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清風明月逍遙客

「八路軍四處潛伏,氣氛令人可怕……他們挖有地道,地道四通八達,甚至還有地下集合場所。我軍總像是在和鼴鼠作戰一樣,曠日持久,真想舉手投降服輸」。這是抗戰時間,日軍對八路軍的評價,那麼八路軍對日軍又是如何評價的?

「八路軍非常勇敢,講究戰術細節」

抗戰期間,山西太原祁縣(太原南約60公里),屬於日軍勢力之下,這裡相應也建有親日政權的地方,而中共地下組織很快就潛入了這座縣城。當時潛入該地的工作人員,專門致力於從內部破壞閻錫山

的勢力,盡量扶植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學校、農村內的反閻力量,在「七七事變」爆發時開始積極活動。直到1939年,日本人才驚訝地發現,祁縣先後兩任縣長,全都是地下黨員,他們每月都向八路軍提供棉布、鞋襪和軍餉補貼,定期報告縣城的財政、教育和交通情況,彙報日軍的各種動向。最神奇的是,他們還以軍訓為名,向日本人要錢要槍,而來參加訓練的其實都是「土八路」,等訓練好了又全部進山參加遊擊隊。更令日軍驚訝的是,並不是隻有地下黨在活動,在外圍有婦救會、農救會、工救會、青救會、兒童會……從婦女、工人、農民一直到學生、兒童,所有能夠團結的人都被組織起來,分別負責宣傳抗日思想,為八路軍提供各種掩護和幫助,籌辦各種物資,並且積極配合八路軍破壞日軍的通信線路。在全民各階層都被嚴密組織起來的情況下,當時的華北日軍想要消滅八路軍遊擊隊,基本是不可能的。

日本第一軍參謀曾說:「八路軍的抗戰士氣甚為旺盛,共產黨地區的居民,一起動手支援八路軍,連婦女、兒童也用竹簍幫助運送手榴彈。我方部隊,往往冷不防地被手持大刀的敵人包圍襲擊而陷入苦戰。」日軍淶源警備隊獨立步兵第4大隊第2中隊(中隊長稅所三郎大尉)報告說:「八路軍戰術一般是白天佔據周圍高地進行狙擊,夜裡可發動數次夜襲,反覆衝鋒攻擊孤立日軍。」在日軍眼中,「八路軍是非常勇敢和講究戰術細節」的。一位侵華日軍曾在其回憶錄中寫到,一次行軍中,電臺班9人被八路軍的地雷炸死。為什麼地雷會在此時炸響?日軍經過分析得出結論,認為八路軍是事先獲得情報,然後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日軍必經之路埋設地雷,而且地雷是離日軍二三十米的時候人為拉響的。他們認為,八路軍原本是想炸掉日軍隊伍中的騎兵和隊部,但由於引爆時間稍微晚了一點,才將走在部隊後面的電臺班9名日軍全面炸死。他們覺得八路軍用了極少的人力,卻對日軍造成重創,使地雷在防禦之外也能發揮主動攻擊的作用。

日軍獨立混成第3旅團在一次對根據地的掃蕩中發現:八路軍在進行襲擊、伏擊和防禦戰鬥時,特別注意選擇有安全撤退道路的地點作為戰場。行軍時盡量避開馱馬可以通過的地區,多在山後小路進行夜間活動。他們常潛伏在離開主要交通道路的山中村落。當宿營時,不在大村子,而是分散在山中或小村子,八路哨兵在退卻時,還故意和主力相反方向撤退。

日本第110師團的一個部隊報告說:共產黨工作隊,遊擊隊四處潛伏,當地居民毫不與我們合作,氣氛令人可怕。對此各部隊首先向四周掃蕩,但終歸抓不到真正的敵人,部隊在行動中經常受到來自住房窗口、牆上和丘陵樹林當中突然的射擊,偶爾發現敵人,緊追過去,卻無影無蹤。之後得知他們挖有地道,地道四通八達,甚至還有地下集合的場所。我軍總像是在和鼴鼠作戰一樣,曠日持久,真想舉手投降服輸。「敵人輕視中國軍隊,成了習慣」日軍在研究八路軍戰力的同時,八路軍也對日軍的戰力給出客觀的評價:敵守備隊還擊和反擊極為勇猛、堅決,能夠巧妙使用集中火力,特別是擲彈筒,在戰鬥中我軍傷亡半數為擲彈筒造成。敵擅長白刃戰,其體力、技術均為較優。敵人各據點配置過於分散,兵力難以集中,因此敵的出擊多次受阻,以至損耗兵力,最後失去力量。敵夜間射擊準確度下降,且警戒不嚴,往往顧不上穿好衣服就倉猝應戰,敵傷亡大半是因手榴彈爆炸造成的。

林彪曾在平型關戰鬥結束後,撰寫了《平型關戰鬥的經驗》一文,總結了日軍作戰的缺點和長處。他寫道:「敵人實有許多弱點可為我乘。但敵人確是有戰鬥力的,也可以說,我們過去從北伐到蘇維埃戰爭中還不曾碰過這樣強的敵人。我所說的強,是說他們步兵也有戰鬥力,能各自為戰,雖打敗負傷了亦有不肯繳槍的。戰後只見戰場上敵人屍骸遍野,卻捉不著活的。敵人射擊的準確,運動的隱蔽,部隊的掌握,都頗見長。」

日軍有長處也有缺點,那就是:「一到山地,敵人的戰鬥力與特長均要大大降低,甚至於沒有。步兵穿著皮鞋爬山簡直不行。雖然他們已爬到半山,我們還在山腳,但結果我們還是要先搶上去,給他們一頓猛烈的手榴彈。他們只好像滾蘿蔔一樣滾下去了。至於炮兵則難於運動與找陣地。坦克呢?有些地方真使它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感,飛機的作用也不大。」

此外,「敵人輕視中國軍隊,成了習慣,便由驕矜而疏忽,不注意偵察警戒,不愛做工事。打起仗來,先讓飛機和大炮顯神通。來到猛攻時,他們步兵連陣地也不愛佔領,只隱蔽在溝裏休息。這樣的敵人,當然便利我們襲擊。所以我們這次,一切都佈置得妥妥噹噹了,向他們開槍了,衝鋒了。他們才知道」。「在異族土地上反遊擊戰十分困難」通過上述對比可以看出,日軍武器裝備精良,戰力強是事實,但是他們卻打不贏八路軍,這不僅僅是八路軍講究戰略戰術,還因為八路軍的一個制勝法寶——軍紀嚴明。據日本的相關資料記載:在行軍中,有日本士兵摘了路邊樹上的梨子給被俘的八路軍解渴,結果遭到拒絕,並說農民的東西不能隨便喫。在龍華縣公安局一名八路軍士兵曾因為在某村宿營時與一名婦女祕密談話而受到處分,可見其軍紀之嚴格。

1942年開始,為應對華北大規模遊擊戰,日軍專門組建了60序列師團,這種60番號師團是專門的警備師團,主要任務就是反遊擊戰和地方佔領。此外,日軍組織了專門的反遊擊戰特種部隊——華北特別警備隊,簡稱「北特警」。每個北特警部隊都擁有自己的對共調查班、科學偵察班、特別偵察隊和情報隊等,並具有進行小規模戰鬥的能力。各個大隊、中隊都能單獨行動,除裝備特殊器材,通訊器材外,以自衛武器和輕便武器為主,具有遊擊戰能力。全部成員,包括普通隊員都接受漢語培訓、盤查檢查、化妝、跟蹤、暗中監視、聽取諜報和小規模戰鬥訓練。自1943年9月-1944年6月,光是北特警就參加戰鬥4214次。但是北特警高級參謀大森三彥大佐最後不得不承認「只憑藉武力並不能摧毀人的思想,遊擊戰是隻能在民眾協力之下才能進行的一種戰法,所以在異族的土地上進行反遊擊戰十分困難,而且八路軍的紀律那麼嚴明,是我軍難以相比的,所以要肅清敵人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1944年秋季,日軍在華北的統治力已經急速下降。北支方面軍高級參謀寒川大佐說:「在方面軍佔領的3個特別市和400個縣當中,治安良好的除了3個特別市以外,只有7個縣治安良好,139個縣差不多沒有部署兵力,不得不聽任八路獲取,還有295個縣屬於中間地帶,日軍只能佔據縣城和附近幾個鄉村,民眾多傾向共產黨。」八路軍通過對社會各階層嚴密的組織和自身的紀律性,徹底控制了農村和縣城,在那個年代,農村和縣城纔是真正的中國。發動羣眾、動員羣眾、組織羣眾和依靠羣眾,組織紀律嚴明,纔是八路軍抗戰的最大法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