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海珠区“1+1+6”产业政策体系

  (简称《海珠创新岛十八条》)

  在2019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海珠分论坛上正式发布,

  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为提升企业对产业扶持政策的知晓度,

  让企业尽快享受政策红利,

  4月10日,海珠区投资促进局

  在区重点招商楼宇保利天幕广场,

  举行首场

  《海珠创新岛十八条》政策宣讲会,

  入驻保利天幕广场、

  保利中悦广场、保利叁悦广场的

  20余家企业、近50名企业代表参加宣讲会。

  政策进企业 搭建顺畅交流平台

  在政策宣讲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珠区在制定《海珠创新岛十八条》的过程中坚持“两加两减”原则,即对扶持精准度和力度做加法,对政策数量和申报流程做减法,全区13个部门历时半年多时间,修订重构了18条简明高效、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涵盖对创新企业、新兴产业、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资本和创新人才等六大类主体的奖励。

  本次宣讲会采取集中讲解、统一答疑、现场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对《海珠创新岛十八条》进行了详细解读,重点讲解支持总部企业、初创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商贸业、上市挂牌、风险投资管理企业、招商平台等奖励的具体措施,同时还对统一政策服务平台网站及政策的申报流程进行了演示说明。为了突出宣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宣讲前向参会企业发放政策宣传小册子,统一征集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让企业“装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实现精准政策辅导,进一步满足企业对产业扶持政策的培训需求。

  “《海珠创新岛十八条》刚刚发布,我们知道扶持力度很大,但能申报什么政策、怎么申报,还真是不太清楚。通过区投资促进局的培训,我们对于这份政策‘红包’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多举行几次这样的活动。”

  ——广州远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表

  工作站进楼宇,企业服务不掉线

  其实,除了“区内重点商务楼宇”以外,保利天幕广场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海珠区首批企业服务工作站暨民营经济服务工作站。在上周的2019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海珠分论坛上,海珠区为区内首批企业服务工作站暨民营经济服务工作站——万胜广场、保利天幕广场、广报中心进行了工作站授牌仪式。

  去年12月26日,海珠区首个“企业服务工作站暨民营经济服务工作站”在琶洲万胜广场揭牌成立,这是海珠区第一个进驻重要商务楼宇的工作站;一个星期之后,海珠区产业招商部门便派出两名CSO首席服务官进驻站点,定期开展现场服务,免费提供各类咨询和协调服务,真正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除了驻点现场服务,区投资促进局还为多个楼宇、园区建立了工作站微信群,覆盖全部入驻企业,CSO首席服务官提供24小时即时线上咨询,确保企业服务“不掉线”。此外,深化落实节点式、下沉式服务,不仅把会议开到楼宇和园区,更是开到建设工地现场,开展“上楼入园送政策、送服务”行动,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现在,企业服务工作站暨民营经济服务工作站的范围拓展至保利天幕广场和广报中心,下一步,还将陆续入驻海珠区的更多商务楼宇与园区,区投资促进局也会在更多的楼宇、园区组织召开《海珠创新岛十八条》政策宣讲会,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大礼包带来的发展机遇与切实红利。

  编辑 |田心君

  责编 | 晓东南、文森蓝、土土兔

  来源 | 海珠区投资促进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