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家附近一家很大的合家福牛奶專櫃,只發現了一種低乳糖牛奶,不是說亞洲人三分之一都是乳糖不耐受的嘛


除了前面所提中國人飲食結構中對牛奶的低依賴性以及植物蛋白飲料(豆漿)的可替代性以外,是否知曉自己存在乳糖不耐受癥狀而去特意選擇相應產品也是一個因素。

舉個例子,本人就乳糖不耐受,現在回想起來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癥狀就十分明顯了,但是小時候父母不知道啊,因為身體瘦弱,家長總是會要求每天晚上睡覺前喝半斤牛奶以增強體質,這個要求從小學就開始了。因此幾乎沒有一天不拉肚子的,然後父母一邊感嘆,你這肚子怎麼這麼差,一邊帶我去看了中醫並每天添加一個服用中藥以調理腸胃的新任務(好在是吃了一段時間發現沒什麼效果就沒有繼續下去了)。這種每天喝牛奶的事情一直堅持到出來上學,同時脾胃虛弱腸胃不好的標籤跟伴隨了我從小學到高中的多年生活。出來上學後不再那樣經常腹瀉,還一直自慰是水土問題。直到工作後,某一年看生活大爆炸,聽說了乳糖不耐受這個名詞之後,才恍然大悟。

我想我這種情況並不是一個特例,如題主所說,國內三分之一都是乳糖不耐受,這其中有一部分被豆漿拯救,有一部分壓根不知道自己在受牛奶毒害,剩下的那部分又不是不喝點乳製品就會死星人,那整體上對於那類針對性的乳製品需求自然就沒那麼大了。


我是乳糖不耐…目前用喝牛奶來緩解便秘調節排便…嘿嘿。

單純說一下乳糖不耐也擋不住規律的消費牛奶。
所以那三分之一的人基本不喝牛奶啊(不耐受為什麼要喝?) 。如果他們都開始選擇低乳糖牛奶,我想各廠家也會展開競爭了 。


Approximately 65 percent of the human population has a reduced ability to digest lactose after infancy. Lactose intolerance in adulthood is most prevalent in people of East Asian descent, affecting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adults in some of these communities.來自:Lactose intolerance應該是90%的東亞人乳糖不耐受。無乳糖的牛奶不難買,就是貴。比如「舒化奶」。

無糖和無乳糖牛奶都有上市的,都適合乳糖不耐人群。區別是一個徹底不含糖,一個是把乳糖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僅僅解決乳糖不耐的問題。


國內豆漿的存在使得無乳糖牛奶的競爭壓力增大。所以與其生產lactose-free的牛奶,還不如研究本土豆漿來的實在寫


不好意思,未調查證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