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已經寫得很不錯了,我之前已經寫過一篇類似的回答:

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敗了,如果是日本出動所有陸軍力量是否能佔領斯大林格勒??

www.zhihu.com圖標

摘錄一些結論來給大家補充吧。

@矢鋒 君提到了戰役期間雙方炮兵的差距。事實上,IJA的炮兵火力頂多達到德軍的僕從軍水準,甚至還不如。譬如羅馬尼亞軍隊每師擁有36門75毫米野戰炮和24門100毫米榴彈炮[1],這種單位的火力恐怕比IJA最精銳的幾個師團都更強悍。9個匈牙利步兵師倒是弱一點,它們每個師24門火炮,40門反坦克炮,火力比IJA的一些單位更弱[2]。義大利的步兵師則有24門75野和12門100榴,或者36門75野,與IJA差不多。而蘇聯步兵師的32門76野和12門122榴也基本上可以說佔據上風——ZiS-3的毫無疑問在各方面都壓倒了IJA步兵師團中佔主導地位的38改式或38式75野,而M-30式122榴也對91式105榴佔據上風。

坦克裝甲車輛方面更不必說了。IJA的95式輕戰車別說M3斯圖亞特,連T-60都打不過——T-60的TNSh對付不了德國坦克,掃穿92、94、95的裝甲把裡面的IJA戰車兵掃成篩子倒是不成問題[3]。97式甚至都難以擊敗M3斯圖亞特——考慮到97式57mm火炮的低劣性能[4],而剛剛開始裝備的97改別說T-34和KV,甚至面對英國援助的瑪蒂爾達和瓦倫丁坦克都顯然居於下風——瓦倫丁坦克65mm的裝甲恐怕無法被日式47mm火炮在零距離擊穿[4],而97改25mm的前甲2磅炮在2000碼開外都能打爛[5]。甚至不要說T-34,T-70的前裝甲都會成為IJA的嘆息之牆。這樣一來,即便考慮到1942年蘇軍對坦克的運用還不像之後那麼爐火純青,但南線那千餘輛[6][7][8]坦克恐怕不會像面對德軍那樣消耗掉——考慮到日軍的反坦克能力,1942年6-8月間投入南部戰場的那些蘇軍坦克絕對會成為他們的噩夢。更何況IJA是否能組織像樣的裝甲戰還是個問題——在1944年一號作戰投入第3戰車師團[9]之前,IJA基本都是以聯隊以下規模投入裝甲車輛,而無論是南昌城下的岡村寧次還是馬來半島的山下奉文[10],他們所使用的坦克都不過百餘輛,而且也從未面對過勢均力敵或更強大的敵軍坦克,甚至連足夠猛烈的反裝甲火力都沒有遇到過。

總的來說,IJA根本不是一支適合東線的軍隊——和東亞戰場相比,歐洲戰場的陸戰簡直是怪物房

另外某位音色先生又出來發表他的高論了:

如果讓日軍去打斯大林格勒,不考慮嚴寒,日軍要死多少人??

www.zhihu.com圖標

此公幾個月前就和匪賊鷗公在一塊相談甚歡,一塊發表「高論」結果被我抓現行[11],這回居然還繼續玩這一套,也真是心大。

哦,問題是裝甲車輛不能投入城外的作戰,或者在城內提供火力支援?我不說別的,擺個T-34/76 M1942在那裡,我看對IJA而言就跟德軍在柏林城裡擺個虎王對蘇軍的威脅差不多,甚至更大。另外,蘇軍要是從城外合圍,那IJA的結局怕是很好看——羅馬尼亞第3、4集團軍被蘇軍進攻的時候,只有捷克LT-38的羅馬尼亞第1裝甲師試圖抵擋,結果那些LT-38被T-34錘成什麼樣大家應該也能想像到吧。而大多數IJA坦克的性能甚至還比LT-38差遠了……

步兵連馱馬化都缺乏只能分解武器人力運輸也能吹……德軍每個團2門150步兵炮、4門120迫擊炮和6門75步兵炮[12]笑而不語。

最後此公居然還吹起了衝鋒槍無用論(雖然我不知道德軍如何裝備了PPSh):

行吧,你開心就好。畢竟德軍一個團300+衝鋒槍[12],蘇軍一個師700+[13],羅馬尼亞人一個師都有550支[1],估計都是他們軍事理論落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單論機槍IJA都不如人,12000人的德軍步兵師有656挺機槍[12],而25000人的IJA甲種師團裏只有524挺[14];10000人的蘇軍步兵師裏都有449挺機槍[13],20000人的乙等師團裏乾脆只剩下458-494挺[14]……還要往下比嗎?

當然畢竟此公是可以宣稱F-22穿透力不如一式的主:

所以也沒什麼奇怪,當然我很好奇為什麼某位「neo-conservative」又來給這一眾太吧餘黨撐腰:

為了捧日反赤露連美國也不放過?當然這是此公一貫的玩法了[15][16]

最後我不得不說這一幫子人真是水平低到了屁股歪都不知道該往哪裡歪,就像 @BLACK槍騎兵 君給他們開的收藏夾的那個名稱那樣:

能力有限,只能品鑒到這裡,接下來請大家繼續欣賞其他知友的品鑒吧。

參考

  1. ^abhttp://www.worldwar2.ro/organizare/?article=21
  2. ^https://ww2-weapons.com/hungarian-armed-forces-1942/
  3. ^http://www.panzer-war.com/page58.html
  4. ^abhttp://www3.plala.or.jp/takihome/tankguns.htm
  5. ^http://www.panzer-war.com/page61.html
  6. ^https://ww2-weapons.com/deployment-of-red-army-1942/
  7. ^http://www.armchairgeneral.com/rkkaww2/battles/Stalingrad/Stalingrad_tables_42.htm
  8. ^http://www.armchairgeneral.com/rkkaww2/battles/don/tankdatadon42.htm
  9. ^http://www3.plala.or.jp/takihome/history2.htm
  10. ^http://www3.plala.or.jp/takihome/history.htm
  1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750379/answer/952839921
  12. ^abchttps://ww2-weapons.com/germany-army-unit-organisation-1942-45/#Infantry_Units
  13. ^abhttps://ww2-weapons.com/red-army-1942/
  14. ^abhttps://ww2-weapons.com/japanese-army-1941-42/
  15. ^遠古公和老匪的互動相關: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8359663/answer/1185239898
  16. ^遠古公直接引用老匪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1841768/answer/1352925644


給一個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兵力數據

蘇聯:兵力:250萬,有十多個集團軍,投入坦克兩千多(大部分是T34),一千多架飛機,各類型火炮10000多門。

德軍:兵力:110萬,有60個德國師和43個附庸國軍隊,坦克一千多,飛機一千多,各類型火炮17000門

雙方傷亡都超過百萬。

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坦克才生產了五千多,大部分都是97式這種薄皮貨,T34打97式那畫面太美不敢想像。更何況斯大林格勒城內就有T34坦克廠,整個戰役期間還在不停的生產。

而且我不覺得日本能集中這麼多兵力和裝備去打斯大林格勒,到時候蘇軍會很有效率的把日軍玉碎。

也就某些腦殘精日加軍盲會說出狙擊手最關鍵還認為蘇軍會被團滅這種可笑的不能再可笑的話。也不想想,為什麼諾門坎一戰後,日軍就不敢繼續對蘇聯進軍了

斯大林格勒雙方都是拼火炮拼坦克拼飛機看誰耗得下去,就是輕武器士兵更喜歡的也是機槍和衝鋒槍。狙擊手只是在主要還是噁心步兵,讓步兵不敢輕舉妄動。

美軍為了羞辱日軍把日軍坦克放在謝饅頭上(當然啦,這是95式)

盟軍士兵繳獲的97,看看這個頭……根據美軍的測試,M2老乾媽都能打穿其裝甲

不過我很好奇要是97遇到的是這玩意會如何?

(雖然機動性差了一點,不過要是撞上了97有沒有可能直接扁了)


我很好奇某些認為鬼子打巷戰拼刺刀很牛的傢伙,請問一下日軍怎麼跟在斯大林格勒和德軍一棟房子一棟房子血拚的蘇聯打巷戰?

還讓我瞭解諾門罕坎。我就想問一下某些傢伙,請問剛剛經過了大清洗、還在用T26和BT以及莫辛-納甘步槍的蘇軍和經過了紅場閱兵以及莫斯科保衛戰、裝備了T34還有PPSH衝鋒槍的蘇軍是一回事嗎?

更不用說,居然會有人覺得巷戰刺刀會比衝鋒槍好用

(志願軍跟美軍打近戰,一樣用衝鋒槍和手榴彈,而不是一些人認為的靠刺刀)


有些人說什麼只要日本把投入海軍的資源投入陸軍就能贏。首先要知道日本一直都是列強窮鬼,什麼資源都缺哪種(不僅僅是石油,除了鋁勉強夠用以外,包括鋼鐵、橡膠之類的,只要你想到的)。德國的工業產值在戰前就已經佔到了世界總產值的13.2%,二戰中巔峯時期的德國工業產值佔世界總份額接近30%,而日本僅僅佔世界的3.8%,巔峯時期也不過只有4.8%。

1941年,德國的鋼鐵產量為3180萬噸,而日本的鋼鐵產量為685萬噸,日本的鋼鐵產量不到德國的四分之一。而且日本的鋼鐵質量也比不上德國。

至於技術……還是不要欺負人了


沒想到評論區里居然出現了德國實力不如日本的神論,真是讓人無語。就鋼產量來說,德國二戰前年均鋼產量就有2000多萬噸,日本整個二戰最高峯只不過700多萬噸。

說什麼東京不會被蘇聯攻佔,如果日本不是一個島國的話估計早就第一個被平推了。

至於今天,就GDP來說,日本經濟超過德國其實和中國達到GDP總量第二那種情況差不多,很大程度都是人口優勢的緣故。

更何況別忘了二戰後德國可是被分割了很長一段時間,即使是這樣,德國也是歐盟的領頭人,國際上比日本強勢多了。

事實上即使是今天,就尖端技術來說,你要是說日本比德國強,日本人會臉紅的

二戰結束時德國專家被瘋搶,日本專家除了一窮二白的中國,沒人搶日本專家


還在吹什麼日軍用鋼筋混凝土的,知道蘇軍用什麼拆鋼筋混凝土的嗎?

斯大林之錘B-4型203.2毫米榴彈炮

德國用來拆碉堡的工具呢?

305毫米臼炮

210毫米 M?rser 18重型臼炮

卡爾大炮

評論區某個吹鬼子的,鬼子的碉堡能和馬奇諾防線和列日要塞比嗎?


死不了太多人的。本子會被伏爾加河對岸的一圈大炮炸完組織度,被蘇聯空軍切斷補給線掉光補給點數,等不到毛子攢齊坦克就得潰退,這樣就不會被包餃子了。(狗頭一個)

這個答案有兩層意思:第一,斯大林格勒的雙方投入了多麼強大的物質力量,以及這種物質力量是如何把仗打成歷史上那個樣子的。

第二,憑什麼志願軍在朝鮮能做到以相對較少的物質力量正面剛有強大物質力量的美軍。


有軍盲大言不慚說斯大林格勒就靠狙擊?少看些髪(四聲)國佬拿屁股拍的電影。斯大林格勒雙方9成傷亡都是炮兵造成的。大炮纔是斯大林格勒的統治者。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消耗炮彈高達730萬發。想想上甘嶺美軍纔打了190萬發炮彈。

此乃正義!

那德軍是怎麼頂住的?很簡單,德軍投入的炮兵力量絲毫不比蘇軍差。他們戰役初期就投入了7000門火炮,大大壓倒蘇軍在戰役初期的2000門火炮。到戰役高潮德軍投入火炮超過10000門。

當然蘇軍投入了11000門火炮。所以最終蘇軍贏了,繳獲的德軍大炮就有6000多門。

知道這些數字是啥意思麼?

抗日戰爭中最大規模的戰役,淞滬會戰從8月打到11月,本子總共只打出了30萬發75mm以上炮彈,還沒有上甘嶺戰役志願軍打出的炮彈多。

正義專供

所以遼瀋戰役淮海戰役KMT被俘將領經常BB共軍火力比當年鬼子還猛。人真沒亂說話。

當然我知道你們會擡槓說炮彈打得多不一定能贏,比如志願軍不是就能打贏炮彈多得多的美軍麼?憑什麼說本子炮彈沒蘇德多,坦克沒蘇德厲害就打不贏呢?

沒事,這只是個開頭。你們還沒真正搞懂打仗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大部分時候,德軍都能夠在斯大林格勒前線投入比蘇軍更大的力量?

這個答案就是制空權。

1942年是德空相對實力最強的一年。FW190A和ME109F/G相對於蘇軍的雅克1和LAG3都有明顯的質量優勢,刷得蘇軍灰頭土臉。當然西線也一樣,福克式災難。非洲之星馬爾塞尤開著他那架黃14在極短時間內就刷了150多個人頭,無人可擋,最後老天爺看不下去了強制退場。

屠夫之鳥,1942年天空最可怕的死神

扯遠了拉回來。

由於工廠搬遷,蘇聯戰鬥機生產質量急劇下滑,LAG3的爬升率一度下降到令人絕望的每分鐘300米——這TM究竟是戰鬥機還是運輸機?新銳機雅克7戰鬥機居然是雙座的——因為這貨就是拿教練機硬改的。因為實在沒時間改工藝設計拆掉後座,於是軍方大手一揮說不管了,趕緊上吧,大不了後座不坐人!

可以明顯看出多一個座位的雅克-7。這架黃33屬於兩次蘇聯英雄波克雷舍夫,60次空戰個人擊落22架,集體擊落17架,也是個效率怪物

所以1942年的東線還能打成王牌的蘇聯飛行員都是技術和運氣都沒得說的超級牛人。

除了質量優勢,德空在斯大林格勒上空也一度有數量優勢,大概1200:700。而且蘇軍這700架飛機裡面還有200架是I-15I-16之類沒啥戰鬥力的老式飛機,實際上能打的只有500架作戰飛機。

所以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大部分時間,德軍都能掌握制空權。

而丟失制空權最嚴重的後果並不是說有多少坦克大炮直接被德國空軍幹掉,而是德國空軍把蘇聯運輸列車趕到了距離斯大林格勒250-300公里開外的地方,再往裡開只能靠卡車。

襲擊補給線而不是直接轟炸前線敵人才是最有效的對地攻擊。相對於又小又硬的坦克,火車頭是一個襲擊起來非常舒服的目標——又大,又容易發現,還只能沿著鐵軌跑。而幹掉一列火車的價值足以相當於消滅整連整營的坦克。當然炸卡車和倉庫也不錯。因此獲取制空權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嚴重打擊對方的補給線。這也是蘇軍在很長時間裡一直集結不起來足夠反擊力量,只能在斯大林格勒打添油的根本原因。

戰雷玩家都知道,炸火車漲分最快

那蘇軍又是怎麼翻盤的呢?那也是靠飛機。蘇聯空軍組織了90架最好的戰鬥機和飛行員在鐵路線上空搞CAP,跟德空死磕,掉一架補一架。同時從各個戰線上盡量擠出航空兵力送往斯大林格勒。反擊之前蘇軍前線作戰飛機已經達到1400架,而且包括一些能夠勉強對抗FW190A和BF109F/G的新銳機拉5和雅克9。1942年聖誕節,利用坦克部隊突襲德軍塔琴斯卡婭等四大機場得手的機會,蘇聯空軍奪回制空權,有效地保障和支援了對德軍第6集團軍的殲滅戰。

蘇聯坦克攻佔德軍主要機場示意圖

此外,蘇軍還集中了大量防空火力,投入了16列裝甲列車、11個高射炮營、36個高射炮連,把鐵路線保護得如鐵桶一般。

和斯圖卡激戰的蘇軍裝甲列車

再就是把主要的運輸安排到晚上,而且採用了大量諸如單邊運輸,水下橋,把火車頭裝在列車尾部詐死,大量修建汽車用的防空掩蔽部等等招數。其中大部分招數我們可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再一次看到。

通過這種種手段,最終蘇軍成功突破德軍的空中封鎖,向前線運輸了26000節車廂的各種物資,共計52萬噸。這是蘇軍扭轉戰局的關鍵因素。


那麼,日軍有沒有本事跟蘇軍爭奪這個制空權呢?

1944年的長衡戰役當中,日本陸航投入飛機168架,對陣中美空軍的181架飛機。結果本子被打得一敗塗地。中美空軍在戰役中出動4523架次,在空中擊落70架日機,擊傷17架,擊毀地面日機52架;轟炸敵佔機場30次,敵指揮機關16次;摧毀敵方陣地50處、大小船隻1360艘。

美國工廠正在為國民黨空軍生產P-51

之所以方先覺能在衡陽撐足46天,不是他方先覺突然嶽武穆附體,也不是10軍上下突然突然爆POWER變超級賽亞人了,而是本子補給線被中美空軍壓制導致本子大炮全部斷頓,甚至士兵都沒糧食喫,圍衡陽幾天就不得不分散兵力四下搶糧。

沒了大炮,本子其實和K記的戰鬥力沒太大差別。尤其是44年那些平均體重100斤上下的餓殍兵。

要不是光頭臨時腦袋開光要搞「愈遲愈安」,不聽軍令部立即增援衡陽的建議,要不是K記祖傳的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就本子這沒喫沒喝頓兵堅城一個半月還不死簡直天理難容。

空一格日記原文

當然就整個豫湘桂K記那副「望風而逃者為上勇,聞風而逃者為中勇,誤聽而逃者為下勇」的德性,方先覺確實堪稱「神勇」。

扯遠了。總之,本子陸航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完全不可能和斯大林格勒上空的蘇空德空相提並論。

其實你要是對太平洋戰爭稍微有點研究,就知道有這樣一個規律,凡是本子打贏了的陸戰,全是有空中優勢的,凡是沒有空中優勢的,全打輸了。巴丹也好,新加坡也好,緬甸也好,包括諾門罕,都是這麼個規律。

K記算唯一的例外。他們有空中優勢也能輸得褲衩精光。

那就有人說了,可塞班島、沖繩島、硫磺島,本子雖然輸了交換比不也不難看麼?再進一步說,沒有空中優勢就不能打仗了嗎?那志願軍是怎麼把美軍推回三八線的?

慢慢來,真正的乾貨還在後面。


要是你玩軍事歷史這一塊兒稍微長一點,那麼你就會發現這麼個問題:你天天就聽各位日吹扯什麼塞班硫磺貝裏硫,怎麼從沒聽他們吹呂宋?呂宋不是有「馬來之虎」山下奉文嗎?怎麼沒見他給麥克阿瑟放點血?

無他,輸太慘了。

呂宋島戰役(1945年1月9日-8月15日),山下奉文以28.5萬人對陣麥克阿瑟的28萬人,結果死了21萬人,剩下的幾萬人丟失全部戰略要點滾到深山裡當野人去了。而麥克阿瑟的全部損失(連傷帶亡加失蹤)只有4.7萬人。

為啥塞班硫磺貝裏硫能打出看上去還湊合的傷亡比,到呂宋就完全不行了?

三個字:補給線。

塞班島硫磺島這樣的島嶼要塞防禦戰,守軍是依靠事先儲存在要塞中的給養作戰的,沒有補給線這個東西。美軍的轟炸機再猛,這沒補給線給你炸你也就是個飛在天上的炮兵而已。

但是呂宋不同了。這是正經的陸戰,你28萬人要擺開堂堂之陣跟敵人死磕,那就必然要把補給線亮出來。

有補給線就好辦,炸唄。

所以山下奉文也沒招了,命令各部龜縮在各自據點裡堅守不出,拼光拉倒。

呂宋島戰役中被草割的日軍屍骸

可這是陸戰,不是兵力騰挪不開的島戰。麥克阿瑟開開心心地集中優勢兵力兵器一個一個地拔點,結果沒哪個本子據點擋得住,都是送。到6月底,全呂宋的日軍有組織抵抗已經完全崩盤,大家一起蹲山裡當野人。

八月風暴的情況與之類似。為啥你看日吹們都是吹些什麼東寧要塞虎頭要塞,而且都是吹些小部隊?因為蘇軍大部隊長驅直入,三路大軍一週時間就在哈爾濱城下會師了,本子敢出城攔截的全被揍成豬頭。從8月8日至15日七天之內蘇軍打死本子9萬人,效率驚人。

所以日吹只敢拿次要方向上被蘇軍前鋒略過不攻的一些小堡壘吹吹牛。

一句話,沒制空權就沒補給線,你部隊都展不開戰線都拉不起來,那還打個屁!

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志願軍怎麼辦到的?


首先,志願軍有獨一無二的絕招——無後方作戰。

中國革命極其艱苦的作戰環境造就了TG這一獨門絕技。不要後方,不要補給,堅決跳到外線去,堅決插到敵人後方去。糧食軍需由敵後地方黨組織籌措,武器彈藥靠繳獲補給,像孫悟空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一樣把敵人五臟六腑全部砸爛,從而牽制對方行動,掌握戰略主動權。

什麼叫最強輕步兵?這就是最強輕步兵!

有人要提問那本子做不到嗎?

真做不到。

本子最接近TG式無後方作戰的是布納戰役。

布納戰役發生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就是澳大利亞北邊那一橫。爭奪核心是莫爾茲比港——就是下圖那個加粗的。

珊瑚海海戰就是本子想要從海上登陸莫爾茲比港打起來的。珊瑚海海戰失利後,本子異想天開搞了一個新計劃,即從巴布亞北岸的布納登陸,這裡有一條公路通往該島中央山脈歐文斯坦利山脈腳下的科科達村。從這裡通過一條翻越歐文斯坦利山脈的科科達小道,走大約100公里,就可以到達莫爾茲比港。

說起來很像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突襲貝利小道。

但是有兩個問題本子沒解決。

第一,新幾內亞的歐文斯坦利山脈之前壓根沒日本人到過,這條小道長什麼樣本子根本不知道。

第二,從布納到科科達村可以走公路,但科科達小道的補給怎麼解決?

第一個問題以本子一以貫之的德性打算直接莽過去。反正天鬧黑卡會保佑的。至於天鬧黑卡是不是能管到幾千公里以外本子的腦子一貫是不考慮的。SO,他們喜聞樂見地迷路了,恩,很多次。

現在的科科達小道

第二個問題,本子從朝鮮和臺灣抓了3000挑夫過來。結果到了地方纔發現根本不夠用,前線指揮官,堀井富太郎少將估計至少要32000挑夫才能支撐他的6000士兵通過科科達小道。這個就很尷尬了。

科科達小道地形剖面圖,科科達村海拔約400米,小道最高點達3000米

雖然日軍的突襲行動完全超出了麥克阿瑟的預料,在日軍行動的初期他居然只有2個澳大利亞民兵營(因為這沙雕把他的兩萬大軍都派到次要方向去了)在歐文斯坦利山脈南側抵擋日軍的進攻。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兩個民兵營居然真把鬼子給頂住了。

小時候讀宋宜昌老師的《燃燒的島羣》裡面曾經寫到這一仗,他當時可能是看的是本子那邊的書,說是因為本子在瓜島打輸了,沒辦法支援巴布亞,最後堀井同學躊躇3天沒敢繼續往莫爾茲比港沖。他要真沖了麥克阿瑟又得坐魚雷艇跑路。

但長大了自己搜了些資料發現鬼子六千人病倒了四千多人……

難怪打不贏袋鼠兩個民兵營。

布納之戰也充分體現出本子雖然看上去很能鑽山溝也很能喫苦,還自稱「食草民族」,好像很能不要後勤餓著肚子打仗,但實際上他們根本不適應TG式的無後方作戰。

因為無後方作戰並不是靠虐待士兵來進行的。

對比一下二十年後解放軍突襲貝利小道是怎麼做的。

穿插貝利小道

貝利小道可比科科達小道難走多了。解放軍穿越貝利小道全程250千米,翻越4000-5000米高的山峯5座,跨峻嶺7個,過橋19座,修橋13座,架橋1座,涉冰河1條,深入敵後180公里。所有這些數據隨便拿一個出來都能把科科達小道爆成渣渣。

則拉山口,海拔4000多米,1962年穿插支隊在這裡幹掉了第一支攔路的印軍

解放軍11師兩個團用七天五夜,衝過了這250千米。緊接著,11師連續突破印軍把守的則拉山口、波辛山口、拉卡、拉洪,一路勢如破竹,最終提前50分鐘攻佔登班,切斷公路。印軍全軍大潰。被堵住的62、65兩個旅慌亂中逃出陣地,全部在公路上潰散。包圍圈外的48旅被命令派出輕型坦克解圍62、65旅,結果解圍部隊與我11師穿插部隊相遇後一觸即潰。48旅隨之也全軍潰逃。於是11師繼續追擊,搶佔邦迪拉山口。至此印軍3個旅全部潰散,解放軍斃俘5200人,大獲全勝。其中,11師殲敵1476名,繳獲各種火炮56門、各種槍支1268支、彈藥30餘萬發、坦克9輛、汽車311輛。

沿公路推進的解放軍,路邊可見印軍屍體和軍械

為什麼解放軍能夠穿越貝利小道,日軍卻穿不過科科達小道?

因為解放軍既不是靠天鬧黑卡保佑,也不是靠大日本皇軍不可戰勝,更不是靠日本民族喫草也能活。

穿越貝利小道,首先在情報上,解放軍有當地藏族同胞的大力支持,對貝利小道的情況有充分的掌握。這條路能不能走,需要走幾天,中間會遇到些什麼困難,解放軍在踏入貝利小道之前都大致摸得清楚,因此也可以制訂詳細的行軍計劃。

其次,全軍輕裝簡從,雙份乾糧,一份彈藥,每人負重控制在30公斤,保證爬山的體力。像鬼子那樣3000民工還嫌少,還要30000民工?那還打個屁的穿插!

那走到了地方補給喫完了怎麼辦?

這一點TG在幾十年的戰爭中早就咂摸透了。

第一,打贏了喫敵人補給。

第二,計算好在補給耗完之前就讓主力接濟上。

第三,接濟不上時,由當地黨委組織羣眾送飯提供補給。

繳獲的印軍武器

第四,就算以上這些全都搞砸了,我提前把進攻意圖和敵我態勢下發到每一個戰士,相信戰士的主動性,就算是最惡劣最失控的情況下,班自為戰,人自為戰,也能完成任務,把部隊帶回來。

這和日本鬼子靠虐待士兵搞賭博式進攻、「成吉思汗戰術」完全不是一回事情。

沒錯,說得就是牟田口廉也這個馬鹿。哪有部隊兩個月不補給的玩法?真TM當本子是喫草的?

因帕爾戰役,日軍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強行圍攻因帕爾,結果幾乎全軍覆沒

為什麼志願軍的戰術會讓美軍覺得極不適應?原因就是志願軍各種違反西方軍事學常識的大膽穿插搞得美軍指揮官無所適從。一打起來志願軍似乎處處不在又處處都在,己方補給線上每一個關鍵節點上都會莫名其妙地鑽出一堆志願軍來。車隊往往在戰線後方的公路上被各種伏擊。關鍵山頭上天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布滿中國人。

所以你把美國人寫的朝鮮戰爭戰史——尤其是早期還沒有參考過中國戰史的那些——跟中國的抗美援朝戰史對比著看,很容易發現前三次戰役美國人對戰場形勢的理解就是一鍋漿糊,連一張靠譜的敵我態勢圖都畫不出來那種。敵人在哪兒,不知道,有多少兵力,不知道,目標是啥,還是不知道,敵人是從戰線上哪一處突破的,鬼知道反正是棒子那兒,敵人到底是怎麼把公路全掐了的,TM你問我我問誰去?

113師337團正在龍源裏追殲美軍。113師究竟是怎麼跑到三所裏、龍源裏去的在美軍戰史上是不解之謎

所以歷來以兇狠強悍著稱的「bastard guy」沃克也尿了,要手下「一聞到中國菜的味兒就撤退」。因為實在是搞不明白到底要怎麼跟這種完全不按道理出牌的對手打。二次戰役前他極力主張趕緊退到蜂腰部(半島最狹窄處)建立綿密防線再做商議。

要是按他的打法可能還真未必能推回三八線去。好在拿主意的是麥克阿瑟這個沙雕。

小時候看美國人自己寫的一二次戰役戰術總結,裡面大概是為了鼓舞士氣,說共產黨中國沒什麼大不了的,每次攻打美軍陣地美軍都是自己彈藥打光了主動放棄的云云。

但反過來一想,為啥每次都是美軍彈藥打光了志願軍還有彈藥?不就是你補給線被掐斷了彈藥送不上去麼?

於是為了避免補給線被掐,美軍指揮官只好不斷地後退,不斷地後退,然後被彭德懷追著屁股揍。揍到最後聯合國軍上上下下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一直到李奇微接任第八集團軍司令,終於咂摸出味兒來。

中國人不是天兵天將,中國人不是不喫不喝,中國人的行動有自己的節奏。

他們敢於穿插是因為他們不帶補給,不帶補給意味著兩件事情,第一,攻勢只能維持一個禮拜。第二,一旦攻擊前進距離延長一點就會出現步炮脫節。

因為就算步兵可以短時間不要補給線,炮兵可不行,一天也不行。

畢竟,朝鮮戰爭從本質上說仍然是大炮的戰爭而不是步槍的戰爭。炮兵殲敵數量佔志願軍整體殲敵數量的七成左右。

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炮兵某團5連用包括這門美製155榴彈炮在內的炮兵火力連續擊潰敵人10餘次集團進攻,擊毀敵人105毫米以上的榴彈炮48門、迫擊炮3門、坦克7輛、彈藥庫10處,全連榮立集體一等功。

所以志願軍沒打動砥平裏。為啥沒打動?因為炮兵沒到位。為什麼炮兵沒到位?因為炮兵剛打完橫城還在回藍。

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經提醒發現是記錯了,是韓先楚)一直主張先打砥平裏,再打橫城。如果按他的意見第四次戰役很有可能以志願軍全勝而結束。

彭德懷與鄧華

韓先楚上將

但是很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第五次戰役李奇微的所謂「磁性戰術」,正是針對志願軍的作戰特點。你不是穿插厲害麼?我先全軍坐車往後退,等你伸展到極限,步兵和炮兵脫節,攻不下我堅固支撐點之後,我再反攻回來。

還好TG最後打底的高主動性起了作用。除了180師因為指揮失誤損失掉以外,其他部隊各顯神通都跑回去了。

戰線由此維持在三八線附近。


接下來打陣地戰,美國空軍不是就能切斷志願軍的補給線,從而破掉志願軍的防了嗎?

差一點……真的就差一點。

但是中國人學會瞭如何建立現代戰爭條件下的鋼鐵補給線。

麥克阿瑟在呂宋島能迫使山下奉文當烏龜王八等死,就是靠制空權,山下奉文不敢把自己的補給線擺出來,那就只能被別人甕中捉鱉。志願軍不像當王八,那就必須把補給線擺出來堂堂正正地跟美國空軍過招。

法萊斯「死亡之路」上的德軍殘骸

美國空軍舔地那真不是喫素的。「豹王」恩斯特·巴克曼說他在東線最怕慈父2,在西線就最怕美國飛機。直接毀於美國飛機的坦克倒是不太多,但是美國飛機把德軍的支援車輛一掃而空。結果德軍在法國集中了大量坦克愣就一次像樣的反擊都打不出來。

最後阿登還是利用惡劣氣候美國飛機來不了。

1951年8月,美國戰術空軍司令部正式制定了「空中絞殺戰」計劃。為此美軍將朝鮮的飛機總數增加至1700架。即使不考慮質量,單純從數量上說,美軍投入朝鮮戰爭的飛機也超過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蘇德雙方。

不愧是鷹醬是吧?

在轟炸最為密集的朝鮮鐵路網咽喉地帶「三角形」地區僅80公里長的鐵道線上,美軍每天出動飛機200架次以上,投彈總數高達4萬枚之巨,號稱每半米一顆炸彈。這樣強度的轟炸可以說比二戰還要恐怖。

這樣強度的轟炸確實對志願軍的補給線造成極大困難。前線存糧一度只剩下一週,不少部隊開始剝樹皮煮皮帶充饑。彭老總在北京大聲疾呼前線戰士的現在比長徵還困難。

那麼志願軍是如何抗過「絞殺戰」的呢?

首先,我們有蘇聯支持。蘇聯提供了大量的飛機、雷達、高炮,蘇聯空軍也由闊日杜布帶隊參戰。美國人氣得大罵「共產黨中國在一夜之間變成空軍強國」。更不要說汽車,火車,武器彈藥……蘇聯工程師還傳授了很多衛國戰爭時期對付德國飛機空襲的經驗。雖然斯大林摳門得像個斤斤計較的土財主,但是也必須說抗美援朝戰爭蘇聯發揮了大後方的作用。

噴氣空戰時代的蘇聯兩大王牌,戰績22+2的蘇佳金和戰績19的佩佩利亞耶夫

其次,我們有中朝兩國人民毫無保留的支持。這使得我們有著極其充沛的人力資源,可以在「反絞殺戰」鬥爭中打一場人民戰爭。你能炸,我就能修。你炸多少,我修多少。你白天炸了,我晚上修好繼續通車。蘇聯人在斯大林格勒對付德國空軍的那些招數,中朝兩國人民全拿來用到了美國空軍身上,還多了很多創新。比如「頂牛過江」什麼的,蘇聯人看了都讚不絕口。

鐵道兵搶修平元線185公里大橋

「絞殺戰」原計劃90天幹完收工。結果打到90天後,美國人驚訝地發現「北朝鮮仍一直有火車在行駛」。不僅在運行,而且鐵路運輸量還節節高升,1952年1月比1951年1月同比上升了兩三倍。戰術空軍司令部鬱悶地說:「共軍在繞過被破壞的橋樑方面展現出不可思議的技術和決心」「他們是世界上最頑強的鐵路修築者。」「絞殺戰」收不了場,從90天一直拉長到300天。

朝鮮婦女幫助志願軍搶修道路

公路方面也是一樣。中朝兩軍搞了一個「承包修路法」,各軍,各單位,各地方政府分段包乾,投入志願軍11個軍、9個工兵團、3個工程大隊,朝鮮人民軍20萬人,羣眾100萬人,在25天之內在朝鮮境內修築起了龐大的網狀公路網和幾千個對空掩蔽部,幾萬個對空觀察哨。美國飛機炸壞了任何一段路都有備用路線,任何時候飛機凌空卡車都能躲進掩蔽部。剛入朝時志願軍汽車季度損失率高達50%,而到1952年1季度志願軍汽車的季度損失率已經下降到6%,到1953年汽車季度損失率已經降低到1%以下。

高射炮兵掩護火車

洪學智說,1951年10月,他在楠亭裏倉庫視察的時候,親眼見證過志願軍高炮24營和美軍四百多架次飛機長達12個小時的殊死搏鬥。戰鬥中當地朝鮮羣眾奮不顧身地衝上陣地幫助志願軍戰士運送彈藥。戰鬥中高炮24營犧牲30多人,朝鮮羣眾也有30多人傷亡,但是仍然人人爭先,死戰不退。這一天24營擊落敵機7架,擊傷18架,被認為是志願軍高炮部隊最英勇的戰鬥之一。

最後,我們有新生共和國巨大的物力保障。抗美援朝戰爭中國投入軍費62億元人民幣(新幣)。這個錢按當時的匯率換算成美元大概有30億美元左右,換算成日元(30年代幣值)大概有120億日元。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錢意味著什麼。這麼說吧,抗戰期間國民黨一年的軍費大概是2億美元上下。抗美援朝3年的僅直接戰費就相當於國民黨15年的軍費。

日本1939年度的軍費總額,也不過是65億日元,換算成人民幣新幣大概30億。這還是本子搞雞血財政涸澤而漁的結果。而1953年中國軍費總額是75億人民幣(新幣),是1939年日本軍費的兩倍多。而這個中國在拿出這個軍費的同時,還正在開啟第一個五年計劃!

所以我以前有個斷言,所謂抗日戰爭,不過是窮逼欺負叫花子的戰爭。

中國在朝鮮戰爭中付出的物力當然和美國這種大財主不能相提並論,但是仍然遠遠超過日本這個窮逼帝國主義的水平。所以劉少奇有底氣一口氣要60個師的全套蘇式裝備;所以中國空軍可以動輒購買上千架米格15戰鬥機;所以志願軍有足夠的鐵軌、枕木、鋼筋、水泥、汽車和火車頭跟美國人的飛機炸彈拼消耗。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所以你細細拉開一扒拉,

志願軍有人,有物,有錢,有外援。

鬼子沒人,沒物,沒錢,沒外援。

所以鬼子還是老老實實當烏龜王八蛋去吧。

1952年5月31日,範弗裏特在記者招待會上承認:「儘管『聯合國軍』的空軍和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阻斷共軍的供應,但共軍仍然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送到了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

1953年夏季攻勢發起前,洪學智在前線已經囤積了24.8萬噸糧食和12.38萬噸彈藥。金城反擊戰,志願軍投入1094門大炮,重點方向每公里投入120門大炮。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蘇德戰場的一般性標準。在金城戰役炮火準備的28分鐘裏,志願軍向聯合國軍陣地傾瀉了1900噸炮彈。

金城戰役志願軍在坦克大炮的支援下發起進攻

板門店簽字的時候,彭德懷正在摩拳擦掌準備玩波大的,一鼓作氣把戰線全面推到三八線以南,兵臨漢城。

結果美國人先投了。彭德懷很不爽。

當時我方戰場組織,剛告就緒,未充分利用它給敵人以更大打擊,似有一些可惜。

——彭德懷自述

後來美國史家基於政治正確,非要把停戰協定的簽字歪曲成志願軍在金城打不動了不得不簽字,但是當時克拉克自己心裡是雪亮的。

我們失敗的地方是未將敵人擊敗,敵人甚至較以前更強大,更具威脅性。

——克拉克在簽字後的記者會上

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一道,堂堂正正地在補給線上擊敗了美國空軍!


總結一下,和先進國家相比,二戰本子這種窮逼帝國主義,除了欺負下K記這種半殖民地叫花子以外,還是不要對自己的能力抱存太大的幻想。

志願軍之所以能頂著美帝的空優在朝鮮扛住線,那是因為志願軍有人民羣眾的支持,有與一支革命軍隊相適應的戰術戰法,還有強大外援的支持,這些都是昭和軍閥所無法複製的。更不要說新中國只是不如美帝這種大財主有錢,暴死二戰本子這種窮逼還是沒問題的。

本子陸軍既輕視後勤又搞不來真正的無後方作戰,只會一味鼓吹精神萬能。這樣的特點使他們在面對現代化軍隊時,只能採取築壘硬抗的王八戰術,一旦離開了烏龜殼,那就是被人橫掃的命。


先實現玉碎一個億的小目標,然後。。。


這要看日軍去了多少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