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佳的额头脂肪移植导致不均匀分布与不良的曲线

 

把自体脂肪放在额头不算是个坏主意,
但如何放得漂漂亮又安全可是有诀窍的。
  
平时自体脂肪移植,不论脂肪的来源为何,
都应该把它放生在合适生长的地方,
而脂肪存活在皮下脂肪层,就是最理所当然,自然不过的事吗。
然而额头这位置的先天脂肪就不多,只在皮肤下方薄薄分布ㄧ层,
如果要把取得的脂肪均匀又薄薄地只分布在这层组织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更何况,移植过来的外地脂肪细胞需要原有组织供应血流养份,
如果原有的脂肪层就不厚,能提供的空间来供应养活的脂肪细胞数量就有限,
试想,如果原本脂肪的厚度是1毫米,
那能供养的新移民能有1毫米厚就不错了,
而1毫米的增减又能塑什么形呢? 

所以在脂肪移植界有所谓的肌肉内移植,
肌肉的血液供应充足,脂肪细胞在里面存活率也高,
然而,这额头部位的肌肉层也不厚,有些部位的额头甚至没有肌肉分布,
所以大部分额头移植的案例也很难选择性地只注射前额肌。 

由于额头这区域的结构特殊,头骨弯弯曲曲,
填脂棒比较硬,要顺应骨头的弧度不易,从皮肤以下到骨头以上的空间又有限,
所以几乎这区的移植都是混合填在皮下、肌肉和骨膜上方的空间,
即便如此,增加了可容纳范围,单次脂肪的可存活量仍然有限,
空间有限下,过度填充并不会增加脂肪存活的机会,
同时填充脂肪在不同的组织界面,均匀分布无界线也是技术上的考验。 

额头这区有许多重要的血管分布,
连接了内颈动脉与外颈动脉的循环,
大概不少人听过注射导致眼瞎中风的可怕传言,
原因就是因为在注射时,将尖针或钝针扎进内颈动脉而不自知,
然后暴力推针将填充物逆流推向死亡方向。 

很多医师和民众其实都知道血管内注射的危险而决定将坚贞注射改为钝针,
但是钝针并不就是安全的保证,
如果真把这些失明中风的案例追溯一下,脂肪移植所占的比例最高,
然而脂肪移植从来就不是用尖针填的。
所以以脂肪移植已经比较粗的钝针,还是有机会把血管给戳破,
然后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让我告诉你为什么大家都相信钝针安全,却还有钝针意外?
为什么脂肪丰额的常看到不均匀的案例或很呆的曲线?
因为脂肪注射的动作与填充物的注射不同,
粗的钝针要突破组织阻力更需费劲,
为了要均匀、放得更微细,在组织中剥离的往复动作就要更多,
而传统一边前进剥离组织,一边填充的行为,
除了难以精准,更可能在更费劲的前进过程,造成更剧烈的组织破坏,
这破坏也可能包括血管。

脂肪存活后就开始生长,
组织剥离所导致的组织肿胀与真正的脂肪放置所产生的共同曲线,
若不是有经验而动作迅速的医师,
很可能放得十分不均匀,但初期外观上也看不出来。

然后暴力的粗钝针推进可能十分疼痛,
但戳到血管也很疼痛,两种疼痛对没有经验的医师难以区分。
如果因为这疼痛索性让病人接受全身麻醉,
麻醉后什么都不痛了,连扎进血管也不会痛的,
然后危险就发生了。

什么是比较安全的治疗?选择合适的产品,对的技术,
然后就是经验、对的剂量,和永远观察知道病患的状况。

 

                                                      注射的材质选择要依据实际的问题和填充部位的特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