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赞年会公开宣布996工作制,引起了部分员工的不满,也惹得广大吃瓜群众的犀利吐槽:「压榨」「没人性」「违反劳动法」...

在这样一片声讨中,顶级社畜咨询顾问笑而不语。996算啥,和咨询顾问的工作强度比真的是弱、爆、了!

咨询正常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9点多到凌晨1、2点,周末加班是常事。项目如果在外地,周日下午就要飞走,下周五半夜才能到家。在家昏睡一天后,又要赶下一个出差目的地了。

如果说大部分社畜还只是抱怨工作和生活失衡的话,那咨询顾问完全就是在工作中讨生活了。

但是你常常听到有很多人抱怨996,却很少听到咨询顾问抱怨247 (每天24小时工作,一周工作7天)。

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是加班,大部分职场青年选择了抱怨,而咨询顾问却能保持佛系,甚至兴致勃勃呢?

(别说是工资高,因为如果把薪水和工作时间换算成时薪,咨询顾问的工作性价比实在高不到哪儿去)

FasTrak 利用NLP(神经语言程序学)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

NLP理解层次表示,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可以分成6个不同的层次,而这个层次是有高低之分的:

自下而上的思考是被动的、无效的人生规划,相反,自上而下才是主动的、有效的人生规划。

比如,很多职场青年在面对问题时,都是从最底层的环境因素自下而上开始思考。

比如找工作时怀抱的目的很单纯 - 随便找一份工作先干著,干一天是一天,适不适合都无所谓,不喜欢就换工作。

他们不会去想工作给他们自身成长带来的价值,只是每天重复简单或者机械的工作,计较短期的回报。

只专注于眼前的利益,以至于任何一点环境的变动(加班、出差、人际矛盾)都会让这些青年的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让他们无法停止抱怨:「加班好烦啊」、「领导是个傻逼」

而咨询顾问则相反,他们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从较高的纬度自上而下进行的。

  • 比如能力层次 :「如何让自己更有价值」、「如何高效地进步?」
  • 比如信念/价值观/规条层次: 「什么才是更值得做的」

给自己设定了长远的成长目标之后,环境的影响就对他们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那么,咨询到底给咨询顾问带来了哪些成长呢?FasTrak现在就来谈一谈 -

陡峭的能力增长曲线

「我就是看中咨询的高强度才喜欢这份工作的,去其他的行业成长太慢了。」有一位咨询顾问在谈到咨询的工作强度时曾说道。

有人曾讲,在咨询行业干1年相当于在普通企业干3、4年,咨询顾问是一种压缩式的成长。

咨询顾问做一个项目一般是2、3个月左右。每服务一个客户,往往都要求快速把握行业和企业的方方面面。

同时还要找出客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说服一群对企业本身比你熟悉得多,经验比你丰富的人接受你的方案。

所以,每个咨询顾问都需要逼自己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

正是如此高强的压力,使咨询顾问得以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 硬性能力:目标导向、大局观、结构化思维、高效的执行能力、行业/数据分析能力、各种方法论等。
  • 软性能力:沟通能力、人脉、领导力等。

如果你对比其他职业和咨询顾问的职业发展曲线时会发现:

其他职业的上升曲线是相对比较平缓的,但是一旦进入咨询以后,你就能拥有一条指数型变化的曲线。

因为咨询顾问作为战略型人才,在工作中通常需要用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整个行业/企业,而这种对行业的全局观正是企业最为稀缺的。

因为,这一般是公司高层才关注(或者说有资格关注到)的问题。

而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工作了30年却还不是公司高层。他们只能看到眼前职能方面的问题,没办法站在更高维度的角度思考问题、创造价值,职业路径也因此受限。

而咨询顾问因为在咨询工作中积累的思考问题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会接触更高层次的问题,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中高层管理者的角度,起步就会高出其他员工。

麦肯锡有一本书叫《超越曲棍球杆的战略》,其中讲到战略增长就和曲棍球杆的曲线一样,前面的增长看似平缓,甚至没有增长。

但到了某一点上面,就能实现一个指数型的发展。

其实这个和每个人的职业发展类似,当你能抓到这样一个发展的契机,那你有机会实现指数型的增长。

职业选择增多

咨询的职业路径不外乎两种:

  • 第一种:从初级顾问到合伙人,在咨询内部慢慢晋升。
  • 第二种:把咨询当作跳板,累积了足够的能力和水平后就跳槽。

事实上,在这两种职业路径中,真正一直做咨询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都在咨询工作两三年后,跳槽到了其他的行业。

这里体现了做咨询的一个很大的优势 -

那就是咨询顾问离职后的职业选择非常宽阔,他们从咨询毕业后基本上什么都能做。

FasTrak在这里列举几种咨询顾问离职后最常见的出路:

  • 去甲方:当咨询顾问喜欢做某特定领域的工作,也并不想要朝9晚12的生活时,可以考虑进入甲方的公司。咨询顾问在做项目的时候会和顶尖公司的高管打交道,有很多机会得到企业的赏识,作为战略人才进入甲方企业后也一般能进入中高层的位置
  • 投资:有很多咨询顾问跳槽去了PE做投资,因为进入这些公司可以很好地利用咨询技能,而且PE提供了更好的薪酬、更高的声望和参与投资的机会。
  • 创业:对于那些富有创业精神的咨询顾问来说,创业是一条风险和魅力并存的职业发展路径。咨询顾问选择创业一般是已经有了一个很棒的商业点子,当咨询顾问想要一条更加稳当的创业路径时,也可以选择加入一家创业公司,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运用自己的专和知识帮助公司实现增长目标。
  • 学术深造:这是一毕业就从事咨询的人常走的职业路径。学术深造也有三种方向,第一种,念完MBA后重返咨询以此升职;第二种,攻读理想专业的MBA来便于转行(比如从咨询顾问到MBA再到律师);第三种重返校园专心做科研,比如回到顶尖名校带博士等

便于转行对一个人有多重要呢?

要知道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大概有20-30年,在这么长的职业路径中,想要预测未来的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每个人的想法都会在变化,没有人敢断定20年后会怎么想。)

假如你暂时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暂不明确,想锻炼能力的同时多接触其他行业,那做咨询是一段很理想的过渡期。

和全世界打交道

咨询顾问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男士穿著高定西服、女士背著LV包包,出入星级豪华酒店,和各大顶级公司的高管握手言谈。

没错,这是咨询顾问的生活,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身经百战的咨询顾问早就习惯了在「高大上」和「接地气」之间切换自如。

BCG一位「项目经理」曾经分享过她初次独自做实地调查的场景 -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跟客户的销售代表们在北京大小胡同内穿梭巡店一整天,在沈阳的大雪天里徒步拜访调查完数间店之后,只身一人跟客户喝上几杯白酒。」

而出差比较频繁的咨询顾问,已经习惯了在机场狂奔,更习惯了在酒店醒来的第一秒先回想:「我是谁?我在哪儿?」

毕竟他可能今天中午还在成都的馆子里吃火锅,晚上已经去了南京啃鸭子。

不止能把足迹踏遍国内,咨询还是一份有机会和「全世界」打交道的职业。

从北欧小镇到非洲大草原,从数百亿资产的企业家到没有饭吃的难民,咨询顾问都有机会接触。

这种在奔波中来,到奔波中去的人生,不会觉得疲惫吗?是很疲惫。但这种丰富的人生阅历,对每个人都是难得的隐藏财富。

咨询的工作不仅使年轻的顾问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升,更让他们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选择做咨询的理由有很多,但这三点是很多咨询顾问能扛著高压继续奋斗的最重要的因素。

  • 陡峭的能力增长曲线
  • 转行后多种职业选择
  • 丰富的人生阅历

甚至对于那些无法进入咨询的职场青年青年也是这样。工作很苦,换一份就不苦了吗?

请停止抱怨,不要被环境影响思考和判断,多去从更高的纬度思考:

这份工作能让我成长吗?未来会带我去到哪里?我的人生规划是什么样的?

带著在工作中成长的目的,即使再苦,你也能在工作中甘之如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