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接回宋徽宗的说法传的不少,时间长了以后,却有疑惑,徽宗被金人掳走,名望尽失,朝廷班底,韩世忠,岳飞都是赵构一朝。

岳飞虽然忠,但不可能再帮助徽宗这个一不认识,二又无能的皇帝继位,这个说法让人难以信服。

打败金国,尽复河山,说不定还能收复以前被辽国占有的土地,赵构的名望,绝对可以超越赵匡胤,成为一代圣主,怎么看都是有利无害,却偏偏自毁长城。


「秦相公是奸戏 」 这可不是我说的 这是临安的老百姓说的

有些同志连宋金形势战场走向都搞不清楚 张口就来打不过金人?

先说那些年宋金形势

自建炎四年以后宋军在各个战场连续击败金军,宋金双方力量慢慢发生对比。

建炎四年:韩世忠在黄天荡使四太子的金军主力遭受挫折,岳飞收复建康。

绍兴元年:张荣在缩头湖击败金军。

绍兴元年五月到绍兴四年金军攻击四川,绍兴元年十月,吴玠在和尚原大败四太子。

绍兴四年三月,吴玠在仙人关又一次大败四太子

绍兴四年五月至七月,岳飞率军收复包括战略要地襄汉六郡。

绍兴四年冬金军进犯淮南——败

绍兴六年岳飞兵进伊洛,还先后缴获一万五千多匹战马。

绍兴十年刘锜在顺昌取得大捷。

同年岳家军先后取得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的胜利。

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拒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

鄢陵败宋护粮饷军七百余人多所俘

—《金史.仆散浑坦传》

宗弼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时天眷三年也上使使劳问宗弼以下将士凡有功军士三千并加忠勇校尉攻岚石保德皆克之。

——《金史·宗弼传》

宗弼再取河南,表荐忠义为猛安。

攻冀州,先登,

攻大名府,以本部兵力战,破其军十余万,赏以奴婢、马牛、金银、重彩。从宗弼渡淮攻寿、庐等州,宗弼称之曰:「此子勇略过人,将帅之器也。」赏马五匹、牛一百五十头、羊五百口,领亲军万户,超宁远大将军,承其父袭谋克。

——金史卷87《仆散忠义传》金人大名府都没了

河北忠义四十余万,皆以岳字型大小旗帜,愿公早渡河——河北已经混乱.

四太子传道:「时无宗弼,金之国势亦曰殆哉」,

「河北签人有王山者,言河北无正兵可签只有百姓耳」 「

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兀术欲签军以抗飞,河北无一人从者。乃叹曰: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衄。」

绍兴九年女真万户胡沙虎北攻盲骨子粮尽而还盲骨子追袭之至上京之西北大败其众于海岭。

1139年西夏进攻金国具体那一路忘了

金人在整个河北的统治体系已经到处漏风,山西之地也是义军四起 收到岳飞的战报后 一时间连九妹这个阳痿都准备再震雄风支持北伐了。

下面这个图 将就看看吧 许多河流的位置是不对的 两场大战之后 开封 归德已经成了一个突出部了 而且后方许多地方都被义军占据或者围攻 这种形势下 四太子再输一次 估计老本儿都没了

…………………………………………………………

以下原回答:

这么多年过去了 某些人还是那些陈词滥调

迎回二圣?知道是谁喊得不?

告诉我徽宗啥时候死的?

一个皇帝亲进大臣都被掳走 你觉得他回来能威胁九妹帝位?而且这个皇帝还出卖宗庙社稷。靖康之变前夕,太上皇宋徽宗本想跑路躲去东南,但被宋钦宗强行押回汴京以便于软禁。徽宗在位25年,尚且被刚刚即位的钦宗压制,更不要说羽翼已经丰满的宋高宗。 就说一句 迎回来了又如何?

近谍报虏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阙为朝廷计莫若正资宗之名则虏谋沮矣。 这是金国企图放回钦宗之子回国,岳飞还上书极力反对。这叫站队。

还有人说9妹怕钦宗回来发生夺门之变之类的事

宋朝人没有先知能力 想不到几百年后明朝的事,他们能想到应该是玄武门之变吧?

再说了 一个一无兵权 二无臣党 三还出卖过宗庙的人会有这能力?真有大臣跟著他 估计是脑子锈透了吧?古代读书人智商应该没那么低。


杀岳飞的原因很简单。

臣构不想折腾了,直接放弃治疗地上一躺,就想守著半壁江山享乐过一生。当他判断自己基本安全无虞之后就为了议和不顾一切了。

杀了岳飞之后,刘琦吴璘等南渡中兴诸将也基本上把赵家官家看透了,大家都地上一躺开始赖皮,吃喝玩乐把自己折腾死了。你赵家自己的天下都不急,我急个屁。

岳飞死的窝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太老实,作为臣子的人格太完美了。哪怕不比曹操,他要是有点桓大司马"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的跋扈劲,以赵构软弱性格估计反而投鼠忌器不敢动他。

总之,赵构和岳飞两人的性格都有缺陷。

赵构的缺陷在于此人就是个绝对的烂人,毫无基本的自尊和道德观念。

岳飞的缺陷在于他太完美了,道德上忠诚,实务上灵活,既能团结同事,又听从领导安排。他要是个刺头兵痞反而能保命。


靖康二年,开封城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景泰八年,于谦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说到底,就是不要过高的估计皇帝的节操和智商,有的蠢,有的坏,有的不但蠢,还坏。


谢邀。

打败金国,尽复河山,说不定还能收复以前被辽国占有的土地,这是赵构不想做的,他为什么不想做,反而求和,大败金国还要向金国摇尾乞怜?我不懂。

但我觉得,他是一心享乐,不想担任何风险,半壁江山,不影响他做皇帝的实际生活质量了。

我觉得赵构本意并不是针对岳鹏举一人,而是立功抗金的武将集体。

秦桧一开始要陷害的是韩世忠,没了赵构的默许,他照样不敢动。秦桧起初还想拉岳元帅一起行事,被当面拒绝,然后岳元帅又告知韩世忠此事,杀人计划还未完善,事情就挑到明面上,面对韩世忠哭求,皇帝不好直接治罪,那还有谁?张俊已和秦桧站向一边,只剩最年轻最有能力品格最优的岳少保。

已无兵权,无须猜忌,之前君臣关系大体一直和谐。赵构不是怕他功高震主,不信任他的忠心,而是要杀大将来达成可耻的宋金和议,杀他,金人爷爷最满意哒,管它良心呢,杀他效果最好,风险也小,什么忠臣的拳拳爱国心?什么国家大义?什么君臣情谊?

无情最是帝王家,尤其是那么自私,品质扭曲又没有骨气的帝王。

不想再说了,今生俯首一人,最敬佩,崇拜的人物,对害他的元凶万颜构,不想再评价,再分析原因了。

至于二圣之说,题主想的有道理,那只是早期的政治口号而已。和这个没关系。


谢邀,

回答这个问题,尤其是在看完有些人的言论后,说老实话有些搓火。

承认一下完颜构是个怂包加笨蛋有那么难么?

哪怕以最保守的评价,岳飞也是两宋时代最优秀的军事统帅,是天才级别的人物。这样的人无法培养,无法复制,可遇不可求,你丫的居然给弄死了,不是脑子进水我无法找到别的解释。

有些人站在赵构的角度,强行解读岳飞的种种行为对赵构产生了「威胁」。

省省吧,大清都灭亡了一百多年了,为尊者讳的想法还要捧多久?赵构贵为皇帝,难道就意味著他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

我只想说,作为一个皇帝,赵构真的不及格。

当初徽钦父子俩把北宋玩脱了,第二次被金兵围城开封,包围圈之外的赵构顿时成了北宋希望之光。于是他被封了个兵马大元帅,希望能带领大军回援开封。

但是他跑了,顶著兵马大元帅的头衔跑了……

接著,北宋玩完了,包围圈之外的赵构凭借中五百万大奖的运气登上大位。从此他将竖起大宋的旗帜,昭告天下,大宋抗争到底?

然而事实是他却被金国人追赶得狼狈不堪,一路撵到海上去了。据说他晕船,还晕出了毛病,从此听到金国或者金军的消息就脚软。

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看起来比南京安全那么一点点儿,而且方便跑路。

所以,你指望这位爷带领大家收复中原?省省吧,去西湖看看美女还实际点。

岳飞和韩世忠等人浴血奋战,打退了金国人的进攻,还收复了很多失地。但这些在赵构看来,只能算是和金国人谈判的筹码。

你见过谁家谈判的时候把底牌全部抖出去了?没见过是吧,那你去看赵构就可以了。

我们都知道,金国人十分忌惮岳飞,因为在战场上金军拿岳飞毫无办法。于是,他们跟秦桧提了个要求。

必杀飞,始可和。

你见过谁家谈判的时候,会要求对方把底牌毁了?没见过是吧,那你看看金国人的要求就可以了!

一个看似极其愚蠢的谈判要求,遇上了一个极其愚蠢的谈判对手……没准就答应了呢。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做白日梦是可以的,万一实现了呢。

客观地说,南宋为了应付抗金战争,国力已经捉襟见肘。我们也要承认,岳飞所谈的直捣黄龙,与现实相去甚远。

总而言之,打仗已经让赵构筋疲力尽,他想歇歇。

议和从来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问题在于赵构这货连议和的底线都木有了。

不想打仗了可以啊,你让岳家军停止进攻就罢了。作为皇帝,并且控制著岳家军的后勤,你有太多办法可以让岳飞乖乖听话。一个令敌军胆寒的军事统帅,不一定要放到前线去,他活著就是一种威慑!

因此,赵构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连利害关系都无法正确衡量。他只是一个可以在谈判中把底牌给撂了的怂包,这样的人做皇帝真的是灾难。

屋漏偏逢连夜雨,赵构又迎来了可能是史上最佳手套的秦桧,于是这哥俩联手把岳飞害死了。

莫须有……

这等于向全天下宣布,岳飞无罪,杀他是为了议和。要不要那么直接?

臣构……

这两个字足以说明一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