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三國時期,誰是最厲害的武將呢?有些人認為,三國武力值最高的是呂布。其實,仔細算算,三國時期的猛將有很多,不過有一人超級厲害,呂布都不一定打得過,應該算是三國第一猛將。他就是文鴦,卻經常被人忽視。

至於文鴦到底有多勇猛?資治通鑒中有過記載,說文鴦十八歲時就勇猛無敵,率領幾十人衝鋒陷陣。後來單槍匹馬沖入敵營之中,殺了幾百人後離去。如此厲害,敵人都不敢靠近。因為這部史料的真實度很高,所以說文鴦比呂布更厲害,應該不是撒謊。

文鴦是魏國大將軍文欽的兒子,小時候就很擅長學武。後來文欽叛變,被司馬師追殺。面對數萬的精兵,文欽父子已經做好了撤退的準備。只不過文欽覺得,走之前也得嚇嚇司馬師,父子倆商量之後晚上偷襲敵營,當晚文鴦偷偷進入了司馬師的軍營,一頓打殺,令對方沒有還手能力,將司馬師嚇得手足無措。就這樣,文鴦殺了一夜,天亮才離去。

後來,鄧艾率領一隊人去追殺文鴦,但是文鴦卻完全不害怕,在魏營中進進出出,又殺了幾十人,沒有人敢阻擋他的離去。想想看,幾萬甚至更多的軍隊,卻沒有阻擋住文鴦一人,可見他是多麼勇猛。這一份勇猛,不比趙雲血戰長坂坡遜色。

其實文鴦與趙雲也有過交集,據說當年趙子龍率領軍隊進攻魏國時,遇到了文鴦的阻擋。於是趙子龍下令繞道而行,或許這不能說明趙子龍害怕文鴦,但是最起碼說明此人絕對不是一般人。

有人會問,既然文鴦這麼強悍,為什麼沒有聽說過呢?那是因為在三國演義中,文鴦的出場順序太晚了,那是非常牛氣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對文鴦的敘述也不多,大家自然不太熟悉。不過在正史中,文鴦真的是超級勇猛之人。

如果將三國分為早中晚三大階段,那麼早期呂布是第一,中期是趙雲第一,晚期肯定是文鴦第一。三人所處的階段不同,而且也沒有在一起正正經經比試過,真的不知道誰是真正的第一。

但是從各種資料中可以看出,文鴦絕對是武力很強的人。能力不錯,有勇氣有謀略,用的好肯定是一名悍將。


三國中提到「猛」字,大家都會想起張飛、典韋、許褚等人,然而在三國時代的後半段,最猛的應該是文鴦。

如果將時間定格在公元184年,當時武藝超群的人不贅述,您都知道。如果將時間拉到280年,各國能進一流的武將應該如下:

蜀:關羽、張飛、趙雲、馬超

魏:杜襲、許褚、典韋、龐德、曹仁、張遼、樂進、曹彰

吳:太史慈、甘寧、呂蒙、丁奉、周泰

晉:文鴦、周處

將三國時期所有的武將堆一塊,文鴦是和趙雲齊名的人物,只是文鴦登場的時間晚了些(魏末晉初)。

如果將兩人最好的戰績進行評比,結果會讓您大跌眼鏡。

眾所周知,趙雲一生最精彩的地方是在長坂坡七進七出。

在長坂坡,趙雲並不是在敵營內「衝殺」,而是連續的單挑,後來在徐庶的暗中幫助下,更像是一場賽馬比賽。對這七進七出,可以簡單概括如下。

一進一出:丟了阿斗,甘夫人,糜夫人

二進二出:找到甘夫人,丟了阿斗,糜夫人

三進三出:找到糜夫人,丟了阿斗,甘夫人

四進四齣:找到阿斗,丟了甘夫人,糜夫人

五進五齣:找到糜夫人,阿斗,丟了甘夫人

六進六齣:找到糜夫人,甘夫人,丟了阿斗

七進七出:找到甘夫人,阿斗,丟了糜夫人

而文鴦一側,無論時間和數量,都遠超趙雲。

公元256年,文欽、毌丘儉、鄭翼、呂宣、張休等修改太后詔書,提出司馬師的十一道罪狀,在壽春起兵,討伐司馬師。

司馬師暗中率軍自汝陽來到了樂嘉,文欽見到大軍忽然到來,錯愕得不知如何是好。當時文鴦才十八歲,勇冠三軍,告訴父親:「趁敵人還未站穩腳步,現在襲擊,一定可以大敗敵軍。」於是文欽率兵襲擊,與文鴦分兵二路,趁夜夾擊司馬師。

文鴦單騎在敵營七進七出,單人騎馬沖開魏兵而走,魏將緊隨其後,認為他一人一馬還能抵我們數千兵將,但都被文鴦數刀揮於騎後,激戰了一夜,連文鴦的馬都累了,便向前緩行。

率部經過了連續一夜的作戰,天明之時文鴦又遭遇了三國後期最著名將領之一的鄧艾,二將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的交鋒被魏軍的主動攻擊破壞,所領軍馬遭到潰散後,文鴦單騎沖開魏兵輕鬆而走,敵方主帥鄧艾自己放棄追殺。

然而,還是有那麼一些沒眼力勁的魏軍。

被殺退的魏將們又聚到了一塊,其中有人驚訝地說:「此一人尚敢退我等之眾,可再追之!」於是并力復來追趕。文鴦行到樂嘉橋邊,見魏將又來追趕,文鴦很生氣地說:「鼠輩何故不惜命也!」於是提鞭驟馬,再次殺入魏將叢中,鞭起處數人落馬,殺退魏將後,文鴦緩轡而去。

仍連續作戰一夜,勇武不減,可談文鴦勇過趙雲,甚至連呂布都難比肩。


熟讀三國的朋友,對這段歷史的名將,馳騁沙場,大戰四方,無不羨慕萬分,無論是蜀漢的五虎上將,還是曹魏的五子良將,甚至東吳的四英將也圈粉不少,在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烙印。然而,在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年代,卻也有著一些逆天的武將,值得大家關注,那麼他們到底是誰呢? 今日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三國最逆天的哪些武將?到底誰是最逆天的第一武將?

第十名 文鴦

文鴦,字次騫,曹魏後期名將,其逆天一戰,就是在司馬師來征討,文欽文鴦父子的時候,司馬師派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來到,文鴦單槍匹馬沖入數千騎兵陣中,轉眼間便殺傷百餘人,進出六七次,追騎不敢逼近。這就是歷史上正版的七進七出,與《演義》之中虛構趙雲的七進七出,有著天壤之別。

第九名 郝昭

郝昭,曹魏的雜號將軍,憑藉陳倉防禦逆天一戰,一戰成名。228年,諸葛亮第二次北伐,郝昭鎮守必經之路陳倉,郝昭憑藉城中一千多兵眾,成功防守了諸葛亮數萬大軍,二十餘日晝夜連番進攻,無論諸葛亮架雲梯,還是衝車,地道,火箭等方式,全部化解,導致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失敗。

第八名 霍峻

霍峻,劉備手下的中郎將,跟著劉備入川,守葭萌城。當時守葭萌城的士兵都是霍峻的部曲,不足千餘人,在面對劉璋又派扶禁、向存等領萬餘人攻城,可謂壓力不小。而霍峻逆天的防禦能力,率領將士堅守,敵軍一年之久未能攻下,甚至霍峻趁對方疲憊之時,選拔精銳,伺機出擊,大破劉璋軍,乘機斬了向存的首級。

第七名 羅憲

羅憲,字令則,蜀漢末期武將,蜀漢滅亡之際,鎮守永安,逆天之戰,也就是堅守永安,面對東吳三萬大軍,先擊敗盛曼和步協等東吳大將,後更是硬抗東吳名將陸抗六個多月,而且是在無救援的軍隊,城中兵不過五千,而且一大半染上瘟疫,最後贏得永安保衛戰。

第六名 朱然

朱然,東吳大將,夷陵之戰中,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後鎮守江陵。逆天之戰,就是其憑藉五千人馬,在無外援的情況下,內有叛徒,而且在被曹魏最強的統帥曹真,侯尚、張郃等團團圍住的情況下,堅守六個月之久,最終贏得戰爭。

第五名 曹仁

曹魏,曹操帳下大將,為魏朝立下汗馬功勞。破袁術,曹仁所斬獲頗多,大破陶謙軍及陶謙部將呂由,攻克句陽,生擒呂布的部將劉何,官渡之戰中,在隱強打敗劉備軍、雞落山之戰又戰勝袁紹軍。其逆天之戰,無疑是在江陵,憑藉一萬五千人馬力抗東吳名將周瑜數萬人馬,一年之久;在樊城,曹仁率數千名士兵力抗關羽三萬大軍一年之久,在軍中被稱呼「天人」。

第四名 張飛

張飛,劉備手下大將,其逆天之戰,是在建安十三年,劉備於當陽長坂被曹操的最強騎兵虎豹騎擊潰,張飛斷後,二十餘騎立於當陽橋上,曹軍大眾至,張飛據水斷橋,對著曹軍大喊:「我就是張益德,可以來決一死戰!」曹操軍都害怕張飛的勇猛,雖然看見張飛人少,但也沒有人敢上,劉備才逃過一劫。以二十餘騎,力抗曹營最強騎兵戰團,真讓人想不到。

第三名 關羽

關羽,劉備手下大將,早期投降過曹操,在曹操與袁紹開展白馬之戰的時候,袁紹派大將顏良、文丑、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萬軍之中敵將首級,這是三國正史唯一的案例,實乃逆天之舉。往後的歷史上,也不多見。

第二名 鄧艾

鄧艾,字士載,曹魏大將,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在參與的滅蜀之戰中,其偷渡陰平,堪稱最逆天的一戰,263年,十月,鄧艾趁姜維被鍾會牽制在劍閣,率軍自陰平沿景穀道東向南轉進,南出劍閣兩百多里,鍾會也派部將田章等跟進。鄧艾率軍攀登小道,鑿山開路,修棧架橋,魚貫而進,越過七百餘里無人煙的險域。山高谷深,至為艱險。途中,糧運不繼,曾多次陷入困境。部隊走到馬閣山,道路斷絕,一時進退不得,鄧艾身先士卒,用毛氈裹身滾下山坡。鄧艾率軍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將馬邈。從此,兵臨城下,克綿竹,斬殺諸葛瞻父子,逼降劉禪。

第一名:三國第一逆天神將,根據《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相關描述,三國第一逆天武將,既不是鄧艾也不是關羽,而是另有奇人,他以一己之力發起了三國的逆天之戰,並利用各種矛盾,滅殺當時三位名將。無疑是三國最逆天之舉,此人究竟是誰呢?在微信平台「三國故事」上回復「逆天」兩個字對此人有詳細剖析。他還善隸書及章草。不僅兼工各體,還能學古人之長,是頗有創意的書法家。


文鴦魏末晉初猛將,其父文欽,其弟文虎有萬夫不擋之勇,曾為魏國立下過赫赫戰功,可惜後來為諸葛誕之外孫司馬鷂所殺,並被滅族,終年五十五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