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楞伽經里說得明白,藏識是一切善惡之因。所謂的美好道德是心所法里的善法,和惡法一樣,不能離開心識而獨立存在。

性空只是虛相法,非實相法,沒有辦法自己出生美好的東西,因為性空自己尚且是被出生的。

能夠出生萬法的是空性,實際上應該稱為空有性,因為此界眾生執著三界有,所以經中說此實相心為空性,以對治眾生對於三界有的觀念。經中又說,如來藏為善、不善因,出生一切三界萬法,而有情根據其業種被變生為三界六道,不停輪轉生死。所謂意識心相應的一切美好與痛苦,不過就是在其相應境界中各自領受。即便是同樣的性境,眾生根據業種差別所感召的境界也不同。同樣是水,天人看上去是琉璃,餓鬼看到的是烈火或膿血,人看到的水。更何況,同樣的境界,有人看了喜歡,有人厭惡,所以很多的美醜好惡不過是自心所現。


金剛三昧經本覺利品第四

爾時無住菩薩聞佛所說一味真實不可思議。從遠近來。親如來座專念諦聽。入清白處。身心不動。爾時佛告無住菩薩言。汝從何來今至何所。無住菩薩言。尊者。我從無本來。今至無本所。佛言。汝本不從來。今本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是大菩薩摩訶薩。即放大光遍照千界。而說偈言

 大哉菩薩  智慧滿足  常以本利

 利益眾生  於四威儀  常住本利 導諸群庶  不來不去 

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庵摩羅。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庵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無住菩薩言。可一八識。皆緣境起如何不動。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如何有見。佛言。見即為妄。何以故。一切萬有。無生無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有見。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識空覺亦應空。佛言。可一覺者。不毀不壞。決定性故。非空非不空。無空不空。無住菩薩言。諸境亦然。非空相非無空相。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決定。決定性根。無有處所。無住菩薩言。覺亦如是。無有處所。佛言。如是。覺無處故清淨。清淨無覺。物無處故清淨。清淨無色。無住菩薩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佛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何以故。色無處所。清淨無名。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淨無止。無有起處。識無處所。清淨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性無有覺。覺則為覺。善男子。覺知無覺。諸識則入。何以故。金剛智地解脫道斷。斷已入無住地。無有出入。心處無在決定性地。其地清淨如淨琉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覺妙觀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諸識不生。無住菩薩言。如來所說。一覺聖力。四弘智地。即一切眾生本根覺利。何以故。一切眾生即此身中本來滿足。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眾生。本來無漏。諸善利本。今有欲刺。為未降伏。無住菩薩言。若有眾生未得本利。猶有採集。云何降伏難伏。佛言。若集若獨行。分別及以染。迴神住空窟。降伏難調伏。解脫魔所縛。超然露地坐。識陰般涅槃。無住菩薩言。心得涅槃獨一無伴。常住涅槃。應當解脫。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何以故。涅槃本覺利。利本覺涅槃。涅槃覺分即本覺分。覺性不異涅槃無異。覺本無生涅槃無生。覺本無滅涅槃無滅。涅槃覺本無異故。無得涅槃。涅槃無得。云何有住。善男子。覺者不住涅槃。何以故。覺本無生。離眾生垢。覺本無寂。離涅槃動。住如是地心無所住。無有出入。入庵摩羅識。無住菩薩言。庵摩羅識。是有入處。處有所得。是得法也。佛言。不也。何以故。譬如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遊行十方。經五十年。貧窮困苦。專事求索。而以養身。而不充足。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而謂子言。汝執金錢何不取用。隨意所須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錢。心大歡喜。而謂得錢。其父謂言。迷子汝勿欣懌。所得金錢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善男子。庵摩羅者亦復如是。本無出相今即非入。昔迷故非無。今覺故非入。無住菩薩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經五十年。十方遊歷。貧窮困苦。方始告言。佛言。經五十年者。一念心動。十方遊歷。遠行遍計。無住菩薩言。云何一念心動。佛言。一念心動五陰俱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無住菩薩言。遠行遍計遊歷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惡。云何令彼眾生無生一念。佛言。令彼眾生安坐心神。住金剛地靜念無起。心常安泰即無一念。無住菩薩言。不可思議覺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覺利。利無有動常在不無。無有不無。不無不覺。覺知無覺。本利本覺。覺者清淨無染無著。不變不易決定性故。不可思議。佛言。如是。無住菩薩聞是語已。得未曾有。而說偈言

 尊者大覺尊  說生無念法

 無念無生心  心常生不滅 一覺本覺利  利諸本覺者 如彼得金錢  所得即非得 

爾時大眾聞說是語。皆得本覺利般若波羅蜜


「美好的道德」是個什麼玩意?

空性無關美好不美好,更和道德不道德沒有關係。

不過,如果你真的了悟空性,在空性之中觀待眾生,宇宙以及因緣的時候,你會知道什麼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什麼是一切的發生都精準而恰到好處,什麼是空性本身的表達,什麼是萬法當下的空性。

從這個角度,可以感受到存在就是美的,因緣本身美的。

但是這個美,是超越美醜之美。或者說,美是美的,丑也是美的。這個空性之美啊,祂代表了存在本身的圓滿具足,代表著萬事萬物本身所散發的真理之光。

這就是為什麼六祖說眾生是佛,王陽明說滿大街都是聖人,佛說萬法皆是佛法,等等。


先字面搞清楚自性自心等基礎詞語的意思再提問

首先,空就有很多種,而最根本的兩種屬自性空——破我執,法性空——破法執。

自性空以我性非常善非常惡而空涅槃。

法性空以畢竟空,無住不生不滅,究竟涅槃。

世間法認為「我」生死無常,自性空認為我空涅槃。世間法認為一切法緣生緣滅,佛法認為一切法不生不滅。

《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老子說的很獨,佛法說的比較詳細。


「美好的道德」是俗人的說法。

狗咬人,聽起來不像是美好的道德,但是當狗咬的是犯罪分子時,你說它美好不美好?
不是。空性無所起,也沒有落腳的地方。所以,不會有美好,也不會有什麼道德。如果閣下學佛,就好好看經書,有為法,如露如電,夢幻泡影。如果閣下喜歡倫理,請遠離佛學,不適合你。兩個詞,不能強捏。


不僅是美好道德之源,亦是醜惡不道德之源;善惡美醜是人的區別,在空的境界,沒有善惡美醜的區別;有善惡美醜分別之心的是人,不是天;...人有了分別,於是作出選擇,選擇善美,同時否定惡丑……

要注意:性空是實相;道德是欲界(注意這個限定詞!)眾生基於利益均衡的行為規範!如果非要說這兩者之間有聯繫,也未嘗不可,但實際上,其關聯性並不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