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高曉松所說,二戰開戰前的計劃是德日對進蘇聯,只不過日本侵吞了中國一些土地(東北和華北),並沒有打算全面侵略中國,而淞滬會戰一戰則把戰火引來中國,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這是27年的田中奏摺


沒有道理 請見:大陸政策

日本自古就有主宰中土的心態。

豐臣秀吉他老人家剛剛平定小田原就揮軍西征,放言以其子為中國關白。究其原因,除了豐臣的個人野心,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日本國小而地少,不夠諸大名分的,於是相中了地大物博的中土。

而近代日本也以為本國資源貧乏,勢不足恃。自明治維新,國力漸強,便有吞併朝鮮,滿洲,乃至整個中國的想法,這也不能怪他們,彼時的他們,如同一隻兇悍有力又飢腸轆轆的狼,旁邊躺著一個半睡半醒,柔弱無力的肥羊。

所以這種吞併中國的思想不是突發奇想或者之前根本沒想過的


不要企圖把陸軍和政府分開,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只不過方法上有爭議

瀉藥,不過最近確實也忙,沒時間找資料碼子,就提供一條線索以供參考。

二戰結束後,美國人全面接管了包括天皇御命在內的所有日本本土的資料文獻,當中就有除關東軍以外日軍高層對中日戰爭的記錄。
講二戰日軍不講海陸軍友(mao)愛(dun)都是耍流氓


一戰確立的國際秩序中,日本是得利者,佔據了朝鮮等作為殖民地。二戰的爆發,國際秩序的崩壞,最初日本也算是受害者。但是另一方面來說,當時的日本雖然強大但是領土狹小缺乏資源,雖是強國但是普通國民的生活狀態其實很差。甚至據說很多日本女人跑去東南亞做XX業務(嘿嘿,你懂的)。所以,當時的日本上下其實已經取得了共識,要獲取新的領土和資源,轉移國內矛盾。就實際情況來說,最初的日本政府是沒有打算「全面侵華」的打算,但肯定有一定規模的侵華計劃。不過隨著日本軍人的上臺,軍政府強烈的對外戰爭傾向使得當時的前線部隊冒險發動了「918」事變。就後來解密的資料來看,當時發動事變的軍隊屬於不聽命令自作主張的軍事冒險行動。如果當時的張大帥能果斷的把日本人打回去,那麼很大可能日本部隊的軍官要切腹認罪,甚至不排除軍政府會垮臺。但是,即使軍政府垮臺了,侵華計劃的整體方向也不會變,規模大小差別而已。因為西伯利亞廣袤而荒涼沒有日本人想要的,日本人想要的乃是中原的花花世界。所以,打個比方,就是咱家富鄰家窮,鄰居一家看著咱家奢華裝飾眼饞不過不敢動手。後來鄰居家一個小兒子長大強壯了(日本現代化),小兒子左瞅瞅右看看忍不住過來偷了一個花瓶先;然後一看咱家沒反應(咱家忍讓了覺得打不過或者為了一個花瓶就打架不值當),又拿了一個水盆走;今日搬屏風,明日取門板,一步步得寸進尺越拿越多膽子越來越肥最終鄰居一家想破門而入把咱趕走,結果最終胃口太大撐死了自己(二戰失敗)。

所以,歷史沒有如果,偶然只是必然的一個切面。唯有真實不虛的力量才能獲得尊重,而孱弱的清朝據有中原,似如小兒鬧市持金,賊人(日本)總會要打過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