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公佈的消息,讓許多人徹夜難眠。這張意料之中模模糊糊的照片,在充斥娛樂八卦小道消息的自媒體平臺遺世獨立,迅速攀上了熱搜榜頭名。現在,網上已經開啓了一場PS黑洞照片大賽,網友們大開腦洞,將黑洞照片安插在各種場景下。這並非簡單的惡搞,而是以互聯網的方式,對這張來之不易的照片致以最高的敬意。

  2018年美國Space X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發射成功的時候,網絡輿論場也掀起過類似的感動。Space X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別出心裁地將自己的特斯拉跑車發射進了太空,還在跑車上全程播放1969年英國歌手大衛·鮑伊的《太空怪人》——一首講述宇航員與太空飛船故事的歌曲。在太空極客眼裏,這種煽情的畫面實在讓人忍不住潸然淚下!

  科學是性感的,空間科學無疑是其中最性感的領域。遙望頭頂的星空,有的光線歷經成千上萬年纔來到地球,被我們的眼睛看到——這種看到“過去”的體驗,無疑是天文給人留下的極大魅力。

  當然,作爲非天文專業的人,尤其是文科生,對太空的想象大概也就止步於此。我有點沮喪地看到一位作家在社交平臺上這麼說:不要試圖用人類常識去理解黑洞,它只能用數學去理解,人腦不具備理解這個尺度物體的能力。儘管這番言論在這個舉世歡慶的夜晚多少顯得有點不合時宜,但我也不得不承認,任何對太空的文藝想象,其實都只是在掩蓋我們對宇宙真相的理解力不足。

  人類爲什麼對這些遙遠到難以用普通距離單位測量的天體產生興趣?對未知事物的天然好奇心,固然是重要的一方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文明正是被自己的好奇心推動前行的。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遙望星空,也是爲了觀照我們腳下的大地。人類對自身生存環境的憂慮,對屬於我們的唯一一個藍色行星的擔憂,都促使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遠。在許許多多太空類科幻影視片中,其母題並非無憂無慮的探索,而是對瀕臨破碎的家園的逃離。

  《星際穿越》如此,《流浪地球》也如此,儘管東西方文化存在差異,但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切擔憂都是殊途同歸的。在有生之年,我們或許不會經歷這些空間尺度的顛沛流離,但環境污染、恐怖主義、文明衝突等各種不安定因素,都在持續不斷地給小小的地球增添難以承受之重。

  令人樂觀的是,人類在科幻作品中的部分想象,正在逐步成爲現實。在公佈首張黑洞照片的時刻,最讓我感動的不是那個被紅色光芒包裹的黑洞照片(這紅色不過是後期處理代表不可見光的區域而已),而是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亞哥、日本東京、美國華盛頓、中國的上海和臺北六地召開的新聞發佈會。

  8處大型天文望遠鏡,從南到北橫跨7000公里,最偏遠的一臺望遠鏡甚至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它們組成了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在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劉慈欣筆下全球共建的掌握人類命脈的“行星發動機”,又彷彿看到電影《火星救援》中當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無力發射救援飛船時,中國航天部門雪中送炭,提供高性能發送機的場景。

  很多人說科學是無國界的,在現實中,由於利益糾葛和壁壘,科學技術並非全然沒有國界。然而,空間科學似乎成了少有的例外,在國際合作探索外太空事業上,國際合作是常態而非特例。自美國停飛航天飛機以後,美國航天員只能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此後,儘管美俄不斷髮生政治摩擦和爭端,都沒有影響兩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

  探索遙遠的宇宙,或許對絕大多數人的生活不產生直接影響,但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美俄共同從事太空探索,樹立了互利互惠、容忍差異、和平共處的國際合作範式。

  黑洞照片終於發佈了。從此以後,人類在演繹黑洞形象時,終於有了一個科學的模板,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類在凝視黑洞的時候,實際上也在凝視自己,回望屬於人類自己的藍色行星。對未知事物的渴望,源於對當下的憂慮和彷徨。在真正的星際旅行成爲現實,在我們找到足以承載人類文明的新家園之前,請守護好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