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超时,点击重试

今天承接昨天的话题,我首先就要告诉大家,尽管可能,因为每个行业里面都有各自的参照在,所以很多创业者也好,平台也罢,没有这么去计算过。但是,这场计算实际上是在整个大市场环境下,被一个个失败案例和成功案例证明过后的大约的数字。

这个数字,就是每个人的薪水这个数字,不是你自己要求,或者是老板给你标定的,而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存在,它是一笔账,根据这笔账算到最后,就得出了每个人的薪水。

实际上,下到每个人的薪水,上到平台、创业团队等等,甚至是国家,都是这么算出来的,虽然可能有点出入,但是,必然最后总账的比率都是差不多的。

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就是每个当事者,所提高抵抗的风险比例与成本之间的差值,就是你的薪水的价值。与你做的多少、用心与否、做这件事的时间长短等等都无关,仅仅与此相关。

我再具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方便大家了解。比如说,一件事情成功率是10%,为了方便大家想像,我就说这是一个十面的骰子,成功扔到最大数字,就能获得100元,每个人去丢,成功率都是10%。那么这个机会本身的价值就是10块,而不是100块。这点大家应该都知道。

而对这个情况,我们假设一个前提,就是每扔一次骰子的成本,就是10块钱。那么这个机会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价值就是0,而不是100块。

而这其中,与丢骰子的人长得漂亮与否无关,用的力气大小无关,也不是你拿著骰子时间越长,丢出去后就应该赢率越高。因此,有新人说自己为此加班加点,无双休,被当成狗用,甚至五六年没有加薪过等等的抱怨,都是无理由的抱怨。因为你的这些努力,都没有增加盈利的概率。你的盈利,仅仅是因为你价值过低,所以你的时间不值钱,有人为节约自己更有价值的时间,而雇佣你去帮他丢骰子而已。因此,你只能和其他不能增加概率的人一起去争夺这个辛苦钱。

这时候,出现一个人,他精通这个领域的技能,很会扔骰子,所以可以将这件事情的成功率提高到50%,于是,这多出来的40%,就是这个人的社会定价,反应在现实中,可以是收入,可以是薪水,可以是分成等等任何表现形式。

但是这个拥有这个技能的人,自己本身没有10块钱,所以他想赚钱,需要用别人的10块钱。而手头拥有10块钱的人,就会想拉拢这个人,来一起赚钱。如果,出价者只有一个人的时候,那么,的确存在被剥削的成分在,那时候不管出钱的人开出多少比例,本身去做事的人都只能接受。

问题是,市场并非是封闭的,当第一个出价者获取到收入以后,那么一旦拥有第二个竞价者出现之后,结果就会是什么?

结果就是,这个人的收入虽然不是40%,但是无限接近于40%。也就是说,他能够被真正剥削的,只有第一次且只有一个人出价的时候。

当你刚上社会的时候,你的实际价值是负数,你需要学习、成长,才能够达到价值的增长,也就是这段学习期间,实际上老板这边是亏损的。而当你的价值超过你的薪水、并且你的盈利已经补充了之前老板对你的薪资付费、教育付费、培训时间等所有价值之后还有盈余的时候,放心,你去找老板谈加薪,大概率都会完成。因为他对你的能力不付费,当你拿著这个价值,完全可以找到愿意为它付费的新东家。所以最后你的价值,必然重新定位在一个全新的你应得的价值之上。

明天,我就借著这个话题,先抬杠一下我在知乎看到的两个推荐,因为这种推荐实在太误导年轻人了。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