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300字 阅读需4分钟

今天,阿里巴巴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发布文章《给“701谣言攻击总计划”组织者的三句话》。

所谓“701谣言攻击总计划”,是之前网友“只虎在野”微博披露:制造并操控涉及阿里的舆情背后有一个叫“701”的总计划,该计划由京东公关副总裁宋旸直接指挥并提供资金,其指令北京沃来公关公司及其控制人陈战锋购买公民身份信息,注册大量网络账号用于发布网帖并扩散,还明确约定账号权属归京东。

按照阿里方面的说法,相当于是其走夜路被京东家的狗咬伤,既知道狗主人是京东,本来是找主人算账也就是了。现在却是阿里家族的人翻身扑向尘埃,反口要咬狗几口,一时间直闹得尘土飞扬、人发狗毛横飞,看客纷纷抚掌大笑。

但客观说,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个所谓的“总计划”,以及是否由京东方面所策划,目前也仅仅是一面之词。包括之前阿里巴巴法律顾问惠翔律师公布的9700余篇网络黑文攻击,在锁定跟京东方面的关系也并没有“实锤”,现在就断言孰是孰非未免太早。

然而真正让北京时间“锐评”感到失望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中国国内电商的两大巨头的争斗,竟让依然停留在用舌头这么落后的武器战斗的层面,实在无比荒谬。

那么姑且不论这“狗”是否真是京东家养的,就算是,以阿里今时今日的经济体量,完全有能力、有资源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作为集团CMO,王帅先生写这种“三句话”占用的时间精力,如果换算成他从阿里在同样时间内获得的收益,足够请文笔更好、逻辑更清晰的写手写他三十句、三百句、三千句的!

锐评君不由得想起之前IT业的几轮世纪之战,如微软战网景、谷歌斗苹果、Facebook死磕Twitter,争的同样是真金白银,同样恨不能将对方赶紧杀绝,所用招数从人才挖角到战略布局,从垄断诉讼到专利纠纷,从恶意收购到联盟对抗,如果写成一部小说,其间机谋暗算、妙招明争,真是不输《三国演义》。但似乎很少听说他们互泼脏水、扣帽子,甚至彼此的领导者还会在媒体上互相表达敬慕之意,颇有一时瑜亮的风范。

而在锐评君看来,之所以国内企业巨头还热衷于口水战,一则是本身公司企业文化仍未能褪去“草莽气”,然而更关键的是国内的政策法律环境仍然有待提升。试想如果连阿里这样的巨头,面对网络的攻击和抹黑,也都只能选择去打口水仗,让自己的高管写一个“三句话”来表达愤怒和无奈,那么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小企业,又或者是一个普通的个人,面对网络暴力和抹黑时有几分还手之力呢?

那么对于阿里来说,很难想象这一轮网络发声是单纯出于义愤,恐怕更多是权衡了各个途径效率之后的结果。不论是真的维权,还是像有些网民怀疑的那样炒作,都说明了至少目前像阿里这样的企业也都不能免俗地要打这场口水战。

然而不论从整个中国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层面看,还是从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角度看,这样的口水战都是有益无害,消费者们看着一群自诩精英白领的人如同泼妇一般在彼此撕扯,而市场秩序则被各种“盘外招”干扰动摇。而那些挑起口水战、抹黑战的人,最终凝视深渊太久也免不了陷入深渊。

而避免这一切,除了企业本身自重身份,主动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舆论秩序乃是社会秩序的责任,更需要法律环境的优化,加大加重造谣、抹黑者的成本,简化企业和个人维权的环节,那么或许像阿里CMO“三句话”这样的东西也就无需登场了吧。

文/北京时间评论员 梁千里

往期精彩报道:医生治艾滋18年:曾经穿刺扎过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