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隐藏的细节,一直被金庸迷们津津乐道,那就是银叶先生韩千叶之死。在三联修订版中,金庸写的是,下毒之人是西域一个哑巴头陀。虽然金庸没有明说,但我们不难猜到,这个人就是在汝阳王府假扮哑巴潜伏十几年的苦头陀范遥。因为范遥当年喜欢黛绮丝,而且阳夫人也极力想撮合他和黛绮丝成亲,但黛绮丝却喜欢上了韩千叶,和他成了亲,并离开明教。

  另外范遥后来和黛绮丝一直关系紧张,黛绮丝想要得到屠龙刀,也是为了对付范遥和杨逍。所以,范遥是有杀害韩千叶的动机的。

  不过,后来的新修版,金庸做了改动,把下毒伤害金花婆婆和银叶先生的人改成了一个西域老番僧。范遥从没有打扮成一个老番僧啊,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金庸为范遥开脱,不想把下毒之人设定为他,这次改动,是为了为他洗白。

  然而,金庸真的把范遥洗白了吗?

  我看没有。首先,范遥的性格在新修版中并未改动,我们不妨看一下范遥是个什么样的人。范遥虽然以逍遥二仙之一名动江湖,但此人行事乖张狠辣,令人发指,为了取得王府的信任,不惜杀害教内兄弟;而且性格偏激,看到张无忌对自己有不满神色时,当即斩断自己手指作为赔罪,吓得张无忌赶紧言语相哄,并心想此人太易激愤,以后言语激不得。而且,范遥为了隐藏自己身份,竟然毁去自己绝世容颜,对自己下手都这么狠,对别人,哪还有什么犹豫?

  这类人虽然处事果断干练,但心胸不免有些狭窄,自尊心极强,被人羞辱过,定要找回颜面,所谓有仇必报。当年黛绮丝视他如粪土,当着明教上下的面瞧不起他,随韩千叶而去,这对范遥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虽然书中未写范遥和金花银叶的纠葛,但以他的性格,当年的耻辱绝不会不了了之。

  然后还有一点,简单地把哑巴头陀改成西域老番僧,这种形象的变化就能洗白成功吗?以范遥的能力,扮成一个老番僧也不是什么难事吧?既然作案,当然要越隐秘越好,要知道,他哑巴头陀的形象要用好久的,如果今后金花婆婆要找他报仇,以哑头陀为线索,自然不难找到他。

  而且,无论是修订版的哑巴头陀,还是新修版的老番僧,有一个前缀身份没有任何改动,那就是“蒙古人手下”。可见,当时范遥已经在汝阳王府当差了,而以他的能力和资源,想换一身行头去害金花银叶,不是件难事吧。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虽然新修版对下毒之人的身份做了改动,但有一个细节却原封不动地保留了,那就是,后来范遥看见小昭的时候,像见了鬼一样,惊恐无比。无论是修订版还是秀新版,都是这么写的。

  这么一来就很明显了,如果金庸真的想洗白范遥,为何还要保留范遥见了小昭像被吓到的情节呢?他完全可以把这一段去掉,或者可以换一种情境,写范遥见了小昭,感觉她像黛绮丝,只是觉得惊奇,也就是了。因为如果下毒害死韩千叶的不是范遥,那他完全没有理由因为内心有鬼而怕黛绮丝。虽然范遥和黛绮丝关系紧张,但也不至于让范遥看见黛绮丝的女儿像见了鬼一样——显然,他还是凶手。

  可见,金庸并没有去洗白范遥,而是通过这个细节的改动,让很多事情变得更合理了。而且,保留范遥这个“事迹”,显然使他的形象更立体了,而且也使得这段跨越几十年的故事更有嚼头了。有时我甚至在想,如果毒死韩千叶的人不是范遥,那真是太无趣了,因为这三人的故事,也就断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