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联发科15日举行股东常会,顺利通过营运表册、盈余分配案以及董事改选,对于未来5G、AI研发,董事长蔡明介喊加码,认为2000亿元投资不够。(摄影/吕俊仪)

去年6月,蔡力行接下联发科共同执行长,今年2月正式独挑大梁,15日股东会,蔡力行到联发科任职刚好满一年。

对于过去这一年,蔡力行坦言,很辛苦,「不过,做得不错,方向是对的,是往上的。」但对董事长蔡明介来说,蔡力行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呢?

蔡明介去年底给蔡力行评分90分,也肯定团队的努力,今年股东会后,媒体要蔡明介再打一次分数,他想了想,拿电学举例,「电流上去比较快,但后来要增加比较慢」;他满意蔡力行与高层主管们的分工合作,开玩笑说,「一定要讲成绩吗!去年到现在,加1分,91分」,「要到100分,我们要努力很多」蔡明介说。

蔡明介满意蔡力行,士气与信心都有改善

虽然是打趣的说加1分,但蔡明介认为,过去一年蔡力行与他的合作,花精神把公司技术、组织、产品进行调整,他与副董事长谢清江则盘点集团子公司与母公司关系,订定不同策略。单就这方面,蔡力行与总经理陈冠州、财务长顾大为以及副总们一起协助,在如手机产品业务上,都有不错的成果,又如与亚马逊、微软、Google等都保持不止好的客户关系,也带进实质生意。

「这一年来,整个员工方向也清楚,努力工作也得到成绩,内部士气与信心也都改善」,蔡明介感谢1万多个员工努力,「这些都是我看到的成绩」。而蔡力行也认为,目前产品定位清楚,还有多年不采用联发科晶片的客户,也采用了,这是团队努力的成果,但他也说,蔡明介对于复苏要求很严,不敢说已经复苏,但方向是对的,且这是永无止境的战争,挑战也很严峻,不敢松懈,希望明年会有更好的表现。

检视相片

蔡明介对于执行长蔡力行过去一年的合作很满意,也开玩笑若要打成绩,91分。(摄影/吕俊仪)

蔡明介:5G、AI是最重要的项目

然而,去年股东时,蔡明介曾提到,营运重回常轨(Recover) 最快需要1年半到2年时间,他说,目前仍在复苏的道路上,处于动态调整第一阶段,预期稳固市占率、获利回稳两指标,明年底可以达到。

「5G、AI是最重要的项目」,蔡明介说,5G布局仍依进度进行,可望在领先群之中,日前发表的 M70 晶片,也是积极布局的结果。不过,他也说,虽然5G布局看起来很快,但先前都在鸭子划水,这是累积过往2G、3G、4G,包括与NOKIA合作基地台、中国移动进行场域测试、NTT DOCOMO从3G初期就合作,延伸到5G的合作,还幽默说这加起来「14G」,「这都不是一夕之间」。

他强调,5G发展估计到2020年才会趋成熟,联发科在5G上拥有比4G更好的定位,而且也具备强大的IP发展AI。

蔡明介:发展5G、AI,2000亿不够

2年前,蔡明介曾在股东会后记者会上宣示,未来5年将斥资2000亿元,投入包括5G、AI、物联网、工业4.0、虚拟实境与扩增实境等先进技术研发。这次他也重申,当时Google曾提出 AI FIRST,就已经看到 AI 的威力,现在看 5G 与 AI 发展都在趋势上,联发科将持续维持研发力道,投资开发新产品。

但他也透露,以联发科每年投入研发资金来看,2000亿元投资金额不够,未来将会继续增加。虽然蔡明介并未明确说明金额。但他也提到,联发科集团员工共有1.6万人,核心研发人员超过1万,研发基地包含台湾、美国、北欧、印度、中国大陆都有,台湾是研发重镇,联发科会继续投资台湾。

「技术是我们最核心」,蔡明介说。对于未来的科技应用上,今年积体电路发明60周年,联发科也名列科技部筹划IC60活动上的委员名单,他强调,「IC60」对他来说,是「Compute60」,「下一个60,就是AI」,这次是把很多原来技术继续延伸或做更多突破与研发,并重申「所以2000亿是不太够的!」。

晨星分割上市?蔡明介:不make sense!

蔡明介在股东会上,特别感谢股东与员工,也更详细回顾公司这一、二年来营运调整成果及未来策略方向。此外,这次股东会除通过盈余分配案每股配发10元现金外,也顺利完成董事改选,其中,晨星董事长梁公伟进入董事会最受到关注,只不过有媒体问到,未来晨星是否有可能分割上市等?由于合并案2月才获中国商务部解禁,他解释,才刚并进来,商业特性也相关,「花了这么大力气,等了这么久,独立上市不make sense」,「切出来上市不会考虑」。

延伸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