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测登场,考生准备应试。大考,考试,学测,指考。(图/记者林敬旻摄)

▲大学学测成绩25日将可上网查询。(图/记者林敬旻摄)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大学学测结束,农历年后考生将收到成绩单,开始思考如何选择申请学校与科系,其中最伤脑筋的就是该怎么准备备审资料,才能得到大学教授的青睐。中央大学为协助学生了解大学申请入学审查,特别从今年度起在招生组及各学系的网页上,公布了各学系的「个人申请备审资料审查重点与准备指引」,作为教育部「招生专业化计划」前导学校示范。

中央大学教务长王文俊表示,身为电机系的教授,过去在审查学生的备审资料时,经常发现学生往往不清楚学系重视的点在哪里,因而犯了一些错误,如:罐头式的自传、流水帐般的介绍自己家庭、或拼命的堆叠奖状或证书等。王文俊说,其实教授在审查学生备审资料时最重视的是「学生的特长、及与学系的连结」,也就是学生的强项是什么?是不是符合学系的需求?具体的申请动机,以及就学期间与毕业后的规划。

▲▼大学学测登场,考生准备应试。大考,考试,学测,指考。(图/记者林敬旻摄)

▲教授认为,再看学生的备审资料时,最重视的是「学生的特长、及与学系的连结」。(图/记者林敬旻摄)

因此,王文俊指出,这次公布的备审资料审查重点与准备指引,除了清楚的让学生知道学系审查的重点项目外,最特别的就是将学系想看到的备审内容,透过问题的型式(例如:请说明你的哪一点人格特质适合就读资管系,或你做了哪些准备具备就读资管系的能力),引导学生撰写自传与读书计划。

中央大学招生组周弘伟组长也说,公布备审资料审查重点与准备指引,是中央大学招生专业化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是中央大学在经过分析招生数据资料后,发现备审资料比学测等统一入学测验成绩更能发掘到学系适合的学生,因此希望透过准备指引,引导学生准备更有内容的备审资料,学系再透过评量尺规做更适切的评分,协助学系找到更适性的学生;另一方面则是作为未来111学年度考招新方案的桥接,让学系在未来更全面的学生学习历程上路后,能进行专业化的审查。

除了备审资料的准备指引外,中央大学为了让学生能在选择申请校系前有对学系有进一步的了解,还特别在今年3月9日(星期六)举办了「2019 Open House Day」活动,让学生及家长可以透过学院系讲座、直接进入实验室参访等第一手接触,了解中央大学院系特色与学习环境,协助学生选择适合的教育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