寫兩點,左點為太陽,右點為太陰,似太極陰陽相抱。在天為日月,在地為烏兔,在人為兩目,在修鍊為迴光返照也。次寫一字,乃是無極一圈。此圈在先天屬乾,易曰:乾圓也。鴻濛一破,其天開也。圈折為一,易曰:乾一也。經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聖。儒曰:惟精惟一;釋曰:萬法歸一;道曰:抱元守一。次寫自字於下者,言這一字圓圈,日月團團,乃在自己身上。儒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上下相合成一首字。首者,頭也。修道是頭一宗好事。次寫走之者,行持也,乃周身法輪自轉。此名道字之義也。(節選至此)

我們把原文及原譯拆分下,這樣便於看懂

此名道字之義也

1、倉頡夫子造「道」字,深隱玄蘊。

2、夫「道」字,先寫兩點,左點為太陽,右點為太陰,似太極陰陽相抱。在天為日月,在地為烏兔,在人為兩目,在修鍊為迴光返照也。

3、次寫一字,乃是無極一圈。此圈在先天屬乾,易曰:乾圓也。鴻濛一破,其天開也。

4、圈折為一,易曰:乾一也。經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聖。儒曰:惟精惟一;釋曰:萬法歸一;道曰:抱元守一。

5、次寫自字於下者,言這一字圓圈,日月團團,乃在自己身上。儒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6、上下相合成一首字。首者,頭也。修道是頭一宗好事。

7、次寫走之者,行持也,乃周身法輪自轉。此名道字之義也。

此名道字之義也

我覺得《太上老君清靜經圖注》皇極品第二著譯中,對老子用的這個「道」字,做了非常詳盡精妙的解釋,如果不懂這個字,根本沒法繼續破譯老子的《道德經》。

我們姑且把道字的若干定義拿出來先用,倉頡夫子指的就是倉頡大神,他是軒轅皇帝同時代的人,傳說中華文字就來源於他,「倉頡造字」就是他嘍!

太上老君在經書中的簡稱叫「太上」,其實在這本經書中,太上老君和軒轅皇帝是有關係的,我們下篇文章再講講這個關係,為什麼佛道儒醫武易內里都有一線相連?

我們看了經書就懂了!

老子和太上老君也是有關係的,這些我們自己先不做定義,想看懂《道德經》,得補充很多必要的知識。

老子留下的話語,現在來說是全世界全人類的財富,他的很多話語文字在郭店古墓中塵封了2400年,毫不謙虛的說,老子的《道德經》是我們錯誤理解了2400年的千秋經典,從1973馬王堆帛書出土,到1993年郭店楚簡的現世,我們才開始從這些文物的原文上去追尋真正的老子。

天地人是永恆的課題,假以時日,老子這些精彩的論述,一定會引起全人類更多的思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導我們繼續砥礪前行。

在此,我們一起做個先行者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