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這個人大家都不陌生,在各種影視劇中,都有劉墉的出現,那個經典的「羅鍋」形象深入人心,那麼事實真的如此麼?

在險惡的官場上,劉墉是少數可以壽終正寢的官員,相比當時官場上風光一時的和珅,最終被滿門抄斬。嘉慶皇帝曾經稱呼, 劉墉為劉駝子, 這裡的駝子不就是羅鍋麼?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不是一個「羅鍋」,隨著年紀的加大,難免有一點駝背。

劉墉的身高很高,划算一下,應該有1米8多,劉石庵的扇面也是無數文人墨客追求的一大至寶, 可見劉墉的書法造詣十分的高超。 劉墉常年站在桌子前面練習書法,有些弓著腰,加上時間久了,背也的確受到了一些影響,因此大家才叫他劉羅鍋。他並不是天生就是羅鍋。

在古代羅鍋很難做官,你以為現在是看臉的時代,古代做官就不是了麼?只能說你太年輕了。 古代做官是看政治標準(家裡有無犯罪是不是根紅苗正)第二個就是長相,歷朝歷代,皇帝選你在身邊的時候,起碼需要看你順眼,雖說不是選美,但是也有標準的。旁邊的術士在皇上旁邊相面,這是有嚴格的標準的。

乾隆也是一個地道的顏值控, 對於相貌順眼的比較喜歡啟用。而和珅,就記載和珅的相貌可是十分的帥氣。劉墉同朝為官,不可能太差。因此,羅鍋是不可能留在皇上身邊的。

另外,中國人好面子,皇帝也是,就拿會見外國使臣來說,如果用羅鍋,豈不是顯我大清無人。劉墉這麼高的職位,會見使臣這種工作也是常常遇到,豈是羅鍋之相。

綜合起來,劉墉不是一個羅鍋,這基本是後代文學作品和影視劇本的創作。


正史是沒有記載,只是民間傳說,究竟是怎麼樣其實也搞不清了,估計是人高背稍微有點駝罷了,但不至於那麼誇張,要不然應該有記載,而且乾隆這個人對官員形象有癖好。電視大多都是戲說,看看樂就罷了。宰相劉羅鍋,其實清朝沒設宰相,鐵齒銅牙紀曉嵐,紀曉嵐也遠沒有資格和和珅鬥。


我認為娛樂歸娛樂,歷史歸歷史,現在人要擺正自己的歷史觀,切不可把現在的娛樂片的故事為依據來考證歷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