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張學良的形象一落千丈。對於其不抵抗而丟失東三省的罪責,今日的國人顯然無法原諒。而順著這個罪責更深層的發掘張學良本人,其自身道德上的缺陷又不斷被挖出。去年更是在一檔影響極大的節目上被冠以「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智、不勇」之罪名。而跟風批判張學良的言論和文章也越來越多。然而筆者認為在歷史的進程之中個人的作用只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歷史真正的推手則是當時的天下大勢。一旦大勢形成,個人的力量就會顯得十分渺小。即便張學良「忠、孝、仁、義、禮、智、信」七項全能,也改變不了多少。張學良只是背著一口本就存在的大鍋走的最遠的那個人而已。

從來不是某個人改變了歷史進程,而是歷史進程決定了人物的命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其實毫無實用價值,要想知興替就要認真分析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歷史人物在當時的形勢之下做出的選擇。

歷史的拐點

時間倒回至1930年5月,西北軍的馮玉祥、晉綏軍的閻錫山和桂系的李宗仁同時反蔣,蔣介石也通電平叛,中原大戰正式拉開序幕。而此時坐山觀虎鬥的張學良的東北軍實力也相當雄厚。外在的硬實力上奉系東北軍光陸軍就有四十多萬,而東三省發達的工業使得東北軍有一定的自主生產槍炮的實力。同時也擁有少量法制坦克,空軍在東北軍全盛時期裝備飛機有300架,共5個航空兵隊。29年與蘇聯的中東路事件後損失慘重,到九一八前仍約有150架法制飛機。而在東北軍內部,此時張學良主政東北已經有兩年;吳俊生在皇姑屯當場斃命;楊宇霆、常蔭槐29年即被處決;而張作相又無條件支持張學良,所以張學良成了東北軍無可爭議的統帥。也就是說此時的張學良擁有和蔣、馮、閻、李逐鹿中原的所有客觀條件。

而當時交戰的雙方也都明白:張學良的態度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反蔣派早在4月1日開戰之前就任命張為陸海空軍副司令,9月又任命張為國府委員 (共7人)、承諾政府一半的部長職務為奉系人員擔任,最後又許諾將察、綏兩省和平津地區讓與東北軍。而6月21日,蔣介石也任命他為陸海空軍副司令,許諾平津地區的軍政、財權均歸張學良掌握,黃河以北地區全由張學良節制

歷史有時就是一條單行線

此時的張學良有多種選則:一是直接出兵幫助某方,靠自己實力攻城略地。但即使張學良本人這麼選擇,這也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本身中原大戰就對奉系就沒有直接利害關係,要參戰就必須有利可圖,否則東北軍的將領都不會同意。而且局勢開始時並不明朗,初期就參戰傷亡又太大,所以初期就參戰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

第二種選擇就是9月參戰加入倒蔣一方。由於8月份西北、晉綏兩軍在津浦線和隴海線上的受挫,使得局勢逐漸明朗起來:蔣軍不僅在戰場上佔了上風,而且掌握江浙一帶的錢袋子和出海口。綜合實力遠高於地處內陸的晉綏軍,和地盤貧瘠的西北軍,再加上石友三和韓復榘的背叛,勝利的天平已經超蔣軍一方傾斜。但反蔣兩軍主力猶在,不可進攻但可退守。如果此時張學良出兵相助,雖然不能擊敗蔣但也可以拖住蔣軍進攻的態勢。而中國也將重回軍閥混戰時期,大家各守各的地方。這樣奉系的地盤不會因此加大,反而和南京政府結下樑子而得不償失。所以這個選擇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後一種選擇就是不出兵。但是,即便張學良不出兵,反蔣派也必敗:首先反蔣派就是三股勢力,縱觀整個中原大戰只有西北馮玉祥最出力,而西北軍底子也最薄不能長期作戰。閻錫山晉綏軍後勤比較充足,裝備也相對先進。但是縱觀整個中原大戰,晉綏軍總是不盡全力,一直在戰與不戰之間搖擺不定。最後桂系的實力也有限,只能有限的支援馮,閻兩家。而三家之中,只要一家挺不住就會被各個擊破。屆時蔣介石的中央軍就將實現統一,而奉系東北軍就變成了孤家寡人。作為蔣介石北伐時期就計劃消滅的最後一個目標,奉系的覆滅只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歷史上張學良的選擇:在蔣系中央軍獲得優勢之後,在反蔣聯軍主力未遭到沉重打擊之前的微妙時間選擇出兵助蔣。這是即使張學良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即使張學良力圖抗拒大勢作出其他選擇,也必會遭到東北軍將領竭力反對。軍閥之間勾心鬥角多年,軍官們誰都不是傻子。萬一張學良一意孤行,搞出個兵變也未可知。但張學良順應當時的局勢作出了選擇,這使得他並未被歷史淘汰,而是隨著歷史的車輪繼續前行。

1930年9月18日 張學良宣佈擁護中央,同時出兵華北,10多天時間,東北軍即完成了對平津地區的佔領。10月15日,閻錫山、馮玉祥、汪精衛聯電張學良,表示接受和平解決,中原大戰就此結束。

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局勢是很微妙的東西,一但形成就無法抗拒。其實一時一地的局勢代表著這一時期這一地區人們的共同目標或者訴求。在沒有一個共同利益或者共同的敵人的時候,勢是很難形成的。就像春秋時期:周天子尚在,實力在不斷下滑但仍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而狄、戎威脅尚在;各諸侯實力此消彼長都蠢蠢欲動;文化上禮樂尚未崩壞。此時各方的訴求個不一致,大勢尚未形成,此時到是天高任鳥飛,正是百家爭鳴產生的土壤。但是到了戰國時就不同,七雄爭霸,生存成了最直接的訴求。所以法家一家獨大,即使商鞅得罪領導被車裂,法家那套強國思想也沒被廢除。此時生存就是大勢,不滅掉其他六家就會被消滅,各國紛紛變法強軍終有有後來的秦皇掃六合。民國前的北洋時期也是如此:王權不在,新思想漸起萌芽,造成文化上的百花齊放,大師頻現;軍事上軍閥割據互相征伐可誰也沒有能力消滅誰。此時大勢未成,大家都或為了生存或為了理想奮鬥著。而隨著新舊思想對立的局面逐漸形成,各軍閥實力的上升,從北洋後期開始的徵戰就殘酷的多了。或是為了傳播思想或是為了生存,此時消滅一切敵人保全自己的大勢就產生了。羣雄逐鹿,勝者得而割之。

裏子和麪子

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突然向駐守在瀋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當晚日軍便攻佔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瀋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東北三省全部淪陷。

應該說,日軍突襲北大營是完全出乎張學良預料。長期與日本高層接觸的張學良深知日本政府沒有強佔東三省的意思。而且九一八事變也是日本陸軍本著「下克上」的傳統而做出的冒險行為。而四個月的時間內,張學良未帶領東北軍未做有效抵抗,而是不停撤往關內的行為也被世人一直詬病。讓我們回到當時的場景看看還有別的選擇嗎?

首先這是一次突然襲擊,東北軍毫無準備,而最早進攻北大營的日軍部隊只有五百人左右。日本政府此前並沒有侵略的意圖,反而從1921年開始都在不停地削減軍費支出。所以當時張學良的第一反應:這是部分日軍的故意挑釁行為的判斷是沒有問題的。如果造成日軍傷亡局勢就不好收拾,所以此時不做抵抗撤退是合理選擇。沒想到後來形勢急轉直下,日方政府內軍方佔了上風。此時的日軍不僅沒有撤出瀋陽城的意思,反而從國內增兵並且無視英法等國的調停。此時的張學良已經退到錦州,並接到了日方提出的無條件退出東北的最後通牒。此時的張學良有兩個選擇:或戰或撤。歷史告訴我們張學良選擇了撤。絕大部分東北軍撤出了東三省,撤到了中原大戰中得到的新地盤,東三省就此淪陷。

那麼如果選擇了戰,會變成什麼樣?相比於舊中國時期的軍隊尤其是軍閥級別的軍隊,日軍的戰鬥素養和戰鬥意志是非常高的。從後來37年之後的一系列大戰就能知道中日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所以單憑東北軍的實力是完全打不贏的。而當時的中央軍實力也很有限,並不像37年時有德械師。而且剛剛經歷中原大戰才一年,能做出的支援也很有限。所以事實就是撤東三省丟,戰東三省亦丟。這點當時的人比今天的人看得更明白。在那個年代有兵有槍就有一切,東三省已經必丟無疑。打,傷亡慘重不僅沒了大本營,也沒了和南京政府談話的資本,更沒法壓制剛剛被改編的西北軍。在新的地盤該如何生存下去。這是當時的人都看在眼裡的,即使當時張學良依然下令抵抗,這個命令也未必執行得下去。事實上33年的長城抗戰就是這一事件的重演:張學良任總司令兼第一方面軍總指揮,帶東北軍、西北軍、中央軍共計25萬軍隊在長城一線與日軍激戰。張學良為了雪恥嚴令抗戰,東北軍的王以哲、何柱國、萬福麟等將領皆率部奮力抵抗。但身為東北軍絕對元老的湯玉麟卻不戰而舍承德,直接導致熱河省的丟失。張學良引咎辭職,由何應欽代替指揮。所以九一八事變裏東三省的丟失和東北軍的敗退已是歷史必然,保存實力東山再起是明裡是張學良的選擇,暗裡也是東北軍的選擇。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未形成之前,中國各路勢力多是自掃門前雪。就連七七事變前的時候二十九軍也寧可獨自面對強大的日軍也不允許中央軍援軍進入二十九軍駐地。張學良的心裡考慮的還是整個東北軍的生死存亡。否則這位北洋系的大少爺完全可以在33年名譽盡喪、實力大減之後效仿北洋前輩們一樣帶著家眷躲進天津租借從此不問政事。整個歷史上張學良所做的一切選擇都是整個奉系軍閥系統的必然選擇。張學良只是儘力陪著這個系統走向覆亡的那個人而已。即使沒有張學良,也會有另一個人替東北軍做出那些選擇。作為北洋時期的遺物——軍閥組織隨著張學良個人的失勢走向了歷史盡頭。

1935年11月1日上午9時35分,南京中央大禮堂前,一人朝著在第一排。準備合影留念的汪精衛連開三槍。汪精衛身旁的張繼迅速將刺客攔腰抱住,張學良隨即奔到將其踢倒,兩旁的持槍衛士開槍打死了刺客。刺客就是晨光通訊社的記者、愛國志士孫鳳鳴,也許當時已經身敗名裂的張學良更希望被刺殺的是他自己吧。

結語

秦朝末年有兩個小吏押運著兩支勞工隊伍。一隻因大雨耽擱了時日,一隻勞工跑了大半。按秦朝律法皆是重罪。失期的小吏選擇帶隊繼續前行,逃人的小吏決定解散隊伍各自逃命。但最終兩支隊伍都起義抗秦:第一個小吏被殺,名字無人知曉,殺他的一個叫陳勝,一個叫吳廣;第二個小吏被推舉為頭領,他叫劉邦。

每個有機會奮鬥到歷史舞臺上的人都像是大鵬,時勢就像是大風。大風往哪個方向吹由不得大鵬,但大鵬若想起飛就必須順風而翔。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