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甄选入学五地雷别踩!

学测成绩单寄发后,高三学生开始进入甄选入学准备阶段,随著近年甄选名额逐渐增加,甄选入学成为重要入学管道,大学系主任列出考生申请时经常误触的五大地雷,包括最常见的「备审资料一稿多投」,连校系名称都忘记改,还有「过度吹捧自己」、「自传看不出个人特色」、「穿著打扮太超龄」、「面试台风不够稳健」等,提醒考生别再犯错。

甄选入学评审教授这样说

甄选入学资料写别校教授很尴尬。

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王晋良说,通常考生一次会申请好几个学校,有部分科系要求的资料重叠,不期待考生针对每一个校系都「量身订做」备审资料;但偏偏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考生忘记修掉校系名称的笑话,例如申请清大,备审资料中却写成台大,让老师们看了实在「不是滋味」,难免感觉学生只是把清大当备胎。

政治大学文学院长林启屏也提到,考生准备第二阶段备审资料时,应「恰如其分」展现优点,有些考生参考坊间流传的范本制作,教授们一眼望去,感觉每位学生好像都很厉害,反而无法分辨个别学生差异,还以为「每个学生都长得很像」。

甄选入学资料要想如何吸引老师

王晋良建议,学生准备资料时,心里应想著「如何吸引审查老师」,尤其现在申请入学名额逐年上升,老师要看的资料非常多,因此自传内容必须要有故事性,才有办法在一片大同小异资料中脱颖而出,打动人心才能让老师想继续翻下去。

他举例,每年收到的备审资料中,考生给人的印象,多半都是在校内外得一堆奖、高中三年当一堆干部,累积了一堆志工经验,但这些都是「表面资料」,难以从中看出该名学生真正的个性和学习态度。

甄选入学口试该如何应答

至于甄选入学口试应答,林启屏认为,学生应表现落落大方,音量不能太小,给人唯唯诺诺的感觉,但也不需要声如洪钟。穿著打扮素净得体即可,不需要刻意做太超龄的打扮,反而失了学生味。

王晋良也说,口试主要看的是学生临场反应,最重要是保持冷静,答案对错好坏反而是其次。他强调,就算遇到不熟悉的问题,就算真的答不出来,也千万不要愣在现场,可以婉转解释对题目不熟悉,并试著转移话题到熟悉的领域,最糟的情况就是不说话与教授干瞪眼,让面试气氛冷到最低点。

甄选入学五大地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