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经过去,探索新丝路从中国铁路总公司、各大班列平台公司及多个媒体渠道收集中欧班列的2018年数据。

1中欧班列整体数据

  • 2018年,中欧班列共开行6300列,同比增长72%,其中其中返程班列2690列、同比增长111%。

  • 迄今,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12000列,国内开行城市56个,可通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

(数据来源:中铁总)

2中欧班列重要出入境口岸

二连浩特

  • 年度数据:截至2018年12月13日,2018年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1000列,较2017年全年开行增加421列,较2016年全年开行增加831列。截至2018年12月11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进出口运量完成1203.87万吨,同比增长15.68%,首次突破1200万吨。
  • 累计数据:官方未直接给出二连浩特通行中欧班列累计列数,探索新丝路根据历年数据估算得出,二连口岸累计通行班列数量应为1750列左右。(数据来源:中国铁路总公司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二连站、中新网、《内蒙古日报》)

满洲里

  • 年度数据:截至2018年12月6日,2018年经由满洲里站通关的中欧班列达1074列,与去年同比增涨25%。
  • 累计数据:12月6日,一列编组42节集装箱,满载热水器、展示柜等日用品的中欧班列驶出满洲里站运往俄罗斯沃尔西诺站,标志满洲里站中欧班列实现通关3000列。

(数据来源:中新网)

阿拉山口

  • 年度数据:据阿拉山口海关统计,截至12月7日,2018年口岸进出中欧货运班列2388列,同比增长31.72%;货运量123.16万吨,同比增长48.78%。其中,出口班列1466列,进口班列922列。
  • 累计数据:阿拉山口海关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已累计达到7123列,从这里开行的中欧班列占全国的7成左右。

(数据来源:新华社、新疆卫视、《博尔塔拉报》)

(注:三大口岸统计数据范围为2018年1至11月)

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表:

我们能做出两个判断:

1. 霍尔果斯口岸自2017年后,出现了爆炸性增长。未来增长可期,可能分摊阿拉山口更多的压力。

2. 阿拉山口作为中欧班列重要出入境口岸,在经历快速发展后,2018年已经出现明显缓和。众多班列过于集中在这一口岸,基础设施容量是否接近上限?未来投资是否能改善这一情况?

3主要中欧班列平台公司

成都

  • 2018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1587列。
  • 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2018年12月13日表示,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近3000列。
  • 境外站点数拓展至24个,国内「蓉欧+」互联互通直达班列覆盖沿海、沿边城市14个。
  • 2018年新增了至维也纳、杜伊斯堡、布达佩斯、不来梅哈芬、汉堡直达班列,并组织了汉堡经里加到成都的国际海铁联运通道。

(数据来源:蓉欧、中新网)

重庆

  • 2018年中欧班列(重庆)开行1442列,其中去程714列,回程728列。
  • 自2011年1月28日开通以来至今,中欧班列(重庆)已累计开行2630班(截至2018年11月),共运输货物超过16万标箱,货值已超过200亿美元,进出口总值已占全国所有中欧班列的35%。
  • 中欧班列(重庆)首次成功完成邮件进口测试,开启国际铁路运输邮包的大门。
  • 2018年,中欧班列(重庆)新增重庆至越南、重庆至汉堡、重庆至伊朗、重庆至明斯克、重庆至曼海姆运行线路。

(数据来源:新华社、重庆广电、《重庆晨报》)

西安

  • 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235列。是2017年的6.37倍(2017年全年开行194列),共运送货物120.2万吨,是2017年全年的5.18倍(2017年全年运送货物23.2万吨)。其中中亚方向去程开行518列、回程开行77列,中欧方向去程开行227列、回程开行413列。
  • 2018年新开行了西安至白俄罗斯、西安至伊朗/阿富汗、西安至比利时根特、西安至义大利米兰、西安至拉脱维亚里加等五条线路。

(数据来源:西安港务区管委会、《陕西日报》、《西安日报》)

郑州

  • 截至2018年12月6日,自2013年7月首班开行以来,总累计开行1689班。其中961班去程,728班回程。
  •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18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752班。累计货值超过32.3亿美元,货重34.68万吨。
  • 新增郑州至塔什干、郑州至比利时列日、郑州至越南河内等线路。
  • 获批成为「进口肉类口岸」、「全国邮政第四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粮食口岸」,在内陆地区口岸城市中功能性丰富。

(数据来源: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陆港、新华社)

武汉

  • 中欧班列(武汉)自2012年10月开通以来,截至2018年11月底总共发运班列1200列,运送量超过10万标准集装箱,其中去程574列,回程626列。
  • 2018年中欧班列(武汉)发运417列,同比增长10.6%。其中,去程发运172列,同比增长6.8%,回程发运245列,同比增长13.4%。班列实载率达96.37%。
  • 2018年新增线路6条,如武汉至里加专列。积极探索粤港汉、宜汉欧、襄汉欧班列。

(数据来源:汉欧、新华社)

义乌

  • 截至2018年12月12日,2018年义乌中欧班列已开行300列,发运23532个标箱,同比增长74.9%,增长势头强劲。其中去程班列242列,同比增长96.6%;回程班列58列,同比增长7.1%。
  • 截至2018年12月7日,义乌开行的中欧班列已往返运行604列,发运4.87万个标箱。其中去程班列发运476列4.1万个标箱,回程班列发运128列7724个标箱。
  • 义乌已开通至马德里、伦敦、布拉格、俄罗斯、里加、中亚等9个方向的中欧班列,实现去程每周3-4列、回程每周1列的常态化发展,海关累计监管中欧班列集装箱5.05万标箱。此外,义乌是全国第二个开展中欧班列运邮的城市。

(数据来源:上海铁路局金华货运中心、《浙江日报》)

长沙

  • 2018年湘欧快线发运163列。
  • 从2014年10月到2018年12月底,湘欧快线累计发运494列,发运进出口货物40406标箱,吨位69.59万吨,总货值19.86亿美元。
  • 2014年10月首发,2015年9月转入常态运营。先后开通至杜伊斯堡、塔什干、莫斯科、汉堡、华沙等欧亚城市线路11条(9去2回),其中布达佩斯、德黑兰、明斯克、蒂尔堡等多条线路为湘欧首开,直接途经国家15个,物流服务实际覆盖国家30个。

(数据来源:湘欧)

合肥

  • 2018年开行182列,其中中欧去程100列,中欧回程41列,中亚回程41列。
  • 累计开行中欧班列273列、26070个标箱,其中亚洲方向开行108列,累计10270只标箱;欧洲方向开行165列,累计15800只标箱。

(数据来源:合肥国际内陆港有限公司、中新网)

长春

  • 中欧班列(长满欧)2016年12月底进入常态化运营,承运量在经由满洲里口岸进出境的40条中欧班列总承运量的24%。
  • 在欧洲境内连接10个国家30个铁路站点,在俄罗斯境内覆盖80余个站点。

(数据来源:长春国际陆港)

苏州

  • 苏满欧、苏新欧自2013年9月30日第一次正式发车,2018年1月至11月共发运进出口班列145列,其中,回程班列40列,同比增长33%。

(数据来源:苏州市政府办公室、浙江物流网)

厦门

  • 截至2018年10月底,中欧班列(厦门)累计发运384列,获知超10亿美元。

(数据来源:厦门自贸委、新华社、《厦门晚报》)

最后做个简单的猜想:

2019年班列开行数量会是多少?

总结:

  • 探索新丝路对中欧班列的运营数量做了盘点。中欧班列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中欧班列作为全球供应链变革的一个选项,其服务、时效和可靠性同样非常重要。
  • 从追求数量的中欧班列到追求质量的中欧班列,回程货源的开发将是决定中欧班列能否最终摆脱补贴的决定性因素。2020年预计补贴机制退出,拭目以待。
  • 众多平台公司广泛布局海外,欧洲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属于中欧班列早期红利的绝对获益者,迫切垄断这种红利,他们早已不再孤军作战。中国的平台公司也不会例外。
  • 分散的各中欧班列平台公司独自对外,失去了中欧班列规模经济的优势和对外谈判的议价能力,并且服务、时效的改善依然高度依赖境外段承运人,中欧班列未来的发展也将取决于我们各平台公司能否共进退。我们期待新的改变。

——END——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