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终于完成了一项已经躺在todo list里几年的挑战,去仙本那学习了OW证书。在知乎上也看了不少潜水攻略,都是「大神」级的,所以就想著也写写一个不超过十瓶经验的「菜鸟」眼中的潜水,也许能给更多想要学潜水的新手们一些参考。

为什么潜水

学潜水的理由可以有很多,对于我来讲,既然一直有个走遍世界的梦,又怎么能错过这颗星球上剩下百分之七十的风景呢?

另外,这些年越来越「大胆」的经历也让我相信,所有对生活新的「探险」都是接住了上天的一份礼物,是拿到了一把通往未知人生可能性的钥匙。当你开启一扇新的门,那些你以为永远不会遇到的人,未曾想像的故事也许都在开始向你走来。

选择潜校

全球若干能够颁发潜水证的机构中知名度最高,学员最多的是PADI。大多数潜校提供的水肺潜水课程也是PADI的标准课程。

其实我选潜校时很随意,听说马来西亚仙本那是个有名的潜水教学地,潜店教学专业,海底风光又好过泰国等游客泛滥的地方。便直接在淘宝上下单了一家当地人气最旺的潜店之一——追浪。当时我只是单纯觉得这家潜店历史较长,在潜水圈颇有名气,很早之前就在一些攻略上看到过,又在很多潜点都有连锁,质量会比较有保障。并没有想到一个多月后它会带给我一段这么美好难忘的体验。

反倒是回国后念念不忘又翻看了不少潜水资讯,在潜校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认知:

选岛:在选岛上,目前大多数潜校集中在东南亚一带,其中泰国涛岛、菲律宾PG岛、马来西亚仙本那三座岛上潜校最为密集,每年的发证量也最大,有「潜水工厂」之称。激烈的竞争下自然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比较有保障,同时这些国家都物价低廉,而且因为离中国近,几乎全部是中文教学,是出国考证的首选。

选校:确定了去哪座岛学习,在选择潜校时,可以参考PADI认证的五星潜校名录和以往的学生评价。有一些潜校为了迎合国人口味,推出了两到三天的速成课,但建议如果不是时间太过紧张还是选择标准的四天OW和两天AOW课程。毕竟比起尽快拿证,还是日后自己独自出师潜水时的安全更重要。一般四天的OW课程在东南亚的学费折合人民币2200左右。

如果你对考证国家没有特别偏好又不想花精力研究各个潜校,那我还是实名推荐自己「母校」仙本那追浪潜店。

「入学」准备

学习潜水需要的「入学准备」既包括潜水装备等「硬体」,也包括心态与身体状态上的「软体」准备。

标准的潜水装备主要包括面镜,水肺系统,潜水服和脚蹼,在学习时潜校都可以提供。再进阶一些的装备包括潜水电子表,指北表,象拔,潜水刀、电筒、叮叮棒等各类潜水工具,这些基本都是自己日后独立潜水时才需要的。

建议初次学习前可以自己购入一套水母服、头套、潜水靺。这些装备主要是为了物理防晒,东南亚水温较暖,一般潜店只提供短款的「湿衣」。

如果不希望使用别人用过的咬嘴,也可以购入一套潜水面镜和二级头咬嘴(二级头是水肺系统中向嘴供气的呼吸头,下图左上角)。

另外也不建议涂日常用的防晒霜,因为其中的氧苯酮会杀死珊瑚。毕竟我们千辛万苦想要进入海底世界是为了欣赏而不是破坏。可以从网上购买reef safe专门保育珊瑚的防晒霜,但是这款防晒基本只能防止晒伤,不能防止晒黑,所以爱美的妹子们还是要尽量做好物理防晒。

比起装备,初次学习潜水更重要的是心态和身体上的准备。学潜水不一定需要会游泳,但如果本身非常怕水,最好还是先学会游泳克服对水的恐惧后再去学习潜水。在潜水课中经常会有学员因为怕水不能完成水下技巧而临时退课或者无法通过考试。除此之外,潜校会提前发来一份健康声明书,如果自己没有上面所列的各类不适宜潜水的疾病,身体条件就是可以潜水的。只是在学习期间要注意预防感冒,因为鼻塞会影响耳压平衡能力,所以感冒期间一般是不能下水的。

OW课程

我这次因为时间有限,只学习了OW课程。

OW是open water dive的缩写,拿到证书后可以自己在开放水域下潜到最多不超过十八米的深度。PADI提供了一整套课程体系,大多把潜水完全当作娱乐休闲的吃瓜群众一般只需要学到AOW的程度就可以了,拿到AOW证书后可以下潜到最多不超过三十米的深度。当然,如果特别热爱潜水运动还可以考虑进修沉船潜水,洞穴潜水等专长课程,考取这些专长证书后除了追寻海洋生物,还可以亲自进入到沉睡海底的二战沉船残骸或者阳光都难以射入的神秘海洋洞穴中完成一场自己的探险。也会有少数潜水爱好者继续进修到救援潜水员,潜水长甚至潜水教练的级别。在仙本那我就碰到不少原本只是偶然学习潜水,结果爱上这种生活而辞职成为潜水教练的人。

说回最初级的OW课程,这是所有水肺潜水员走向海洋的第一步。标准课程分为半天的理论课学习,和接下来三天时间里的平静水域技巧学习以及四次开放水域训练(包括考核)。完成OW课程要学习总共四十八项潜水技巧。数目虽多,但大部分都很简单,目的是让你除了掌握入水,出水和水中游动的技术外,也学会应对水里的各种突发情况。

整个课程过程中我认为挑战最大的是第一天的技巧学习,一方面因为初次长时间待在水下难免紧张恐惧,另一方面教练一般会把一些最难的技巧放在第一天的课程里。比如许多人都会对在水下摘下面镜进行无面镜呼吸心怀恐惧,这也是所有技巧中我最怕的一项,学习期间喝了不少水,甚至有一瞬间的怀疑自己。但是,别放弃!只要克服内心的紧张恐惧,要完成这些技巧其实并不困难。

学潜水的日子

四天的OW课程和一天的fun dive中,我自己一个人过著几乎与原来世界全无交集的生活。

在仙本那,每天上午八点是潜水船只固定的出海时间,我住的海丰酒店背后不到两百米的地方就是追浪潜店和码头。于是我每天固定的作息是,七点多吃过早餐后,就直接穿著水母服走到潜店码头,路上会经过几家海鲜店和一排刚刚归航正在卸海货的渔船,马来孩子们熟练地把一地银光闪闪的鱼分拣著扔到不同篮子中。

到码头,查清自己今天做几号船出海,就直接跳到船上,找到自己的一套装备组装起来,BCD捆绑气瓶,一级头连接,低压充气阀连接,开气瓶,排残压……这些都是第一天理论课学习的,每天重复实践已经驾轻就熟。自己的装备装好,出海的准备工作也就完成了,可以回到岸上的小餐馆中休息片刻,所有学员、教练和今天出海fun dive的潜水员都围坐在这里,等著启航时间。在码头,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能让大家很快熟络起来,第二三天见面就已经到处是可以直接打招呼的老朋友了。

追浪潜校码头

仙本那的OW课程全部是在军舰岛完成的,快艇从码头开过去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四月份的印度洋大多数时候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一路看著碧海蓝天风驰电掣。也有一天一出海就下起了暴雨,但因为海上的雨大多来的猛,去的也快,所以行程时间并不会改变,大家抱膝窝在快艇的角落里,分不清打在身上的哪些是雨哪些是浪,拍到眼睛和嘴里都是咸涩的。就这样开到军舰岛,所有人全身都已湿透,和我们一条船出海的追浪潜校创始人浪姐高喊一声「知道下雨天哪里最暖和吗?」然后就一个猛子跳下船扎进暴雨下的海水中,她说自己是东北人,从零几年开始在深圳接触潜水,一一年在仙本那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潜店,我们的马来西亚教练阿杰也是她的学生。

平静水域水面动作练习

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潜到海底是五月二日。OW实践课第一天,完成平静水域一天的技巧学习后,我和另外一个女生小水滴被阿杰带著慢慢从岸边的浅滩游向深海,我紧紧跟在阿杰身后,兴奋又紧张,没有潜水电子表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深度,只感觉眼前海水的颜色越来越深,耳边也越来越安静,渐渐只能听到海浪和自己的呼吸声。阿杰不时扭头用手捏捏鼻子提醒我们做耳压平衡。虽然在学习区域,海底几乎没有任何景致,但仿佛在游戏中忽然解锁了一大片未知世界,第一次深入海底的兴奋丝毫不会因为看不到太多生物而减少。从此后我每一次下海都觉得水底的时间安静悠长,所有注意力都在大海深处以及自己的每一次呼吸中,似乎头顶的一层海水把自己和原本人声喧哗的世界暂时隔离了。

第一次开放水域训练主要是适应深水,我们简单做了半面镜排水和二级头寻回两个技巧,尝试游动了一小段距离后,阿杰就带著我们开始上升出水。上升时随著双脚慢慢踢水,我感觉周围的水压一点点变小,海面透入的光越来越亮,直到一个瞬间,自己冲出水面,仰头看著蓝天与阳光,又可以大口大口没有顾虑地随意呼吸空气。第一次感受这一刻时,我的感觉是像那刻海面暖阳一样温煦的幸福,仿佛贪玩的孩子带著冒险记忆重新回到温暖家中的安心与满足。

《碧海蓝天》中有人问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男主角杰克「潜水痛苦吗?」 杰克说「潜水的痛苦在于,当我身处海底时,会找不到让自己浮出水面的理由。」但这只是艺术化的个例,大多数潜水者既享受海底的神秘宁静,也热爱眷恋人世烟火的阳光雨露。

升到水面上后仰躺在海面上慢慢踢水划到船边,留在船上或已经先回到船上的教练和潜伴们都会很热情地招呼著,帮忙接过脚蹼,问问刚刚海面下的情况。中午大家就一起聚在船上吃盒饭,有时还会切上一个从岸上带过来的西瓜。海边的人总是性格阳光,城市人到了海上也变得无拘无束,这会儿是全天课程中最放松的时光,一条船上几组教练和学生一起开著对方玩笑,也互相帮忙指点技巧。

午饭后进行完每天的第三潜,一天的课程也就结束了,仙本那的潜水船一般都会在下午三点左右返航。我因为住的离潜校很近,经常跳上码头后不顾形象浑身湿漉漉地就直接冲回酒店里,放上音乐洗个热水澡,整个人身心轻盈的仿佛飘在空中。

而傍晚,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就吃顿简餐后去海边的咖啡馆看夕阳,直到目送著夕阳落下后,开始复习理论课或者读会儿自己的书;也有热闹时会约上新认识的潜伴们一起在大排档吃海鲜聊天。每晚回酒店前再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上几样零食,还有马来特产的维生素饮料。我似乎只用一两天时间就完全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而且仿佛已经这样生活了很久。真正再无闲事挂心头。

每天下午下课洗完澡,准时坐在星巴克露天位上,都是这样的夕阳

OW课程第四天顺利通过考核,当天邮箱里就收到了电子证书。晚上和几个同学约了教练阿杰一起在海边吃海鲜,算是「谢师宴」,这天大家终于可以放心痛痛快快喝点啤酒了。在我们一群人八卦的灼灼目光中,阿杰给我们讲了她和前两天同船出海的中国「师母」的故事。阿杰从小和很多马来西亚小孩一样在中文学校上学,所以中文说的很好,与中国人交流毫无障碍。四年前从潜水长升做潜水教练,师母是她最早带的学生,是个北京人,原本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两人谈了两年异地恋,终于去年年底在北京领证。然后师母就拿著探亲护照和他回到了仙本那,也考下了教练证,现在一起在追浪潜店做潜水教练。我们出海上课的这几天除了吃「海水」就是吃满满的「狗粮」了。师母是个看上去娇小玲珑,温柔细心的姑娘,阿杰和她每天出海前肩并肩在码头小餐馆吃早餐。其中有两天各自带了学生同船出海,阿杰会在师母教完课从悬梯往船上爬时一个猛子从水里蹿出来挂在她身上;有学生向师母撒娇抱怨说「阿杰太凶」时,师母会一脸认真地回答「他还凶呀?」……分明就是海上一对神仙眷侣。而这种故事在每个潜店都并不罕见,也祝福他们能一直幸福。

这是平时下水前的全套装备,而这个模特就是我师母了,哈哈哈

在仙本那的最后一天上午,我回潜店送东西,潜店对面的码头上仍像我第一天来一样在热火朝天地卸海货,而追浪的潜水船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海中央……时间在岛上仿佛是静止的。而我马上又要回到自己几千公里外的生活中去,可心里已经在盘算著什么时候能再回来连潜几天诗巴丹。

学过潜水的人,没有多少不中「蓝色鸦片」的毒,也许除了海底世界的诱惑,更多是沉醉于这种开阔宁静,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吧。

————————

公众号是我认识同样热爱旅行与阅读的朋友的一个小空间,想要交流的朋友可以搜公众号「栖息计划」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