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张学良的形象一落千丈。对于其不抵抗而丢失东三省的罪责,今日的国人显然无法原谅。而顺著这个罪责更深层的发掘张学良本人,其自身道德上的缺陷又不断被挖出。去年更是在一档影响极大的节目上被冠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智、不勇」之罪名。而跟风批判张学良的言论和文章也越来越多。然而笔者认为在历史的进程之中个人的作用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历史真正的推手则是当时的天下大势。一旦大势形成,个人的力量就会显得十分渺小。即便张学良「忠、孝、仁、义、礼、智、信」七项全能,也改变不了多少。张学良只是背著一口本就存在的大锅走的最远的那个人而已。

从来不是某个人改变了历史进程,而是历史进程决定了人物的命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其实毫无实用价值,要想知兴替就要认真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形势之下做出的选择。

历史的拐点

时间倒回至1930年5月,西北军的冯玉祥、晋绥军的阎锡山和桂系的李宗仁同时反蒋,蒋介石也通电平叛,中原大战正式拉开序幕。而此时坐山观虎斗的张学良的东北军实力也相当雄厚。外在的硬实力上奉系东北军光陆军就有四十多万,而东三省发达的工业使得东北军有一定的自主生产枪炮的实力。同时也拥有少量法制坦克,空军在东北军全盛时期装备飞机有300架,共5个航空兵队。29年与苏联的中东路事件后损失惨重,到九一八前仍约有150架法制飞机。而在东北军内部,此时张学良主政东北已经有两年;吴俊生在皇姑屯当场毙命;杨宇霆、常荫槐29年即被处决;而张作相又无条件支持张学良,所以张学良成了东北军无可争议的统帅。也就是说此时的张学良拥有和蒋、冯、阎、李逐鹿中原的所有客观条件。

而当时交战的双方也都明白:张学良的态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反蒋派早在4月1日开战之前就任命张为陆海空军副司令,9月又任命张为国府委员 (共7人)、承诺政府一半的部长职务为奉系人员担任,最后又许诺将察、绥两省和平津地区让与东北军。而6月21日,蒋介石也任命他为陆海空军副司令,许诺平津地区的军政、财权均归张学良掌握,黄河以北地区全由张学良节制

历史有时就是一条单行线

此时的张学良有多种选则:一是直接出兵帮助某方,靠自己实力攻城略地。但即使张学良本人这么选择,这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本身中原大战就对奉系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要参战就必须有利可图,否则东北军的将领都不会同意。而且局势开始时并不明朗,初期就参战伤亡又太大,所以初期就参战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第二种选择就是9月参战加入倒蒋一方。由于8月份西北、晋绥两军在津浦线和陇海线上的受挫,使得局势逐渐明朗起来:蒋军不仅在战场上占了上风,而且掌握江浙一带的钱袋子和出海口。综合实力远高于地处内陆的晋绥军,和地盘贫瘠的西北军,再加上石友三和韩复矩的背叛,胜利的天平已经超蒋军一方倾斜。但反蒋两军主力犹在,不可进攻但可退守。如果此时张学良出兵相助,虽然不能击败蒋但也可以拖住蒋军进攻的态势。而中国也将重回军阀混战时期,大家各守各的地方。这样奉系的地盘不会因此加大,反而和南京政府结下梁子而得不偿失。所以这个选择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一种选择就是不出兵。但是,即便张学良不出兵,反蒋派也必败:首先反蒋派就是三股势力,纵观整个中原大战只有西北冯玉祥最出力,而西北军底子也最薄不能长期作战。阎锡山晋绥军后勤比较充足,装备也相对先进。但是纵观整个中原大战,晋绥军总是不尽全力,一直在战与不战之间摇摆不定。最后桂系的实力也有限,只能有限的支援冯,阎两家。而三家之中,只要一家挺不住就会被各个击破。届时蒋介石的中央军就将实现统一,而奉系东北军就变成了孤家寡人。作为蒋介石北伐时期就计划消灭的最后一个目标,奉系的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历史上张学良的选择:在蒋系中央军获得优势之后,在反蒋联军主力未遭到沉重打击之前的微妙时间选择出兵助蒋。这是即使张学良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即使张学良力图抗拒大势作出其他选择,也必会遭到东北军将领竭力反对。军阀之间勾心斗角多年,军官们谁都不是傻子。万一张学良一意孤行,搞出个兵变也未可知。但张学良顺应当时的局势作出了选择,这使得他并未被历史淘汰,而是随著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

1930年9月18日 张学良宣布拥护中央,同时出兵华北,10多天时间,东北军即完成了对平津地区的占领。10月15日,阎锡山、冯玉祥、汪精卫联电张学良,表示接受和平解决,中原大战就此结束。

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局势是很微妙的东西,一但形成就无法抗拒。其实一时一地的局势代表著这一时期这一地区人们的共同目标或者诉求。在没有一个共同利益或者共同的敌人的时候,势是很难形成的。就像春秋时期:周天子尚在,实力在不断下滑但仍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狄、戎威胁尚在;各诸侯实力此消彼长都蠢蠢欲动;文化上礼乐尚未崩坏。此时各方的诉求个不一致,大势尚未形成,此时到是天高任鸟飞,正是百家争鸣产生的土壤。但是到了战国时就不同,七雄争霸,生存成了最直接的诉求。所以法家一家独大,即使商鞅得罪领导被车裂,法家那套强国思想也没被废除。此时生存就是大势,不灭掉其他六家就会被消灭,各国纷纷变法强军终有有后来的秦皇扫六合。民国前的北洋时期也是如此:王权不在,新思想渐起萌芽,造成文化上的百花齐放,大师频现;军事上军阀割据互相征伐可谁也没有能力消灭谁。此时大势未成,大家都或为了生存或为了理想奋斗著。而随著新旧思想对立的局面逐渐形成,各军阀实力的上升,从北洋后期开始的征战就残酷的多了。或是为了传播思想或是为了生存,此时消灭一切敌人保全自己的大势就产生了。群雄逐鹿,胜者得而割之。

里子和面子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应该说,日军突袭北大营是完全出乎张学良预料。长期与日本高层接触的张学良深知日本政府没有强占东三省的意思。而且九一八事变也是日本陆军本著「下克上」的传统而做出的冒险行为。而四个月的时间内,张学良未带领东北军未做有效抵抗,而是不停撤往关内的行为也被世人一直诟病。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场景看看还有别的选择吗?

首先这是一次突然袭击,东北军毫无准备,而最早进攻北大营的日军部队只有五百人左右。日本政府此前并没有侵略的意图,反而从1921年开始都在不停地削减军费支出。所以当时张学良的第一反应:这是部分日军的故意挑衅行为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造成日军伤亡局势就不好收拾,所以此时不做抵抗撤退是合理选择。没想到后来形势急转直下,日方政府内军方占了上风。此时的日军不仅没有撤出沈阳城的意思,反而从国内增兵并且无视英法等国的调停。此时的张学良已经退到锦州,并接到了日方提出的无条件退出东北的最后通牒。此时的张学良有两个选择:或战或撤。历史告诉我们张学良选择了撤。绝大部分东北军撤出了东三省,撤到了中原大战中得到的新地盘,东三省就此沦陷。

那么如果选择了战,会变成什么样?相比于旧中国时期的军队尤其是军阀级别的军队,日军的战斗素养和战斗意志是非常高的。从后来37年之后的一系列大战就能知道中日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所以单凭东北军的实力是完全打不赢的。而当时的中央军实力也很有限,并不像37年时有德械师。而且刚刚经历中原大战才一年,能做出的支援也很有限。所以事实就是撤东三省丢,战东三省亦丢。这点当时的人比今天的人看得更明白。在那个年代有兵有枪就有一切,东三省已经必丢无疑。打,伤亡惨重不仅没了大本营,也没了和南京政府谈话的资本,更没法压制刚刚被改编的西北军。在新的地盘该如何生存下去。这是当时的人都看在眼里的,即使当时张学良依然下令抵抗,这个命令也未必执行得下去。事实上33年的长城抗战就是这一事件的重演:张学良任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指挥,带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共计25万军队在长城一线与日军激战。张学良为了雪耻严令抗战,东北军的王以哲、何柱国、万福麟等将领皆率部奋力抵抗。但身为东北军绝对元老的汤玉麟却不战而舍承德,直接导致热河省的丢失。张学良引咎辞职,由何应钦代替指挥。所以九一八事变里东三省的丢失和东北军的败退已是历史必然,保存实力东山再起是明里是张学良的选择,暗里也是东北军的选择。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未形成之前,中国各路势力多是自扫门前雪。就连七七事变前的时候二十九军也宁可独自面对强大的日军也不允许中央军援军进入二十九军驻地。张学良的心里考虑的还是整个东北军的生死存亡。否则这位北洋系的大少爷完全可以在33年名誉尽丧、实力大减之后效仿北洋前辈们一样带著家眷躲进天津租借从此不问政事。整个历史上张学良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整个奉系军阀系统的必然选择。张学良只是尽力陪著这个系统走向覆亡的那个人而已。即使没有张学良,也会有另一个人替东北军做出那些选择。作为北洋时期的遗物——军阀组织随著张学良个人的失势走向了历史尽头。

1935年11月1日上午9时35分,南京中央大礼堂前,一人朝著在第一排。准备合影留念的汪精卫连开三枪。汪精卫身旁的张继迅速将刺客拦腰抱住,张学良随即奔到将其踢倒,两旁的持枪卫士开枪打死了刺客。刺客就是晨光通讯社的记者、爱国志士孙凤鸣,也许当时已经身败名裂的张学良更希望被刺杀的是他自己吧。

结语

秦朝末年有两个小吏押运著两支劳工队伍。一只因大雨耽搁了时日,一只劳工跑了大半。按秦朝律法皆是重罪。失期的小吏选择带队继续前行,逃人的小吏决定解散队伍各自逃命。但最终两支队伍都起义抗秦:第一个小吏被杀,名字无人知晓,杀他的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第二个小吏被推举为头领,他叫刘邦。

每个有机会奋斗到历史舞台上的人都像是大鹏,时势就像是大风。大风往哪个方向吹由不得大鹏,但大鹏若想起飞就必须顺风而翔。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