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测登场,考生准备应试。大考,考试,学测,指考。(图/记者林敬旻摄)

▲25日将公告学测成绩。(图/记者林敬旻摄)

文/大学招联会公共事务经理徐菁穗

下学期开学后,对高三学生最紧张的就是2月25日公告学测成绩,接下来考生就可以拿著学测成绩透过繁星推荐、以及个人申请等管道争取进入理想的大学校系。

由于个人申请比例占了总招生名额的5成左右,成为考生们非常重视的入学管道,但是,接下来若通过一阶筛选后,备审资料该怎么准备?网路上google各种教战守则琳瑯满目,考生不知从何著手,大学招联会将高雄说明会的内容录制了「高中学生学习历程(P)与大学审查实务 高雄义守大学副校长周兆民」提供考生参考。

细心是一种态度、诚实找出自己的特色

有些错,对于审查委员而言,真的很接难受。语意不通顺、错别字之外,一看就知道是改写别人的「范本」,但是竟然连申请的校系名称都写错了,是许多审查委员都看过的乌龙情况,提醒考生在自传、读书计划(含申请动机)的部分,是经过自己思考,找出「自己的特色」与申请学系之间的关联性。

义守大学副校长周兆民说,就大学观点看备审资料,最重视的是兴趣性向特质与报考学系是否吻合,以及修过相关课程的履历。至于,参与社团、校内外课外活动的经验,最常看到学生写的是当过几个社长、几届的班代,其实大学重视的是「质」而不是「量」,参与社团等经验,希望看到的是负责过怎么样的活动企划、管理,学到什么?有什么反思?

▲▼大学学测登场,考生考完英文课目离开教室。(图/记者林敬旻摄)

▲学者认为,自传资料应该呈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重质不重量」才是大学端希望看到的。(图/记者林敬旻摄)

审查委员希望看到有温度、非罐头式自传

周兆民认为不管在求学或就业,「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另外,对未知事物具有探索的好奇心,也是评审委员重视的。

上了大学后会发现很多事没有标准答案的,今天课堂讲是对的,明天有一篇paper发表验证原本学得理论其实是错的,加上科技进步快速,必须要让学生对所有的事情都有好奇心,才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那未来在职场上面才会具有竞争力。

大学期盼看到有温度的自传,而非「罐头式」自传:「家里有多少人,排行、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父母对我的教育非常的采开放跟自由的态度…..。」这类「家谱」内容看不出学生的特质与潜力。自传资料应该呈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具探索的好奇心,「重质不重量」才是大学端希望看到的。

千万不要抱持著「总比没有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或是天花乱坠,重点在于展现出自己的兴趣特质,质比量重要多了。

相关影片网址连结:高中学生学习历程(P)与大学审查实务 高雄义守大学副校长周兆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