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單大擺「火牛陣」是戰國後期一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爭故事。

燕昭王為了滅亡齊國,聯合趙、魏、韓、楚等國共周攻打齊國。昭王派樂毅為將,帶兵長驅直入,很快攻佔了齊國的國都臨淄。齊湣王被迫退走至莒,樂毅相繼攻佔齊國的大片領土,齊國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個地方,齊國已到千鈞一髮之際了。

這時,田單被推舉擔任保衛齊國的重任。戰爭前,田單在臨泡作過小官,並不出名。燕軍攻佔臨淄時,田單改造了車子結構,在撤退時損失很小,全家逃到即墨城。他參加了即墨的防守工作。即墨守城長官戰死,大家認為他有才能,推舉他出來指揮戰爭。保衛即墨,保衛齊國!

田單作了將領,加強了城防的守備。同時,又派人去燕國偵探敵方的情況。他聽說燕昭王死了,由兒子惠王繼位。惠王和樂毅有矛盾,相互很不信任。田單認為有了可乘之機,於是他便派間諜到燕國去,散佈謠言說齊王已經死了,齊國只有兩個城未攻下。樂毅現在以伐齊為名,其實想和南方的諸侯國聯盟而在齊國稱王,所以遲遲不攻下這兩個城,留在齊國,以等待時機。齊國人倒不伯樂毅,只怕燕國派別的將領來,即墨城就要遭殃了。」燕惠王聽了信以為真,果然派騎劫去代替樂毅作將領。樂毅多謀善戰,士卒聽說他被去職,都憤憤不平。對燕軍很為不利。

田單有意利用「神」來號召,他利用城中人祭祀先祖時飛鳥都飛下來取食,散佈說這是神來教導他。又命令城中人說:「我的隊伍裏有神師。」於是他讓一個機靈的士卒假裝是「神師」,以後每逢下令,總是說出於天神的命令。這對鼓舞齊軍的士氣起了很大的作用,燕軍以為齊國得到「天神」的保佑,感到驚奇,十分害怕。

田單乘機說:我們別的不怕,只怕燕軍俘虜了我們的士卒割去他們的鼻子,把他們放在隊伍的前面,來和我們作戰。即墨人看了害怕,即墨就再也不能守了。」騎劫是—個昏庸的將領,聽了這樣的話,以為這樣能夠打下即墨,就樣去做。結果激怒了即墨人,見到被俘的齊軍都被割去了鼻子,十分憤慨,更加決心堅守。

於是田單又散佈說,我們別的不怕,就擔心燕軍挖我們祖先的墳墓,毀壞我們祖先的屍骨,那即墨城裡的人會很寒心,很悲慟,無心守城。」騎劫聽到後,又上當受騙,果然下令燕軍盡挖齊人的祖墳,燒毀齊人祖先的屍骨。即墨人從城上看見這種情景,都十分悲慟,號啕大哭,紛紛要求出城決一死戰。

田單看到士氣這樣髙漲,知道可以動員出戰。他把自己的妻妾和親人都編入隊伍之中,把自己的糧餉分給部下。命令精壯的士兵埋伏起來,故意用老弱婦女在城上防守。他派使者出城假意投降,騎劫深信不疑,燕軍以為齊軍真正投降,都高呼「萬歲」。燕軍解除了戰備思想。田單又以重金作為禮物,送給燕軍將領,說:「即墨很快就要投降了,希望能夠保全即墨人的家小。」燕軍將領個個歡喜,滿口答應。燕軍完全放鬆戰鬥準備,盲目樂觀,等待接受田單的投降。

田單用各種辦法麻痹了敵軍,自己卻積極作戰鬥的準備,謀劃用「火牛陣」徹底打敗騎劫。他徵集了一千多頭牛,牛身上穿上五彩龍文的紅綢衣服,兩隻角上綁上鋒利的快刀,尾巴紮上寖透油的蘆葦;同時在城牆根挖了幾十個洞口,把牛埋伏在裡面。他又挑選了五千名壯士,全副武裝跟在牛的後面。一切都準備妥當了,這天夜晚,田單下令全面出擊。牛尾巴上的蘆葦燒著了,一千多條被火燒著尾巴的牛拚命的怒吼著向前飛奔,直衝燕軍兵營。燕軍十分驚慌,這時一片火光,燕軍看到五彩龍文十分懼怕。五千名緊跟在牛後面的壯士奮勇殺擊,城中使勁猛敲各種銅器,聲震天地,齊軍聲威大振。燕軍慌亂一團,紛紛奪路逃跑,潰不成軍,死傷遍地。燕軍主將騎劫在潰戰中被齊軍殺死。齊軍勢如破竹,乘勝追擊敗逃的燕軍,被佔領的齊國地區的人民紛紛起來響應,配合田單攔擊燕軍。齊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把敵人全部驅逐出國境,收復了失去的國土。


田單是臨淄人,戰國時田齊宗室遠房的親屬,任齊都臨淄的市掾(管理市場的小官)。而齊國被只剩下兩座城池以後,田單就開始行動了,即墨守將戰死,軍民共推田單為將。

田單上任之後軍民同甘共苦,「坐則織蕢(編織草器),立則仗鍤(執鍬勞作)」深得軍民信任。穩定內部以後,田單使用離間計,讓燕王換了燕國主帥樂毅,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首先田單通過全民祭祀引來飛鳥,造成神跡,然後又通過謠言成功讓燕軍隔了齊國俘虜的鼻子,挖了即墨城居民的祖墳,讓即墨城的軍民非常憤慨,緊緊的團結在一起要攻打燕軍,田單看時機已經成熟,就開始了反攻計劃,一戰成名,還讓齊國復國!

田單用的是古代的「坦克部隊」:火牛陣

田單集中千餘頭牛,角縛利刃,尾扎浸油蘆葦,披五彩龍紋外衣,於一個夜間,下令點燃牛尾蘆葦,牛負痛從城腳預挖的數十個信道狂奔燕營,五千精壯勇士緊隨於後,城內軍民擂鼓擊器,吶喊助威。燕軍見火光中無數角上有刀﹑身後冒火的怪物直衝而來,驚惶失措。齊軍勇士乘勢衝殺,城內軍民緊跟助戰,燕軍奪路逃命,互相踐踏,騎劫在混亂中被殺。田單率軍乘勝追擊,齊國民眾也持械助戰,很快將燕軍逐出國境,盡復失地七十餘城,隨後,迎法章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正式即位,是為齊襄王,田單受封安平君。


 一天午夜,田單下令鑿開十幾處城牆,把牛隊趕到城外,在牛尾巴上點上了火。牛尾巴一燒著,一千多頭牛被燒得牛性子發作起來,朝著燕軍兵營方向猛衝過去。齊軍的五千名「敢死

  樂毅出兵半年,接連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最後只剩了莒城(今山東莒縣,莒音jǔ)和即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兩個地方。莒城的齊國大夫立齊王兒子為新王,就是齊襄王。樂毅派兵進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出去抵抗,在戰鬥中受傷死了。

 即墨城裡沒有守將,差點兒亂了起來。這時候,即墨城裡有一個齊王遠房親戚,叫做田單,是帶過兵的。大家就公推他做將軍,帶領大家守城。

  田單跟兵士們同甘共苦,還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家屬都編在隊伍裏,抵抗燕兵。即墨人都很欽佩他,守城的士氣旺盛起來了。

  樂毅把莒城和即墨圍困了三年,沒有攻下來。燕國有人妒忌樂毅,在燕昭王面前說:樂毅能在半年之內打下七十多座城,為什麼費了三年還攻不下這兩座城呢?並不是他沒有這個能耐,而是想收服齊國人的心,等齊國人歸順了他,他自己當齊王。

  燕昭王非常信任樂毅。他說:「樂毅的功勞大得沒法說,就是他真的做了齊王,也是完全應該的。你們怎麼能說他的壞話!」

  燕昭王還真的打發使者到臨淄去見樂毅,封樂毅為齊王。

  樂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寧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

  這樣一來,樂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又過了兩年,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田單一聽到這個消息,認為是個好機會,暗中派人到燕國去散佈流言,說樂毅本來早就當上齊王了。為了討先王(指燕昭王)的好,才沒接受稱號。如今新王即位,樂毅就要留在齊國做王了。要是燕國另派一個大將來,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

  燕惠王本來跟樂毅有疙瘩,聽了這個謠言,就決定派大將騎劫到齊國去代替樂毅。樂毅本來是趙國人,就回到趙國去了。

  騎劫當了大將,接管了樂毅的軍隊。燕軍的將士都不服氣,可大夥兒敢怒而不敢言。

  騎劫下令圍攻即墨,圍了好幾層。可是城裡的田單,早已把決戰的步驟準備好了,

隔了不多天,燕國兵將聽到附近老百姓在談論。有的說:「以前樂將軍太好了,抓了俘虜還好好對待,城裡人當然用不到怕。要是燕國人把俘虜的鼻子都削去,齊國人還敢打仗嗎?」

  有的說:「我的祖宗的墳都在城外,要是燕國軍隊真的創起墳來,可怎麼辦呢?」

  這些議論傳到騎劫耳朵裏。騎劫就真的把齊國俘虜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齊國城外的墳都刨了。

  即墨城裡的人聽說燕國的軍隊這樣虐待俘虜,全都氣憤極了。他們還在城頭上瞧見燕國的兵士刨他們的祖墳,恨得咬牙切齒,紛紛向田單請求,要跟燕國人拼個死活。

  田單還打發幾個人裝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給騎劫送去金銀財寶,說:「城裡的糧食已經完了,不出幾天就要投降。貴國大軍進城的時候,請將軍保全我們的家小。」

  騎劫高興地接受了財物,滿口答應。

  這樣一來,燕軍凈等著即墨人投降,認為用不到再打仗了。

  田單挑選了一千多頭牛,把它們打扮起來。牛身上披著一塊被子,上面畫著大紅大綠、希奇古怪的花樣。牛角上捆著兩把尖刀,尾巴上系著一捆浸透了油的葦束。

  一天午夜,田單下令鑿開十幾處城牆,把牛隊趕到城外,在牛尾巴上點上了火。牛尾巴一燒著,一千多頭牛被燒得牛性子發作起來,朝著燕軍兵營方向猛衝過去。齊軍的五千名「敢死隊」拿著大刀長矛,緊跟著牛隊,衝殺上去。

  城裡,無數的老百姓都一起來到城頭,拿著銅壺、銅盆,狠命地敲打起來。

  一時間,一陣震天動地的吶喊聲夾雜著鼓聲、銅器聲,驚醒了燕國人的睡夢。大夥兒睡眼朦朧,只見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腦袋上長著刀的怪獸,已經衝過來了。許多士兵嚇得腿都軟了,哪兒還想抵抗呢?

  別說那一千多頭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隊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國軍隊自己亂竄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計其數。

  燕將騎劫坐著戰車,想殺出一條活路,哪兒沖得出去,結果被齊兵圍住,丟了性命。

  齊軍乘勝反攻。整個齊國都轟動起來了,那些被燕國佔領地方的將士百姓,都紛紛起兵,殺了燕國的守將,迎接田單。田單的軍隊打到哪兒,哪兒的百姓羣起響應。不到幾個月工夫就收復了被燕國和秦、趙、韓、魏四國佔領的七十多座城。

  田軍把齊襄王從莒城迎回臨淄,齊國才從幾乎亡國的境地中恢復過來。


欲說火牛陣,必說齊國史。齊國師祖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至姜姓齊王傳至十六代,田姓齊王便替代姜姓齊王,田單也是貴族,不過當時只是一個市場管理員,只是個小官而已。燕昭王二十八年,昭王命樂毅為統帥,並聯合趙秦韓魏四國兵力,共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向齊國殺來。齊湣王是個昏君,終日聲色犬馬,荒廢國度,這才招來大禍,聽說燕兵殺來,慌忙調集軍隊迎戰。燕齊兩軍在今天的山東德州地界上擺開了戰場。結果五國聯軍旗開得勝,齊國大敗。湣王連逃衛國鄒國魯國,沒人敢留,遂後到莒國避難,結果被楚將淖齒殺死。那田單帶家族眾人也逃難至即墨(今山東平度一帶),為保家人,聯合多方力量抗燕。那樂毅自德州大敗齊軍之後,統領五國聯軍,勢如破竹,數月之內,連克齊國七十餘城。某日,聯軍殺到即墨城外,便組織兵馬攻城,卻不料遭遇到頑強抵抗,死傷慘重,樂毅看看一時拿不下此城,便將即墨團團圍住,再想計策。那田單雖然組織兵馬擊退燕軍,可燕軍圍城,必須想法徹底打敗燕軍纔行。某日,見一黃牛抵傷牧童,遂有了破燕之計。於是田單命眾人蒐集全城所有耕牛(其時田單被.眾人推為統帥),約有五幹頭,圍在一起,不餵牛草料和水,及至七日,命兵卒扎草人,扮作燕軍 打扮,腹內置草料及水。打開牛欄,餓瘋了的耕牛以角抵人,卻不料草人肚破,露出草料,耕牛盡食之。如此反覆訓練,那耕牛早已養成習慣,見到燕軍便以角抵之。再說田單連施離間計,使燕惠王撤掉樂毅的兵權(其時燕昭王已死)。見時機已到,田單命人放出五幹頭餓瘋了的耕牛,並且在牛角上幫好了尖刀,在牛尾上幫上浸滿了桐油的棉花,並全部點燃,那五幹頭餓瘋了的耕牛如同五幹個凶神惡煞,在燕軍中橫衝直撞,不知多少燕軍被瘋牛開膛破肚,那瘋牛抵開一個燕軍肚皮,露出的不是草料卻是腸胃,牛不喫肉,光想喫草料,隨即抵開一個個人肚,直嚇的燕軍哭爹喊娘,狼狽逃竄,田單早就備好戰車,糧草,見此情景,揮軍從城內殺出,風捲殘雲般收拾五國聯軍,並一路向西,不到二十天,便收復齊國全境,並從莒國迎回公子小白為君(齊桓公),齊國從此又走上了富庶的道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