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务局研究团队完成首宗野生台湾黑熊救伤后野放。(图/记者陈丰德翻摄)

▲研究团队第一次捕捉到黑熊时,便发现牠右上犬齿已整个断裂。(图/记者陈丰德翻摄)

记者陈丰德/台中报导

林务局东势林区管理处委托屏科大团队,今年10月在大雪山山区前后2次发现一只受伤的野生台湾黑熊,因牙齿创伤无法进食,若持续野放恐持续恶化后死亡,研究团队通力合作将黑熊救援至台北市立动物园手术医疗,11月22日确认伤口复原良好后,将牠送往大雪山深山内野放,完成第一宗野生台湾黑熊救伤经验。

东势林区管理处于102年起委托国立屏东科技大学黄美秀教授,于大雪山地区进行台湾黑熊的研究,并架设黑熊陷阱进行捕捉系放的工作。在今年10月14日时第一次捕捉到这只受伤的母熊,当时兽医发现牠右上犬齿断裂,伤口严重化脓,但因为牠整体身体状况并无太大的问题,所以兽医当下做简单清创并系挂人造卫星无线电发报器、标上耳标后就将牠释放。

10月28日在原陷阱附近又捕捉到同一只黑熊,这次牠的身体似乎相当虚弱,对外界刺激不太理会,很想吃东西却无法咀嚼。当下研究团队推测可能是上次的牙齿创伤让牠无法进食。

▼台北市立动物园医疗团队倾力进行医疗及健康检查。(图/记者陈丰德翻摄)

▲▼林务局研究团队完成首宗野生台湾黑熊救伤后野放。(图/记者陈丰德翻摄)

▼黑熊顺利移至台北市立动物园检疫笼舍留置观察。(图/记者陈丰德翻摄)

▲▼林务局研究团队完成首宗野生台湾黑熊救伤后野放。(图/记者陈丰德翻摄)

兽医团队认为,当下这只黑熊的情况,如果释放牠回到野外,很有可能继续恶化最后迈向死亡,于是研究团队决定通报东势林区管理处评估救援及医疗的可能性,经讨论后认为黑熊已濒临绝种,且该母熊过去有繁殖纪录,如果解除牙齿创伤问题,极可能拯救牠的生命,甚至孕育更多黑熊宝宝。

2天后清晨六点,救援团队总动员前往山区,因陷阱所在地势陡峭,车子无法到达,故以特制的运输铁桶装运黑熊,耗费约3个半小时才顺利将黑熊扛至车道,并立即以空调厢型车直接送往台北市立动物园。运输全程有包含东势林区管理处及台大兽医系共3名兽医师随车监控牠的状况,到达台北市立动物园检疫中心后,,测量体重才发现母熊在短短半个月内,体重竟掉了7公斤(11%)。

黑熊在动物园照养期间,台北市动物园兽医室全体总动员,并邀集开业牙医师共同会诊,替黑熊做齿科治疗并全身检查。因该母熊没有被圈养过,食欲也不太好,园方尽力为牠准备软性食物、各式水果、尝试将笼舍丰富化减轻牠的紧迫。而东势林区管理处及黑熊研究团队也提供许多大雪山常见野果要增进牠的食欲,希望牠尽早恢复。

11月22日兽医团队确认伤口复原良好后,将黑熊载运回大雪山山区进行野放,黑熊研究团队也将会持续透过无线电发报器的讯号追踪牠的后续行踪,完成台湾首宗野生台湾黑熊救援。

林务局东势林区管理处表示,过往此类大型野生动物健康不佳的情况下,通常会躲进山林深处,但此次因为进行台湾黑熊研究计划的关系,像是命运的邂逅般让牠有机会发出2次求救讯号,政府各单位也第一次通力合作启动大型野生动物救伤机制,更串联起其他机关与学校的资源,保育界也与兽医界建立了良好互动模式,期望未来横向的资源互通能因此更加流畅,启动台湾保育的新动能。

▼康复的黑熊回到牠最熟悉的山林。(图/记者陈丰德翻摄)

▲▼林务局研究团队完成首宗野生台湾黑熊救伤后野放。(图/记者陈丰德翻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