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有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其实经济繁荣的中原王朝大多数是打赢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胜的为少数。

  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族人民,他们的思想观念上是不一样的。在宋朝以前北方游牧民族,比如突厥匈奴等,来中原掠夺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他们没有土地时,没有城池意识,逐水草而居,所以当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来中原抢掠一波,只抢东西,不占土地。

  中原汉族政权与游牧民族兵种上的差距。汉族政权多以步兵为主,擅长阵战战和城池攻防战,而游牧民族多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来了就打,打完就跑。最后导致一个很尴尬的事情,正面打仗打不过,人家跑了追不上,自己想跑跑不了。处处挨打,处处被动。所以像汉朝唐朝初期都特别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压迫,只能委曲求全,默默的发展国家实力,等到自身的骑兵,能够与游牧民族的骑兵一较高下的时候,才会主动出击。参考唐高宗李治,汉武帝刘彻。

  中国历史上几次成规模打到北方少数民族老巢的战争,其目的也并非是彻底控制那些区域,向那些地区移民完成汉化的过程,而是为了防止漠北诸民族对中原的侵袭。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北方游牧民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在中原陷入内乱的情形下,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即能成为一个疆域广袤的大帝国。而这些大帝国所掌控的区域,虽然辽阔,但经济模式单一,几乎清一色的游牧经济,依然无法弥补其存在的巨大缺陷,即他们所需要诸如盐、茶、铁等生活必须品,依然需要中原地区的外销。

  所以当中原地区形成一个统一王朝后,塞北的游牧帝国就开始不断地对中原地区的经济掠夺,从生活物资,到军事物资,再到人口,这些都是其所需要的。

  游牧民族能够在士气上、单兵素质上远胜于中原王朝。但游牧民族帝国有着一个巨大的缺陷,即游牧经济的单一导致人口规模远远不如中原。他们往往经受不住一次主力决战。一次主力决战的失败,就会使得他们诸部落联盟式的军事制度彻底崩溃,从而使得帝国大厦坍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