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校长贺陈弘写了一封信教考生们。(图/翻摄清大网站、清大脸书)

▲清大校长贺陈弘写了一封信教考生们,如何准备个人申请资料中的自传及读书计划。(图/翻摄清大网站、清大脸书)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学测成绩上星期公布,考生开始著手写个人申请资料,包括了自传和读书计划,清大校长同时也是招联会召集人贺陈弘,在招生专区网站公布一封给考生的公开信,希望考生先了解自己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历程和特质,找出自己的专长,陈述如何培养和发展这项专长等,采用「引导式」,让审查委员能更直接了解考生。

▲▼108学年学科能力测验结束,考生,家长,陪考,师大附中,大学学测,升学压力,青少年。(图/记者李毓康摄)

请继续往下阅读...

▲学测结束后,个人资料准备要注意的几个要点,贺陈弘建议考生先找出自己的专长。(图/记者李毓康摄)

贺陈弘提到以清华来看,审查委员具备专业书面审查经验,考生不需要提供长篇大论,更不需要华丽文藻或包装排版,请考生以自己的想法,依字数限制回答三题引导式自传问题,与一题引导式读书计划问题。其中引导式自传有3大重点,如下:

1、对您而言,什么是有意义的?为什么?(以200字至300字为限)
2、您最专长的能力是甚么?您是如何培养及发展这项能力呢?(以200字至300字为限)
3、请分享一个您曾正面影响他人、解决冲突或对团体有贡献的活动或经验。(以200字至300字为限)

针对引导式读书计划,贺陈弘再以清大举例,他说,若考生进入清华就读,想更深入了解大学里的专业知识或进行跨领域学习时,您将如何寻找清华校内外资源完成目标呢?(以800字至1000字为限)

贺陈弘给考生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清华大学校长贺陈弘,在您准备个人申请书面审查资料时写这封信,向您说明清华这十多年来在选才、育才的努力,以及清华所期待的人才能力与特质。

大学必须为「未来」培养人才,但未来产业环境快速变化,人生全靠单一专长已渐渐不能满足未来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大学必须发展不同的养成过程,协助学生发展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同时,大学必须增加学生来源的多元化,扩大学生的视野,才能激发学生多面向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升大学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清华如何选才、育才更是许多家长与学生共同关心的课题。清华大学在高中生进入大学的各种选才方式,做了许多创新和努力--从十多年前平衡城乡的「繁星计划」,到后来扶助弱势学生的「旭日计划」,一直到最近的特殊选才「拾穗计划」,增加清华校园中多元背景的学生;我们更致力发展跨领域学习,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清华毕业生拥有双专长,为全国之冠,学生可依照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进行跨领域学习,例如「中文跨法律」、「电机跨音乐」、「生物科技跨创新创业」等各种组合。最近的清华「实验教育方案」中,除了校订必修学分(至多30学分),学生可以自己规划近100个学分,自己选择指导老师,量身打造自己的毕业学程,且不局限于清华校内既有的学系(班)的课程。

这些努力是希望创造学生最大学习的可能性与自由度,才能保证台湾未来的人才竞争的规格,不会落在世界的后面。我们期待透过以下的「引导式自传和读书计划」了解您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历程与学习特质,协助我们找到学习动机强烈、愿意寻求多方面学习的学生,我们也保证清华有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弹性的学习机制,让您完成跨领域学习,不负您未来30年、40年人生生涯所需。

清华审查委员具备专业书面审查经验,您不需要提供长篇大论,更不需要华丽文藻或包装排版,请您以自己的想法,依字数限制回答以下三题引导式自传问题,与一题引导式读书计划问题。期待今年九月,我们在清华园相见。

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贺陈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