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秘境更容易有驚喜。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出發去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一路上還心情忐忑,下了車卻驚喜地發現找到了桃花源?這次福州連江小滄畲族鄉之行,就是一個驚喜。所謂景在幽而不在勝,風在朴而不在刁,雖然一天不長,但風氣和人情是無孔不入的,這裡沒有大景區的套路,只有淳樸。

初到畲族村

▲進村

從這裡進山,便是畲族村。《雷氏族譜》載:三皇五帝中,帝嚳高辛氏的一子姓盤,二子姓藍,三子姓雷,招婿姓鍾,四姓代代傳衍,形成畲(shē)族,所以畲族有雷、藍、鍾、盤四姓。

▲從這裡去七里畲寨

真正的老畲族聚居地,在七里畲寨,要坐船才能過去,渡口前我們正糾結怎麼買票,一把鬍子的畲族大叔指指我們一隊行人說,兩人船票一百,四人也是一百,你們雖不認識,但是划算,不如一道走吧。見慣景區宰客的我們聽到這裡,唯有道聲「多謝」。
▲在船上拍照

開了船,同行的畲族大叔告訴我們,山裡人就是實在,不會誆人。他還指著水面說,就在這水底下,靜靜地躺著一座村莊——幾十年前,為建水利,畲村舉村上遷,從此山高月朗,古寨沉寂水中。
▲渡口的船隻

不過,人跡改變了村莊的位置,但無論住山腳還是山腰,不變的是風俗與人情。

船訪七里寨

▲畲寨牌樓

到了!跳下船頭,竹叢掩映下,七里畲寨的牌樓修繕一新,周末還有幾撥遊人,都是一船一船過來的。
▲俯瞰畲寨

沿石階而上,現存的一片古宅幾乎就盡收眼底了,屋檐灰瓦層層疊疊,有種世外桃源的錯覺。
▲畲寨保存最好的建築

這裡名叫探花府,顧名思義,是某位探花的宅邸,科舉考試,探花全國排第三,面見過聖顏,踏進過金鑾殿,自是一方人物。

▲探花府正面照

這探花郎名叫雷文濤,據說當年高中的消息傳回七里,閩省總督和連江知縣都來祝賀,鄉親殺豬宰羊,在探花府寬敞的大廳中筵請百餘席,酒酣耳熱之際,閩省總督乘興揮毫而就「探花府」三個大字。
▲探花府廳堂

高堂上滿掛楹聯,中式對稱布局,規矩之中又有一副傲視俗子的氣派。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高中書生的榮寵全在這一棟建築里了。
▲探花府格局

探花府距今有 145 年歷史,其建築風格別緻,庭院式、懸凶頂、穿斗式木架構,內設四直口,一橫口,頗具民族特色,古樸神奇。

▲畲字燈籠

獨特的婚俗

▲成親當天的盛裝(感謝群友小蘭供圖)

在村子裡走訪閑談,才知畲族人成婚有一獨特風俗:男跪女不跪,這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大有淵源。
▲抬轎子(感謝群友小蘭供圖)

傳說畲族始祖蟹即高辛帝的三公主,畲族祖先忠勇王擊敗番王侵略,高辛帝招他為駙馬,在舉行婚禮時三公主拜堂免跪,故此俗一直延續至今。
▲畲族姑娘的婚服(感謝群友小蘭供圖)

成親的畲服花樣繁複,配飾璀璨,不禁令人遐想,當年婚嫁時,「行郎」抬轎,女家對歌,新人身穿鳳凰裝,發梳鳳凰頭,桃之夭夭,宜室宜家,齊齊整整,枝繁葉茂。

隨拍和隨感

▲裝點一新的新農村

從七里畲寨返回畲族村,比起古老的畲寨,這裡是一派新農村的景象,乾淨的街道,整齊的建築,除了人家門口堆著的柴禾,已經很難找到農村的痕迹。
▲遠眺山景

這條河是連江的第二飲用水源,其乾淨程度可想而知,岸邊停靠著幾隻閑船,裡面還有餐桌,想必是把酒迎風的好去處。

▲跨河的窄橋

這裡視野極好,青山綠水,清風徐來,在石橋上給同行的一對朋友拍個合影~
▲岸邊的餐飲船

早上從市區出發,車程一個半小時到畲族村,呆了一天,但是恍惚過了很久,村野的安靜讓人忘記時間,也忘記了套路和面具,我們都需要一個這樣的地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