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哈玛星、旧打狗驿这一带许多人都去过,不过这次参加的是由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主办、台湾交通文化资产保存学会承办、旧打狗驿故事馆及哈玛星台湾铁道馆协办的「百年哈玛星铁道小旅行」,标榜「铁马代步,达人带路」,让你体验海风与海港伴游的绝妙高雄滋味。

 

除了游览高雄港站周边的铁道风景与吸收相关铁道与历史知识外,这个小旅行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进入平常不对外开放的北号志楼,以及管制的高雄港十号码头,更能亲自体验扳动转辙器的感觉!

 

小旅行路线图(取自旧打狗驿故事馆):

https://trm.tw/wp-content/uploads/2018/06/36226196_10217135614488725_4338354115026354176_n-1024x639.png

 

报到地点就在旧打狗驿故事馆,小旅行共有3段路线,第一段在旧打狗驿故事馆也就是高雄港站就地为大家介绍滨线铁道,以及停放在轨道区的几辆蒸汽火车;第二段移动到公园陆桥眺望整个铁道园区,再到北号志楼参观;第三段就骑了比较远的距离到十号码头,亲临1949年众利轮大爆炸案的现场,最后则到哈玛星台湾铁道馆自由参观。

 

(小妹才疏学浅,以下内容如有错误敬请不吝指正!)

 

出发了!出了西子湾捷运站时已经下著小雨,但大家的热情不减,首先就在高雄港站后方由导览员为大家介绍哈玛星的繁荣历程,以及高雄港站历经时代轮替的光荣岁月。

 

 

*第一站* 旧打狗驿故事馆月台

 

大家或许多少都听过,哈玛星是日治时期填海造陆造出来的,之所以叫做哈玛星,是因为这里有两条滨线(日语:はません,Hamasen)铁路,而位在哈玛星的打狗驿就是当时纵贯铁道的终点。

 

高雄港站原本叫做打狗驿,1920年随著行政区划改制,打狗改名为高雄,打狗驿也就跟著改成高雄驿。随著高雄最早发展的哈玛星和盐埕已经逐渐饱和,才又在大港埔兴建了现在的高雄车站,而原本位在哈玛星的高雄驿就改名为高雄港驿,随后就停掉了客运业务,主要办理货运,服务广大高雄港区的产业。后来高雄港站正式走入历史后,2010年原场址辗转成为打狗铁道故事馆,现在叫做旧打狗驿故事馆。

 

在高雄港站后方月台及轨道区,相信是许多游客造访此处都会驻足拍照的景点,尤其轻轨C14哈玛星站通车后,乘客更是一下车就能够看到高雄港站所珍藏的蒸汽火车,较为人所知的就是CT259DT609,以及台电捐赠的煤斗车。

 

平常如果听铁道迷讲起各种火车型号,那种如数家珍的样子真的令人很敬佩,很幸运的是今天导览员也用很浅显易懂的方式,为大家介绍为甚么它叫做CT259DT609

 

CT259C代表的是动轴数,这款车有3个动轴,T则代表它是煤水车式(Tender)的,后面的数字则是编号和流水号。这款车就是1935年日本统治台湾40周年,办理「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时要把各地参观的旅客运送到各地展览会场的用车,由于这款车先前连在日本都还未发表过,所以这辆车威风凛凛的样子可谓给足了殖民母国面子啊!

 

 

而这款DT609,代表著它有4个动轴,导览员解释4个动轴相较于3个动轴会跑得比较慢一些,但相对比较能够拉著很多东西跑,所以是用来载货的。

 

自己来过这里很多次,也跟这两台蒸汽火车合影过几次,但是今天才知道原来他们大有来头!

 

 

 

 

来到高雄港站,不知大家是否有发现这里的月台比较低?导览员说明这个低月台也是台湾铁路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难得可以留下来的景象。像现在的高铁、捷运,列车停靠时车厢几乎都与月台齐高,不管对身障者或是一般人都方便许多;火车现在在这方面或许还有一些差距,但听说以前从月台要搭上火车要爬好几阶阶梯才能到车上,这样非常不方便,所以目前大部分的车站月台都已经盖得高高的了,省得乘客上车的困扰,高雄港站能维持这样的低矮月台,听起来也是可贵的奇迹。

 

 

*第二站* 旧打狗驿故事馆

 

旧打狗驿故事馆就在捷运西子湾站2号出口旁,平常要来的话可说是非常方便,一出捷运站就到了!当然轻轨也可以!

 

导览员说高雄港站在停办客运后,还是很贴心地有贩售客运车票。不过和现在电脑连线就能处理售票事宜的情形很不一样,过去车站之间没有连线,所以某站到某站的车票数都是有配给数额的。当乘客说要买哪里到哪里的车票时,售票员就会从右边那个柜子拿出相应地点的车票,也因此在高雄站就只能买高雄站往返各地的车票,没办法买其他地方的车票;不过就像上面说的,高雄港站停办客运后还是有贩售高雄站往返各地的车票,真是一项贴心的服务呢。

 

 

至于要怎么在车票上面印上日期,靠的就是这台轧票机了。以前我从没看过这台机器,只看过他所印出来的日期的模样,没想到故事馆这里也备有车票,可以当场示范到底是如何轧票的。只见导览员熟练地把车票从机器的缝口滑过去,日期就会印在上面了,看起来好有快感啊!

 

而这个货运柜就是当初办理货运时,哈玛星这附近的公司就要来这个柜子拿取他们当天的货运单,单子上的货物就是这次由火车送来给他们的,听说上面有些公司的招牌现在都还悬挂在哈玛星的街头上呢!不过馆内人员也有提醒,因为这个柜子已经是老先生了……所以请大家兴奋地打开柜子要拿货运单时务必温柔小心。(里面真的有放货运单XD

 

 

*第三站* 公园陆桥

 

大家爬上陆桥后更能清楚看见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轻轨第二阶段工程,往南可以看到C14哈玛星站,往北更能看到C15寿山公园站。而且轻轨轨道也已经开始铺草皮了,一块一块的真的很可爱。而旧临港线的纹理从这里看下去更是一目了然。

 

经过导览员的介绍,我才知道这个广大的轨道群可以分为ABC三线,分别通往不同的地方,而在现在的哈玛星旅运接驳中心(停了很多游览车那里)就是高雄港站扇形车库的旧址,只可惜已经拆除。

 

 

 

从公园陆桥往北边望过去,就是尚在施工的轻轨C15寿山公园站,再仔细观望还可以发现轻轨为了避免破坏到原本的旧临港线铁道,所以有稍微弯了一个幅度,而不是一直线的。但是这里的其他路段实际上如何和旧铁道相处或共存就没有研究了~@@

 

以前,火车从这里一直开一直开就能开到基隆了呢……

 

 

 

*第四站* 北号志楼

 

大概是这一两年我才一直听到「北号志楼」这个名词,大概也和轻轨通过此处而引起是否会把北号志楼拆掉的争议有关吧。

 

北号志楼是台湾唯一还保存完整的号志楼,原本也有南号志楼,但在2002年盖捷运橘线的时候拆掉了。之所以需要号志楼,是因为高雄港站在最辉煌的时期来往进出的车辆实在太多了,也有一些车辆调换转线之类的需求,所以北方的五福四路平交道还被称为是个解不开的平交道,几乎一直在当当当当~

 

而这里的轨道有几十条,为了集中控制,避免出错,把所有的转辙器和相关设备都集中在号志楼内,统一管理。

 

 

 

这二十几支转辙器有非常聪明的设计,毕竟神仙打鼓有时错,有些转辙器之间是连动的,如果某支锁杆没有扳动,其他几支转辙器是扳不动的,可以避免发生意外。

 

 

 

 

 

 

 

 

 

 

 

 

 

 

 

 

 

 

下面这张照片密密麻麻的管路就是由号志楼内不同的转辙器控制,进而连动到它所属的那条轨道。值得一提的是,故事馆前阵子努力修复的其中一支转辙器,也就是离北号志楼最近的一个岔道,真的可以借由扳动转辙器活生生地动起来了!不禁为努力修复的人员感到敬佩。

 

大家都倚在号志楼的东侧栏杆欣赏转换自如的岔道。

后来大家也都有去体验了一下扳动转辙器的感觉,导览员说依据杠杆原理,修复的这组转辙器离北号志楼最近,所以也是相对而言最好扳动的一支;但是大家操作起来还是相当吃力,大概第一次操作没办法掌握到诀窍吧,不然以前这里的工作人员整天都在扳转辙器是要他们怎么活啊XD

159159 

 

 

 

*第五站*十号码头

 

一开始听到甚么几号码头根本不知道在哪里,但其实就在驳二对面,未来的海洋流行音乐中心二期的对面,也就是香蕉码头再过去有进行管制不能随意进入的那个地方,而十号码头就在最里面,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轻轨经过唯一高架路段爱河桥后,缓缓下坡驶向驳二时的优美姿态。

40411075_1103918396399895_1605197237506277376_n 

 

导览员带我们骑过了栈贰库、香蕉码头,经过了港史馆,终于来到了码头管制区。经过一番查证检验后,我们终于可以进入码头了。也因为这里门禁森严,加上下著雨,所以我就没有拍照了。

 

十号码头是1949年众利轮事件发生现场。1949年在历史上是关键的一年,所以当时众利轮上不分军火弹药还是乘客,全都一起装在这艘船上;但后来却发生爆炸,爆炸威力强大,听说连一公里外雄女的窗户都被震破,连台南都听得到爆炸声响。而港边许多台糖的仓库里面存放很多的糖,也都因为爆炸高温而使得焦糖成河(同行的故事馆志工还有找出照片给大家看),场面惨不忍睹,仿佛世界末日,也造成巨大的损失与伤亡。

 

导览员说爆炸后就在十号码头的位置立了一个纪念碑,但不久后此处又不幸再次发生爆炸案,所以连纪念碑都被炸毁了。现今的十号码头则是在仓库外墙上补了一块纪念碑,记述著众利轮事件。

 

在这个码头区也有著铁道的遗迹,主要就是当初港区还很依赖铁路时在使用的,但在公路货运发达的今日已经没在用了,有些轨道也已经被弄掉,留下了内侧的一条。一行人冒著小雨骑在这再也没有货运火车来往的铁道上,不禁一阵沧桑。

 

*第六站* 哈玛星台湾铁道馆

 

离开码头管制区,大家又继续骑著自己的铁马前往哈玛星台湾铁道馆。这里的第一展区和刚开馆时有一些不同,但第二展区变化则不大,仍是百看不厌、令人惊艳的铁道经典场景模型。二楼的特展则是今年8月初才开展的「筑港设驿110周年特展」,可以让参观者更认识哈玛星的历史。

 

第一展区

 

 

 

 

 

 

 

模仿哈玛星街景的铁道,让大家仿佛置身过去的哈玛星。

 

 

模拟车厢窗外景色的效果,愿意的话应该可以在这里坐上好一阵子。

 

为人津津乐道的模型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次小旅行所游逛的哈玛星,模型还复原了已经被拆除的高雄港站扇形车库。这里模型有趣的地方是古老的蒸汽火车、捷运、轻轨、高铁并存,而且还会动唷!真的非常细致,连建筑物和人物也都十分精致,且白天黑夜不停切换,风情万种,值得买门票进来待上一整天。

 

铁道馆的导览员说明哈玛星这部分的模型里面的假人穿的还是和服,想要营造日治时期的感觉,但眼睛往旁边一看,却又能看到轻轨站,真的很有趣。

 

 

号志楼、高雄港站,以及轻轨哈玛星站。

 

 

 

 

 

 

 

 

除了高雄的铁道风景外,紧接著就是台南、嘉义、云林、彰化、海线、山线、新竹、台北、基隆、宜兰、北回线及南回线,还有支线铁道及阿里山森铁,精采绝伦,这里就不多放照片了,亲自走一趟感受最棒!

 

一楼的常设展导览结束后,小旅行就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自由参观时间,我就自己逛了一下「筑港设驿110周年特展」。展览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和活泼的表达技巧,将哈玛星的百年风华呈现在众人面前。

 

 

 

 

 

 

 

 

 

 

 

 

 

 

 

 

 

在展览的末端,则写下了兴滨计划的理念及未来愿景,期望这样的理念可以影响到更多人。

 

兴滨计划有四大重点:亲山、筑港、复铁与兴町。

 

这阵子大家如果有关注的话,大概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文化局兴滨计划的威力已经慢慢展开,哈玛星这一带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转变。最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7月份「哨船头历史场景重现」这一案,让被安检所遮蔽多时的英国领事馆重见波光粼粼的海港。

 

 

 

 

[结语]

首先,请容我先赞叹这次的导览员,不但表达流畅,从头到尾没有讲到一次「动作」,且对于铁道专业知识很了解,日文也很行的样子。就连到了十号码头那边,也能为大家娓娓道来高雄港的种种,用简浅明确的方式,将一些看起来艰深的铁道知识讲给大家了解,让人十分佩服。除了口语导览外,一旁的故事馆的志工也带著平板,适时地秀出与导览内容有关的照片或影片,真是教学一大利器。

 

这次小旅行走踏的地方,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属北号志楼和十号码头了,大概也是因为这两个地方从没去过吧。而且在导览员的专业解说下,不再是走马看花,即使有些细节内容还是没能记起来,但仍然收获颇丰。

 

重点是还能借此机会看到网路上常见的几位铁道界知名人物(!?),值得推荐给大家!

 

[百年哈玛星铁道小旅行相关资讯]

*活动网页: https://trm.tw/events/2018_hamasen_trip/(旧打狗驿故事馆)

*报名申请:https://goo.gl/DoMivw

*活动费用:每人250

*活动梯次:(每团15人)

 第4 场:9/8(六)

5 场:9/22(六)

6 场:已额满

7 场:10/14(日)

8 场:10/20(六)

 

[相关连结]

*旧打狗驿故事馆:https://trm.tw/

*哈玛星台湾铁道馆:http://hamasen.khm.gov.tw/home01.aspx?ID=1

*兴滨计划:https://goo.gl/9ryYUQ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