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1000字,閱讀需3分鐘

儘管不願意看到,但是中美貿易戰還是來了。

3月22日美國宣佈對600億美元中國出口商品徵收關稅,很快中國宣佈對美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涉美對華出口約30億美元。

目前,國內輿論場對這個話題的解讀,大都是一些專業理性的聲音,然而在互聯網上還出現了一些詭異的想法。一部分網民認爲需要強烈還擊,甚至要跟對方一決雌雄,誓言要打贏這場貿易戰,也有一些國人又開始妄自菲薄,認爲中國的反制措施會不會弱了一些,人家500億你30億,看上去好像不太對等。

在北京時間“銳評”看來,這些觀點恐怕誤解了“貿易戰”的實質,將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係理解成了市井街頭的打架邏輯。

首先應該明白一點的是,貿易戰沒有贏家,這也是中國一直強調不願意打貿易戰的原因。

所謂貿易戰,就是利用高築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限制別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同時又通過傾銷和外匯貶值等措施爭奪國外市場,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貿易量會被壓縮。比如美國人原來買一件中國貨是800美元,現在就得1000美元往上了,哪國老百姓也不是冤大頭,結果就是買的人少了。

因此,打貿易戰從整個國際經濟貿易層面看,勢必導致貿易流通不暢,貿易成本增加,貿易量下降,連帶造成一系列經濟不利影響。這對於世界經濟都存在不利影響,對於美國人和中國人也都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美國大批跨國企業要蒙受損失。

這也是爲什麼中國商務部在迴應時稱貿易戰“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

從這個角度說,根本不存在“打贏”的說法,只能說是美國開啓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中國只是選擇了“奉陪到底”。

第二個需要明確的是,打貿易戰從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這也是爲什麼中國並沒有採取過激反應的原因。

從美國政府打貿易戰的目的看,表面上目標是逆轉目前的對華貿易逆差,以提振美國經濟並解決其國內一系列問題。不過稍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想法是非常荒謬的,實際上在美國國內也有一片反對聲響起。

而中國接招的目的則跟美國不同,是爲了維護中國的合法利益,這就使得中國在採取反制措施時,一方面要考慮如何“精確打擊”,使得美方明白貿易戰不但不能使中國屈服,反而會給自己造成巨大損失;另一方面又要考慮本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穩定,不能意氣用事地亂打一起,以至於影響本國經濟發展。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目前的反制手段,似乎數量、範圍上跟美國採取的貿易戰手段不對等,但其實足以表明中方的態度,也展示了中方可以採用的措施和手段。

這樣做的目的,既要告訴美方中國有牌可打,又不能一把把底牌全打出去,可謂收放自如。這跟市井上打架一旦動手就豁出去玩命顯然不是一套邏輯。

而在接下來的博弈中,如果美方辯明利害懸崖勒馬,中國這一套動作既收到成效又沒有給本國經濟造成太大負擔;如果美國一意孤行,閉着眼睛跳懸崖,中國自然有後招應對,管叫他討不了便宜去。

但中國最終的目的,並不是在比拼貿易戰手段中出口惡氣,也不是爲了顯示自己的經濟有多麼禁折騰,而是用反制手段告訴美國這種貿易戰並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促使雙方的經濟關係回到正軌,通過談判解決經濟領域的分歧,最終爲中國贏得更加良好的國際經濟環境,也促使世界經濟向着更具活力的方面發展。

文/北京時間評論員 樑千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