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歐菲光發佈公告稱,公司與南昌高新投資集團簽署協議,後者將對歐菲光子公司進行投資,股權投資總額不超30億元。


此前,4月26日,歐菲光披露年報,業績大“變臉”,全年淨利潤由快報中18.39億變爲虧損5.19億,其股價隨後一字跌停。


白馬失蹄,絕非一朝一夕,歐菲光上演業績大暴雷,是昔日“白馬股”泡沫掩蓋的重重風險的集中爆發。


不負責任的高光業績預報是建立在現金流不堪重負、股東質押危機背景下的,年報暴雷看似無奈卻似乎意有所圖。踩坑“金立”、“樂視”僅僅是其23億大雷的必要組成,鉅額存貨減值的實質,顯示出投資依賴與畸形成長的模式,在智能手機市場趨於飽和下難以爲繼的窘境。


緊急的停牌與國資籌劃進場,歐菲光的反應可謂及時,然而國資馳援絕不是萬能的良藥。失落的白馬股,失落的不止是業績。

 

迷信善變的“歐菲光”大暴雷


3月27日,“歐菲科技”證券簡稱重新變更爲“歐菲光”,然而迷信的歐菲光善變不僅是名稱。


事實上,歐菲光的業績向來“善變”。據統計,2011年年初至今,該公司已經發布近十次業績修正預告。


4月26日,昔日“白馬股”歐菲光披露年報,成爲A股暴雷大軍的一員。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歐菲光實現營業總收入430億元,同比增長27.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63.10%。


而1月31日,歐菲光年度業績快報,預計報告期營業收入爲43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4億元,同比增長123.64%。快報披露後,股價扶搖直上,最高漲幅達到六成。1月31日至年報披露前,歐菲光股價累計漲幅仍有41.72%。


歐菲光解釋稱,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爲與存貨相關的跌價準備計提和成本結轉合計24.4億元,以及計提壞賬準備7510萬元。


對此,深交所並不買賬,迅速下發關注函,要求說明存貨減值和結算差異原因,並質疑其是否利用一次性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進行財務大洗澡。


那麼,歐菲光是否存在財務大洗澡呢?業績暴雷是否不可避免呢?


此次暴雷事件背後,存在兩種可能,其一就是財務大洗澡。伴隨着連續的營收高速增長,歐菲光的存貨與應收賬款、債務風險高企,在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緩慢的情況下,其經營模式與產品結構面臨轉型下,趁市場大規模減值暴雷潮,擺脫沉重負擔的緊迫性愈發強烈。


上海一傢俬募基金總經理指出,存貨與應收賬款的資產減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做迴轉的。這兩項資產減值科目成了很多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的主要方向,歐菲光此次鉅額計提的動機值得懷疑。


其二,則是存貨減值的問題。歐菲光年報指出,公司在業績預告日未能充分識別存貨存在減值的跡象,在估計存貨可變現淨值時出現嚴重偏差,未能足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上市公司甩鍋於財務偏差的真實性,不去深究,不過內部制度缺失,財務失責與更換會計事務所的質疑是沒跑的。然而隱患不僅於此。


“歐菲光最坑的是沒有提前預告就反轉,對金立和樂視的壞賬其實不是關鍵問題,問題在於存貨”,一位不具名私募人士表示。


此次集體資產減值明細顯示,存貨與應收賬款影響最大,計提金額分別爲15.59億元和1.88億元,合計超過計提總額的95%。


歷年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歐非光的應收款項與存貨餘額總計分別爲122.7億,151.86億元和168.63億元,佔公司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爲52.36%、49.24%和44.42%,其資金回籠與收益的脆弱性可見一斑。一旦其存貨與款項惡化,其對於公司利潤表現與現金流影響巨大。


應收賬款壞賬計提主要爲樂視和金立,合計約爲1.88億,大頭是存貨。2017年存貨期末價值爲76.8億,同比增幅爲70.25%,而對2018年存貨還原處理後爲89.4億,增幅高達36.18%。


查閱歐菲光存貨跌價項目,其中原材料與庫存商品跌價準備分別爲7億、8.54億。


與此同時,歐菲光的營業收入相對較慢。2017年至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337.91億元、430.43億元,而其對應的增速分別爲26.34%、27.38%。年報顯示,2018年歐菲光存貨週轉率由此前4.78次下降爲4.54次。


存貨背後的問題值得深思。高企的存貨、應收賬款減值背後,如果是定製化產品需求的減少,則歐菲光面臨技術革新與產品結構的重大調整的壓力,其過往高速增長的經營模式急需重塑。

 

流動性危機爲暴雷主因


2015年以來,隨着下游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歐菲光的盈利能力放緩,長期積累的高負債、高費用、客戶集中的脆弱性使其依賴高投資與併購驅動增長的模式面臨兩難。


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疲軟,產業競爭加劇。根據IDC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爲14億部,同比下降4.1%,中國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爲3.98億部,同比下降10.5%。而歐菲光客戶集中度過高的問題非常突出,其2018年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高達81.93%,相比上一年同期的70.40%客戶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與大客戶相比,產業依賴度高的歐菲光,其議價權薄弱,資金迴流依賴於大客戶的流動性。


同時,爲了維持高額的投資,公司新增各種形式的借款,嚴重增加了資金負擔。2018年,公司財務費用高達9.82億元,同比增加130.09%,主要爲利息增加。


最近3年,歐菲光的投資活動現金流淨流出不斷加大,經營性現金流逐年降低。高度依賴對外籌資補血,導致2017年起其資產負債率突破70%,2018年更是達到77.08%。


截止2018年10月31日,歐菲光借款餘額爲156.87億,當年新增借款爲60.76億,新增借款佔淨資產比例超過60%,均爲銀行貸款,用於補充日常經營與流動性需要。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從53.3億進一步增加至71.11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和其他流動負債分別爲20.1億、9.99億,總計超過101億借款待支付。


而目前,歐菲光的貨幣資金僅有15.54億,其中3.02億受限。2015年以來,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平均僅爲5.92億。而截止2019年3月31日,其經營現金淨額爲1.09億。


2018年年報顯示,歐菲光速動比率爲0.5,利息保障倍數從2017年的4.05降低至0.1,短期債務風險加劇。


歐菲光的債務危機與脆弱的現金流也體現在其面臨嚴峻的股份質押風險,這也是其炒作拉昇股價的直接動機。


控股股東頻繁高質押,一度引發監管層警示。2019年1月23日,深交所對歐菲管出具問詢函,指出其第二大股東裕高公司2019年頻繁高比例質押股份,質押股份佔其所持股份比例已超過80%,相關質押的股份是否存在平倉風險。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歐菲光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質押股份總計爲67074.07萬股,佔總股本爲24.72%,佔其所持股份高達78.78%。其中裕高公司質押股份佔其持有股份比例高達83.75%。



同時,質押風險顯示,歐菲光控股股東質押以來累計最大跌幅爲44.26%,達到預警線與平倉線筆數合計爲8筆。按照最新股價12.07,估算平倉股票佔總股本已超過1.58%。參照近期市場環境與暴雷情況,如果按照2個跌停板9.7附近收盤測算,平倉股份比例將達到6%左右,意味着歐菲光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損失將超過20%,這無疑是不能承受的風險。這也可以解釋暴雷後的週末迅速籌備國資接盤的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資金喫緊的歐菲光一度進行“跟風炒作”式股份回購。2018年10月30日發佈回購報告書,以5,000 萬—20 億,對應總股本的0.10%—4.10%回購。然而,3月13日公告顯示,從2018年11月5日首次回購後,僅3個交易日回購股份,2019年以來再未進行回購。最終以不到5001萬緊扣下限,草草結束回購。


根據深交所1月11日發佈的《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十四條,上市公司應當合理安排回購規模和回購資金,並在回購股份方案中明確擬回購股份數量或者資金總額的上下限,且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1倍。很明顯,其回購操作存在一定違規,且從回購進展與金額來看,明顯缺乏誠意,炒作股價與資金短缺體現尤爲明顯。

 

國資進場馳援


歐菲光業績大暴雷,股價跌停後,股權質押危機加劇。“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停牌籌劃國資馳援戲碼緊急上演。


4月29日盤前,歐菲以籌劃控制權變更爲由,申請臨時停牌。11:46分再發公告稱,收到公司控股股東歐菲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裕高(中國)的通知,後者目前正在籌劃股權轉讓事項,擬引入國有背景戰略投資者,向其轉讓公司股權比例不低於公司總股本的18%,事項將涉及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等事宜。


29日晚間,歐菲光稱,與南昌高新投資集團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南昌高新投將指定下屬公司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對公司在南昌區域內註冊的子公司進行投資,股權投資總額不超過30 億。南昌高新投具體投資入股標的及股權比例雙方另行協商,公司將保留入股標的控股股東地位。


天眼查顯示,南昌高新投成立於2016年12月,註冊資本20億元,是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旗下全資子公司,已對外投資18家公司。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地方國資接受股權轉讓,是基於自身佈局或產業發展考慮,馳援上市公司,緩解其流動性或股權質押問題。


此前,作爲名噪一時的白馬股,歐菲光已經獲得國資紓困。


2018年12月29日,歐菲光與招商平安資管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意在緩解其資金狀況,進一步增強抗風險能力和業務拓展能力。


截止目前,並未有新的進展傳出。同時,歐菲光涉嫌信披違規,業績大暴雷事件使大批投資者遭坑殺,對於自身形象與後續資本運作造成惡劣的影響。


Wind數據顯示,截止一季報,陸港通資金、中央匯金、中郵核心成長、中歐時代先鋒、東方紅睿豐等位居歐菲光前十大流通股,中歐基金持股達到2432萬股,損失超3000萬元。


4月26日以來,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中小投資者問題超過40條。有投資者質疑前期的紓困資金是否使用到位,是否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此次暴雷後,歐菲光產品供貨是否會受到影響?截止目前歐菲光方面並未回覆。



4月28日,東莞證券將歐菲光由推薦下調至迴避評級。研報指出,歐菲光是國內消費電子光學領域領先企業,但公司本身也存在存貨跌價、部分應收款項無法收回和資產負債率偏高等風險因素,因此下調評級至“迴避”。同時,由於資產減值損失可能對公司後續經營業績產生影響,因此暫不進行盈利預測。


國資進場流動性馳援,絕對不是一勞永逸的。業績暴雷背後的內控制度缺陷、公司信用問題、涉嫌違規信披以及自身經營困境纔是歐菲光面臨的大難題。


微信勾搭小財女:yl4962891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