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喜欢安吉丽娜·朱莉?

安吉丽娜·朱莉是一个很有魅力和魄力的女人。

有媒体评价她说:安吉丽娜·朱莉,一个出道狂野、叛逆、性感的好莱坞另类女星;一个始终坚持自己理想、信念的伟大母亲;一个不向困难低头的女人。她几乎每次都登上世界最性感女人前10名的榜单,且有瑞典杂志评选她为「目前现存女人中最性感的一个」。

而在我看来,安吉丽娜朱莉被很多人喜欢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她足够优秀。75后双子座的她,毕业于the lee strasberg theatre & film institute和纽约大学电影学院,不仅是好莱坞电影明星、还是社会活动家、联合国高级难民署特使。

她获奖无数,凭借《移魂女郎》获得第72届奥斯卡最佳女配奖,并提名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换子风云》),且在第86届奥斯卡获得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三次获得金球奖,三次提名金球奖;2次艾美奖提名,和1次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并2次提名和2次获得美国演员工会奖,并在2012年凭借《血与蜜之地》获得第64届美国导演公会奖等。

她的优秀不仅在于影视方面,也在于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成就,她利用她的行动力和影响力去带动她所能够触达的人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她2002年获得教会世界服务的移民和难民的人道主义奖、2003年联合国记者协会-----世界公民奖、2005年美国的全球人道主义奖、和2007年获得了EDA女集中到人道主义意识以及国际救援委员会-自由奖。

所以,她的优秀让人喜爱和仰慕。

其次,她充满野心。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和想做的是什么。这正是很多努力却不知为何的人所缺少的素质。

她足够美丽性感。她的美,以及性感被世界所认可。当然,有些人可能欣赏不来她的美,见仁见智吧。

她足够自信。张扬的安吉丽娜朱莉会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争取,她的自信支撑著她的行动力,自信的女人最美丽,有什么理由让人不喜爱她呢?


《破产姐妹》里有句很精辟的台词:

「在美国,你可以吐槽任何明星,唯独一个人做什么都是对的,那就是安吉丽娜·朱莉。」

毋庸置疑,她是美国人最喜爱的女星。

一因演技,二是酷。

她的酷里,渗著血。

她曾公开说过,自己最爱的就是刀子。

不是玩具刀,是那把能戳破皮肤,会刺痛神经的金属刀。

轻轻往皮肤上一划,血迹涌现。

朱莉还真这么干过。

上学期间,她曾用一把刀子,狠狠划过自己的手臂,看著血从皮肤里一点点,慢慢地渗出。

手臂传来阵阵刺痛感,朱莉的心,却愈加沸腾。

她享受这种极致的快感。

痛但爽。

仿佛神经末梢被人狠狠撕扯,痛得锥心而麻木。

但她不畏惧,也不惊慌。

只是肆虐地笑。惨绝而凄美。

后来,还是小男友把她送到医院就诊,拯救了朱莉一命。

面对医生的追问,朱莉闭口不言,只说是擦伤。

她没有告诉那满脸疑虑的老医生,她要自杀,她想自杀。

只是悻悻地接过病历,莞尔一笑。

这样的情景,在朱莉的人生,并不止一次出现。

她曾说:「当其他小女孩梦想著成为芭蕾舞者时,我有点儿想成为吸血鬼。」

长大后的朱莉,也没能从这份「痛楚」里解脱。

她的前助理向《In Touch》杂志爆料,朱莉嗜血如命,她把小孩贴过、沾血的OK绷,全部收集在果酱瓶里。

她对血的热爱,愈加凸显出她对死亡的执念。

她想死,曾想请杀手一把了结了自己,只是杀手没同意。

她就把「死」字刻在背上。

继续悲怆地活著。

在这困顿的人世,朱莉就像个莽撞嗜血的孩子,一边刺痛自己,一边渴求新生。

长大后的朱莉,也没能逃脱「死亡」。

她三段婚姻,都带血。

遇到约翰·李·米勒是个意外。

他有温馨的家庭,明智的父母,是个在爱里长大的孩子。

全身上下,散发著暖意。

简单来说,是个实打实的暖男。

朱莉第一次见到他,是在《黑客》拍摄现场,他是男主。

他很明亮。

像太阳,一下子温暖了朱莉冰冷的心。

他对朱莉很照顾。

从拍戏,到生活,无微不至。

生活上,他包容朱莉一切小性子,容忍她哭闹、允许她肆意妄为。

结婚那日,朱莉做了一件非常大胆的事。

别的新娘都穿白色婚纱,她穿了件白衬衣,黑皮裤,赤裸裸到婚礼现场。

背后,用血在衬衣上写著「约翰·李·米勒是我丈夫」。

是真的血。

约翰没生气,也没指责。

只是牵著她的手,对神父宣誓:「约翰爱朱莉一辈子。」

那一刻,朱莉慢慢放下了自杀的念头。

也庆幸自己遇到约翰之前,还活著。

他对她真的很好。

知道朱莉喜欢拍戏,总会抽出自己的时间,去片场陪朱莉。

朱莉在一旁拍戏,他就在一侧指导。

陪著她慢慢磨练演技。

遇到约翰前,朱莉演过很多片,大多不声不响,没有什么影响力。

遇到约翰后,她凭借《乔治·华莱士》,一举拿下全球奖。

在娱乐圈,渐渐有了名气。

可是,她还是觉得心底空洞洞的。

她对约翰说:「我很孤独,我感觉自己要死了。」

她不知道这份孤寂到底从何而来,它像个魔鬼,时不时出来侵蚀自己的思想,告诉她,她是孤独的,她是寂寞的。

朱莉的心,似是分成了两半。

一半冰冷,一半火热。

她自己,也像是变成了两个人。

白天,是笑盈盈的演员。

晚上,是阴沉沉的女神经。

对约翰,也从最初的依恋,变成了若离若离。

上一秒对他喜笑颜开,下一秒冷漠疏离。

约翰摸不著头脑,他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抑或说错了话。

他找朱莉聊天,可事后,还是如此。

日子长了,他也累了。

他向朱莉提出了离婚:「你更爱你自己。」

没了约翰的朱莉,更像是被抽离灵魂的女神经。

她患上了抑郁症。

原本以为,他会是自己的归宿,会是自己的救赎。

如今看来,都是浮云,都是云烟。

她每晚都睡不著觉。

又想要自杀。

这时,《移魂女郎》找上门,邀请朱莉出演。

朱莉一看剧本,很倾心。这剧本,不就是写自己吗?

神经病女孩。抑郁体质。柔弱又疯狂。

她应允了。

在片中,饰演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女孩,渴望被爱,又疏离人群。

总想融入集体,转身又谢绝人群。

朱莉一边演,一边哭。

她是剧中人,剧中人是她。

后来,她回忆起这段日子:「如果不是电影释放了我的多面人格,我恐怕会被关进监狱里。」

每次拍完戏回家,她都会大哭,抱著枕头哭,冲进房间里哭。

只是不知道,她是在哭自己,还是哭角色里那个女孩?

戏拍完了,她又想到了自杀。

杀青那天回家,在途中,经过一家服装店。

她被橱窗里的模特吸引了,她身上的裙子,很美。

她想著,要是自己能穿上这件衣服就好了。

似是顿悟了,转念一想,要是死了,就真的穿不上漂亮衣服了。

她想,还是活著吧,哪怕为了漂亮衣服。

很简单的理由,也是血液里对生的渴望。

离婚后,她遇到了比利·鲍勃·松顿。

比利是穷人家的孩子,看过了太多人情冷暖。

他说:「小时候穷,长大了就不喜欢和富人待在一起。」

经常觉得别人不在乎自己。

朱莉也是这样,总会莫名愁闷。

愁闷和愁闷相遇,总有股心心相惜的感觉,他们相爱了。

爱得很痴癫。

他们有相似的灵魂,总是焦虑、不安,抑郁、癫狂。

为了表达爱,她用刀割出自己的血,装在玻璃瓶里,递给比利,比利随身携带。

比利也学著朱莉的模样,用刀割出血,装在玻璃品送给朱莉,朱莉也戴在脖子上。

他们坚信,血浓于水,血液一定能传递对方的深情。

还觉得不够,又把对方的名字刺进皮肤里。

可笑的是,比利最终选择了出轨。

他爱上了别的女人。

朱莉看著脖子上的玻璃瓶,泪流满面。

它就像个笑话,嘲笑他们曾经发过的毒誓。

抹了把泪后,她选择和平分手。

离婚后,他们变成了朋友,似乎忘却了恩怨,变得无话不谈。

或许,灵魂相似的人,更适合当朋友吧。

朱莉感觉自己不会再踏入婚姻,更不可能再遇到爱情。

她像个找不到方向的孩子,无家可归,无枝可依。

她继续颓唐地活著。

心情好了,就疯狂拍戏。

从《古墓丽影》、《通缉令》、《特工绍特》、到《致命伴旅》。

心情不好,就用毒品麻痹自己,或用刺青戳痛自己。

她把刺青纹遍全身。

没人约束的日子,她又恢复了以往癫狂、浪荡、放纵的日子。

吸毒、自残、抽烟、泡吧。

接的影片,也大多是这类角色。

拿著机关枪,穿著黑皮夹,叼著烟,在坏人和好人之间徘徊。

性感又妖娆。

美国男人很爱她,因为她妖娆。

女人亦然,因为她比男人还炫酷。

据说,那时的女人,总会把朱莉当同性恋幻想对象。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结束呢?

遇到皮特那一刻。

她仿佛看到救赎之光照耀自己。

故事还要追溯到《史密斯夫妇》,他们是拍戏搭档。

起初,并不算特别熟,顶多对对台词。

不过一个不经意的聊天,打乱了这一切。

皮特刚离婚,很伤心。拍戏空隙,他躲在角落郁郁寡欢。

朱莉见了,上前询问,方才得知,皮特很喜欢孩子,他与前妻一直都没有孩子。

朱莉一愣,简直是心意相通,自己也很喜欢孩子。

去越南拍《古墓丽影》,还特意收养了小孩。

皮特一听,感觉找到了知己。

两人变得无话不谈,从史密斯夫妇变成了皮特夫妇。

他们结婚了,生了3个小孩。

又领养了3个,和6个孩子一起生活。

很少有人知道,朱莉第三次迈入婚姻殿堂,纠结了10年之久。

这10年,皮特总在求婚,朱莉总在拒绝。

一个在后边追,一个在前面跑。

她害怕。

害怕爱情,也害怕再次走进婚姻。

皮特为了追朱莉,在她每次外出拍戏,都会亲手给她写信。

追了9年,也写了9年。

无从间断。

让朱莉松口的,还是她领养的孩子,他叫了皮特一声「爸爸」。

朱莉冰封的心,一点点瓦解。

结婚前夕,也出了些岔子。

朱莉去医院康检,医生说,她得了乳腺癌和卵巢癌。

必须切除乳腺。

她将这件事告诉皮特,皮特坚定支持:「你是伟大的。」

并陪她去了医院。

朱莉的病情,从发病率87%降低到了5%。

她说:「我还是那个坏女孩,我还是有肉麻的一面……不过,那个坏女孩找到了归宿,她属于皮特。」

她把皮特的名字刺进皮肤里,并写道:「凡滋养我的,亦将我毁灭。」

结婚后,他们一起去东南亚,一起看望孤儿,一起拍戏。

在皮特的照顾下,朱莉收敛了性子,变得温良谦和。

媒体看了她的改变,纷纷感叹:「她是一个30岁前不良,30岁后从良的女人。」

因为两人教育理念不同,2017年,他们还是选择了分道扬镳。

孩子判给了朱莉,皮特仅有探视权。

记者问朱莉后不后悔。

朱莉说:「喜欢孩子是我们走到一起的初衷。」

爱就在一起,有分歧就分离。

只是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心理学家说:「孩子是治愈家长的灵药,可以修复童年。」

朱莉那么爱孩子,不可否认,她的童年,很心酸。

她的传记里,也强调过这一点。

「不论我在哪里,我总是看著窗外,希望自己身处别处。」

其实,她的生活并不赤贫,相反,还是演员世家。

父亲是奥斯卡影帝,出演过《午夜牛郎》。

母亲是模特,也是演员。

家境优渥殷实。

她不是独女,还有个哥哥。

父母对她很疼爱,简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原本,她也这样认为。

直到那天放学回家,父亲阴沉地对母亲说:「离婚吧,我爱上了和我一起搭戏的女演员。」

母亲哭泣,不安,祈求。

父亲不顾母亲的眼泪,推门而去,只留下冰冷的离婚书。

从此,母亲变了,她看朱莉的眼神,从温和变得寒冷。

朱莉长得太像她的父亲了。

母亲不愿看到她,她觉得「和朱莉在一起太痛苦了。」

为了逃避痛苦,她时常把小朱莉独自丢在家。

没有母亲的爱,她就把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

父亲偶尔会来,带她去踢球。

只是后来,渐渐不来了。

他有了新家,有了别的爱人。

唯一的期望也没有了,小朱莉变得叛逆、轻狂。

她把一头金发染成黑色,脱下裙子,换上黑裤子,黑外套,黑鞋子,整日与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吸毒、打架、逃课。

「我曾是一个没人敢惹的小混混,一个局外人,我无所畏惧。」

她不满母亲的冷漠,跑去勾引她的男友。

母亲带男友回家,她趁母亲外出,色诱她的老男友。

面对主动送上门的年轻女孩,谁会拒绝呢?

正当他们抱在一起时,母亲突然推门而入,恰好看到这一场景。

震惊,极度愤怒。

她把男人赶出了家门,和朱莉大吵。

把这些年的怨恨,统统发泄在朱莉身上。

朱莉悲愤至极,逃出了家。

「16岁时,我从学校毕业,离开了家。」

少不更事的孩子,离开家,又怎么生存呢?

她想到一个办法,拍片。

小朱莉一家家敲影视公司的门,主动推销自己,只要给钱,不管什么片子,都演。

她太天真了,谁会要一个毫无经验的丫头。

倒是有家公司让她试镜,可一看到朱莉身上的疤痕,就摇摇头,让她离开。

那是她曾经自杀的印记。

哥哥不忍心妹妹颠沛流离,主动牵线,让她和妈妈和好。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母亲的气也渐渐消了。

她利用人脉,主动给朱莉介绍试镜机会。

得到母亲的帮助后,朱莉慢慢有了拍片机会。

她开始拍些不痛不痒的影片。

从《电子人2》、《盗网丽人》、到《骇客》。

虽不怎么起眼,但也能够磨炼演技。

她就这样,恨著母亲,又不得不得到她的帮助。

非常纠结。

她还没从这段情绪里恢复过来,父亲又给她来了致命一击。

他对媒体说:「朱莉有精神病。」

这是一记猛料,第二天,各大报纸头条,写的全是「朱莉是精神病」。

她的名誉,受到破坏性影响。

公众形象一度下跌。

她一气之下,向法院提交申请,与他断绝父女关系,抹掉他姓氏。

自此,青山绿水,再无瓜葛。

可当父亲主动找上门,邀请她参演《古墓丽影》,朱莉还是忍不住答应了。

他老了,无戏可拍。

只能蹭女儿的热度。

影片有个情节,朱莉对父亲说:「我觉得很孤独。」

父亲说:「你不孤独,我陪著你,永远陪著你。」

像是倾诉,也似是和解。

出乎意料的是,拍完这部电影,他们的关系,真的缓和了许多。

影片得了奖,朱莉特意让父亲陪自己参加。

一如当年父亲获得奥斯卡,他也牵著朱莉的手,带她参加奥斯卡典礼。

时光荏苒,当初叛逆的少女已长大,奥斯卡影帝渐渐有了皱纹。

由此种种,她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我很叛逆,但我不会毫无道理地乱来。」

《古墓丽影》需要到越南取景,在那里,朱莉震惊了。

因为工作需要,她遇到了很多事。

看到了以往从未经历的,如:战乱,饥荒,还有被强奸而幸存下来的人。

她百思不得其解,又恐惧痛惜无奈。

她说:「从越南回来,我突然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美好。我的生活是那么安逸。」

「你开车去那里转转,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非常富有,拥有很多东西,却不是经常展现出快乐。你到柬埔寨去,你经常看到有家庭带著毯子和野餐盒去看日落。」

人总是要看过不一样的风景,才会发觉自己的不足。

疯癫的童年,三段失败的婚姻,失而复得的家人关系,她终是慢慢放下了童年那把自杀的刀,学会去爱,去接纳。

回国后,她领养了很多孩子,其中有个就是越南小孩。

并且极力倡导人道主义,呼吁世界关注难民与孤儿。

美国曾有个民意调查,朱莉是他们心中女总统备选人,其他两位,分别是希拉里和赖斯。

他们觉得,朱莉很酷。

演技酷,性格酷,行为酷,活得也酷。

只有朱莉自己清楚,这一路,她走得有多幸苦。

「我曾熬过黑暗又沉重的时期,没在那时候死掉,只能说实在很幸运。跟我类似情况的许多明星,大部分都因此结束生命,大家可以想见,我当时做的事有多危险多糟糕,能活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以前,她是浑身带刺的刺猬,如今,她慢慢拔掉了刺,变得柔和起来。

从一个困惑少女,成长为刚强的女人。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段时光,叛逆、刁钻、痴狂。

每个人也会经历这么一段时光,叛逆之后,变得温柔、克制、亲和。

就像朱莉,一步步与过去告别,一点点与自己和解。

但愿有一天,我们也能和朱莉一样,坦荡荡地说出:「我叛逆过,堕落过,现在,我想好好生活。」

作者 :池槿文


感谢邀请,下面我把她的主要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安吉丽娜·朱莉出生于1975年6月4日的美国洛杉矶,奥斯卡影帝乔恩·沃伊特和演员玛琪琳·伯特兰德的女儿,奥斯影帝马克西米·利安·谢尔 和美国演员杰奎琳·比塞特的教女,詹姆斯·海文·沃伊特的妹妹。有德国、捷克、法国,荷兰和印第安血统。

她素有「好莱坞性感女神」之美称,被评为「电影史上最性感的女明星」。安吉丽娜茱莉有著性感的丰唇,迷人的微笑和妩媚的眼神,不仅被誉为「男性杀手」,还被女同性恋者评为好莱坞女星中「性幻想」对象的第一名。  1993年,安吉丽娜?朱莉进入电影圈,她在《电子人2》中做了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接著1995年又在《骇客》中扮演了一名网路黑客。朱莉进入好莱坞后,在演了一些反映平淡的影片后,终于在1997年因为在电视电影《乔治?沃莱斯》中出演乔治?沃莱斯的妻子而一鸣惊人,获得金球奖。紧接著她拍摄的一部HBO的《霓裳情挑》又为她获得艾美奖提名,并获得1999年金球奖电视电影最佳女演员奖。年轻的安吉丽娜从此名声鹊起,成为好莱坞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  2000年安吉丽娜?朱莉因《女生向前走》获得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及同年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奖。安吉丽娜?朱莉世界闻名是因为2001年主演了《古墓丽影》,2003年主演了其续集,这是一部根据影响非常大的同名电子游戏改编而成的电影。安吉丽娜?朱莉在影片中扮演了女英雄劳拉。2009年,凭电影《换命谎言》获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安吉丽娜·朱莉性感又妩媚,不仅是「男性杀手」,还被女同性恋者评为好莱坞女星中「性幻想」对象的第一名。这样迷人,女人也想占有她。她也从不隐瞒自己的双性恋倾向,在接受一本女同性恋杂志采访时,她说:我平等地去爱女人和男人,我把人看成人,把爱看成爱,因此我以为,我爱的女人会明白我对她的欣赏和爱恋的,这种爱就像我对男人的爱一样。她还坦诚自己跟女孩睡过觉:我当然喜欢女人了,而且发现她们的性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过去我曾经爱过几个女子,也跟她们一起睡过觉。我想,你要是爱一个女人,并且想让她快慰,而你本身又是一个女人,那你当然知道应该采取哪些方式行事了。


她是什么样女人!百度有详细介绍!:)??………作为女人的她,具有很多女人不具有的特质:多血统、爱好独特(宠物蜥蜴等)、冒险等…………荧幕女人不矫情!不做作!敢爱敢恨!能力与智慧兼具的她……被国人喜欢!很正常!国内缺少这样的女星!??????


我们了解安吉丽娜朱莉是通过古墓丽影开始的,之前并没有看到她的影视作品,后来看了一些,有了更深的了解,再往后就知道她为了防止癌症割去乳房等比较超前的想法和做法,并知道她收养就好多孤儿的事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