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患者对于化疗期间的用药都很是看不懂,一个个名字叫全都很费劲,更不用提清楚每个药的用途。

你也许不知道「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升白针肯定不陌生,也有很多疑问想要提出来。

不懂你在说什么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升白针的问题。

为什么化疗后用升白针?

大多数的化疗方案,对于患者来讲都是个不愿提及的经历,恶心呕吐的,掉头发的,手黑舌头黑的,种种副作用不一而足。

而有一种是大家并不能直观感受到的,但也是最危险的,就是白细胞的降低。

最近很火的动漫《工作细胞》对血液里的各种细胞都有个很形象直观的介绍。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力来源之一,是人体抵抗各种致病菌和清除体内「叛变」细胞的主力,主要作用就是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不要生病。

而化疗药的本质,可以说是「毒药」,毒害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于白细胞又有著很强的杀伤作用,典型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是为了遏制肿瘤,就不得不使用化疗药物。

而白细胞降低之后,差不多就相当于体内的警察们都下岗了,部队也都退伍了,处于一个无人监管的状态。

这时候,各种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轻则感冒发烧不断,重则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感染。

所以,就需要升白针来帮助增加白细胞的数量,保持身体的免疫力,以保证患者有足够强力的身体去支撑接下来的治疗,面对未来的生活~

升白针是个什么?

很多人看病往往觉得全部听医生的就好了,自己不是很关心治疗和药的问题。

事实上,了解治疗方案和了解你用的药物,可以更好的帮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成年人的白细胞来源主要是骨髓。骨髓接收到来自身体的「生娃」政策之后,才会按部就班的制造一批批白细胞。

骨髓造血

而这个「二孩政策」的文件,是一种细胞因子,负责给骨髓下达「增值」的命令。这个因子叫做G-CFS。

不过,白细胞就像韭菜一样,每1-2周就会收割一茬,然后骨髓再重新制造,这是个比较稳定的过程。

化疗期间,化疗药物会像收割机一样唰唰得收割过去,白细胞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降到一个很低很低的水平,让人体处在感染生病的边缘。

这时候,仅仅靠自身的「二孩政策」是不够的,就需要人造的「三胎政策」来刺激骨髓的生长,制造更多的白细胞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免疫力。

这种人造的「三胎政策」就是升白针,主要成分也是G-CFS,它是通过基因技术生产出来的,跟人体自己产生的具有相同的作用。

另外,人体的骨髓增值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完全不需要担心升白针会「涸泽而渔」,大家可以计算一下,80岁的人,1-2周换一次白细胞,差不多一辈子可以换2-4千次,化疗次数一般都是4-8次,跟几千次比起来微不足道,完全不用担心。

升白针会导致白血病吗?

仅有非常少量的报道表示升白针会让一种Kostman综合征的疾病转化为白血病。

2010年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化疗患者中,使用升白针的,引起白血病的大概只有0.4%,而且不能确定是不是化疗药物导致的(部分化疗药有致癌性),而不使用升白针的患者,会有额外3.4%的概率死于感染。

所以,我们说,治疗不是个丁是丁卯是卯的问题,它需要做很多的权衡和比较,医生能做的,就是在所有的选择中,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而患者需要做的,是在可用的这些方案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如果你的化疗方案是副作用比较重的,对白细胞杀伤比较厉害的,就可能需要使用升白针帮助避免化疗过程中的感染问题。

长效短效有区别

升白针也不是只有一种,大致分成长效升白和短效升白两种。

长效升白针是作用在各个「阶段」的白细胞,在化疗的第二天,就开始发挥作用,持续不断的促进白细胞生成,让各茬儿白细胞一批批窜出来,帮助身体提抵抗病原体。

短效升白针的效果比较短促,促进接近成熟的那一波白细胞出来,升白的效果比较迅速,但是很快就失去效果。往往需要连续数天使用,伴随比较明显的骨痛。

两种类型的升白针都可以达到升白的目的,长效升白针是在白细胞降低前就开始起作用,保护整个疗程;短效升白则是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保证度过那几天的「低谷」。

所以,如何选择,还是要考虑患者自身的化疗方案,就医方便程度,以及经济情况。

最后叨叨两句

化疗是个比较辛苦的过程,除了病人自己要勇敢积极的面对之外,病人家属也需要给与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乳腺癌是个治愈率很高的疾病,我们更多的可以将它跟高血压糖尿病看做是一样的慢性疾病对待。

化疗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作为医生,我们也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守护健康,对抗疾病。你的信任,是我们与你一起攻克顽疾的信心和责任。

本文作者:邓贺然医生

文章来源:苏逢锡医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