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打車和滴滴外賣最近火得不行,其實早在2017年11月「美團租車」應用也上線了,先期在成都的郫都城區展開試運營。無獨有偶,同年12月寶馬在成都推出其在中國市場的第一個共享汽車服務。項目使用寶馬i3電動車,總數預計有100輛。按計劃,用戶在使用完車輛時,無需將其停放到固定地點。它是寶馬2016年於美國上線 ReachNow共享租車服務的延伸。

這無疑是進一步對標賓士在德國慕尼黑上線的P2P共享租車服務——Croove。且不說美團、寶馬乃至賓士租車的業務最後能否成功,只說共享租車在中國的市場和創業情況,已經走在了世界領先位置。2015年11月尼爾森公司對60個國家的超過30萬網民進行了調查,發現在歐洲54%和北美52%的受訪者都表示願意與他人進行共享。而亞太國家要高得多,78%的受訪者表示對共享經濟具有極大熱情。60國中,中國有94%的受訪者傾向於共享經濟,所佔比例最高。

時至今日,中國呈現傳統租車平臺和共享租車平臺並存的局面。神州租車、一嗨租車等代表著傳統重資產型租車平臺保有著存量客戶。而凹凸租車、PP租車、寶駕租車、途歌等為代表的輕資產重運營平臺正在迅猛發展,其中凹凸租車註冊用戶數超過500萬,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大勢看好。經過近年的發展,共享租車行業已經不是一開始砸錢燒錢圈地的粗放競爭了,隨著各家融資的推進和業務的不斷發展,共享租車行業已經進入了競爭的深水區,比拼點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活到現在的共享租車玩家,競爭比拼的本質是對市場份額的佔領

可以看到,共享租車平臺正在經歷新舊對峙時期。經過了前期的燒錢階段,共享租車行業大浪淘沙後活下來的玩家都不是好欺負的。在都不缺錢的前提下,這場競爭的本質是對市場份額的佔領。

也就是說,誰能夠小步快跑,誰佔領市場份額就更多,獲勝的可能性就會變大。這一點來講,輕資產模式的凹凸租車的優勢明顯,且出行領域輕資產的模式,前面已有滴滴驗證。國內B2C租車模式的老大神州租車僅在2015年一年在購置新車上的支出便高達56.3億元,模式過重也帶來了這一模式公司較高的負債率。

而像PP租車、凹凸租車,採取私家車社會閑置汽車資源大匹配的業務邏輯,資產輕到業務跑得飛快。凹凸已經佔據共享租車市場80%以上的份額,註冊用戶突破500萬,註冊車輛超過50萬輛,車型逾萬款,業務已經遍佈國內58個城市,離它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虛擬服務商平臺的目標日趨接近。從平臺而言,凹凸租車平均每輛車月度交易頻次達到4次,平均客單價超過800元,車輛的月均收入達到3200元上,年投資收益率已達30%以上。收益可觀,這也是更多社會車主和車輛資源加入,凹凸不斷穩固和擴大市場份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所在。

不再燒錢,各家成敗的最關鍵因素:拼誰的用戶體驗好

不再燒錢後,「用戶體驗」正成為決定各家成敗的最關鍵因素。凹凸租車董事長張文劍認為,用戶體驗主要表現在快捷、便宜、樂趣三個方面。我觀察和梳理了市面上主要幾家的用戶體驗——

1、快捷性:對越來越追求出行品質的用戶而言,價格已不再是用戶第一關心的問題,便捷性纔是用戶選擇哪個租車平臺的最主要原因,而這主要體現在用車流程上、便捷取車、快速還車。神州租車和一嗨租車主要在地鐵、機場、火車站等主要公共交通場所開設門店提供自提取車,對於用戶來說取車交通相對便捷。不過,對於那些離主要交通場所較遠的用戶來說,取車相對來講不是那麼便捷,而且還車後還需再坐其他交通工具回家或回公司。而凹凸租車採取地圖定位取車的形式,相對神州和一嗨而言,更人性化,用戶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小區或者上班的寫字樓停車場就能租到自己想要的車型。更幸運的是,如今這些租車平臺,基本都提供送車上門服務,特別是凹凸租車,向車主提供一對一的車管家服務,用戶下完單後,即可安心等待車管家送車上門,體驗更加便捷。凹凸租車還於2015年7月1日開始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深圳6大城市推出了24小時全城取還車業務,這是行業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開通此項服務的共享租車平臺。

2、便宜性:使用租車平臺的用戶,價格也是促成他們租車與否的一個主要因素。以大眾朗逸為例,神州租車價格在180元左右、一嗨租車價格為140元左右、PP租車則為160元左右、凹凸租車僅為130元左右......當然,車輛使用時間、外觀等也會影響車輛被租價格。不考慮其他因素,僅以大眾朗逸一款車型來講,凹凸租車的價格相對便宜些。有調查顯示,在凹凸共享租車平臺,租客可以低於市場價30%左右的價格租到心儀的車輛。

3、樂趣性:租車、用車,是要講究舒心、愉快的。共享租車特別是自駕周邊遊的時候,是有很大樂趣體驗的。驢媽媽旅遊網《2016周邊遊用戶行為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周邊遊人次是去年同期4倍;周邊遊最高峯出現在暑期7、8月份,43%遊客選擇自駕出遊,房車露營、特色主題酒店、民宿、客棧等逐漸成為「香餑餑」,自駕成為周邊遊最主要交通方式,在整個周邊遊用戶中佔比達43%。而遇到事故需要理賠的時候,使用共享租車平臺的體驗好感,就變得格外脆弱。但凹凸租車希望共享的是美好,不是煩惱。用戶只要享受駕車出行的樂趣,意外、理賠的事凹凸一手包辦。為此,凹凸租車和太平洋保險結成戰略合作夥伴,並為凹凸共享租車用戶獨創高達205萬的全方位責任險,包含車損險50萬,盜搶險50萬,第三者責任險100萬和座位險5萬。理賠方面,相比PP租車、寶駕租車、途歌等,凹凸租車確實是做得最好的了。

行業挺進決勝期,共享租車最後還是要靠精細化運營

任何行業,良好的用戶體驗永遠都是最終成就事業的基石,也是品牌的基本體現面,這點共享租車也不例外。用戶體驗方面的努力,在細節方面的精益求精(APP風格、管家取車、車險等),可能是凹凸租車這樣的南方團隊特有的基因。

與純線上移動互聯網模式不同,共享租車是門檻較高同時線下運營偏重的模式。連滴滴這樣的共享出行巨頭在國內的租車嘗試都失敗並灰度下線,只剩下海外租車業務了。為什麼?這是由於租車業務流程長且環節多而複雜,同時個人供給端的產品非標,需要匹配供給兩端的資源效率,平臺需要不斷優化供給端的質量,並升級產品的推送匹配邏輯。對共享租車平臺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把控所有服務環節,才能吸引用戶信任平臺,將資源共享出來,並大幅提高供需的匹配率。

精細化運營是凹凸租車成功發展的DNA,也是共享租車這個商業模式取勝的關鍵。這裡說下我所瞭解的凹凸租車突出的三個方面:

1、建立行業獨創的大數據審核認證系統,並引進了國際先進的車聯網技術,建立了完善的風控體系,確保車輛安全;

2、建立完整的線下服務運營系統,包括:自建車管家服務團隊,全城24小時取送車服務,目前效能已經達到人均每月200單,一站式理賠服務……還有24*7客戶支持和道路援助通道以及「凹凸Club」溝通機制,將用戶體驗視為產品核心價值,用戶滿意度大幅提升,投訴率低至萬分之八,同時,基於第三方調研數據,其用戶凈推薦值(NPS)已超過傳統租車公司;

3、建立租客和車主之間的良性連接器和交易市場,保證車輛供給質量和匹配效率,目前匹配效率已經達到90%以上,平均每輛車月度交易頻次達到4次。

也正是在凹凸租車這樣用心服務、努力提升用戶體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共享租車這個細分行業「管中窺豹」,看到當下的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放下對外物的執著。通過分享交換的形式,降低資源的消耗,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共享的方式已經被廣泛接納。凹凸租車平臺上已經有10%的租客明確表示將來不買車,有用車需求時將使用平臺共享的車輛。通過對閑置汽車資源的共享,不但獲得了額外的經濟收入,還使閑置資產再次產生了價值,並且為改善道路交通壓力、減輕地球環境負荷貢獻力量。每共享一輛車,就有人會因為你的共享而改變生活方式,從此他們不必苦苦執著於「擁有」,這種價值觀的改變和顛覆,也使得凹凸租車的車主、租客和合作夥伴的流量可以互通、互用,這比一單幾百元錢的收益更有價值和意義。

不難發現,共享租車行業的決勝期正在越來越近的到來,平臺勝負的關鍵一手底牌,我想可能還是精細化運營。讓我感到振奮的是,凹凸租車這樣連續兩年被評為上海十大互聯網企業的共享租車平臺,清醒認識到行業到了競爭深水區,拼市場份額、拼用戶體驗、拼精細化運營,已經著手執行。

未來10-15年內,中國將會有近10億人口持有駕照,而中國眼下的道路和相關基礎設施對汽車保有的最大容量僅為3億輛,有本無車一族將達到7億,中國「車」的矛盾更加突出,共享租車是解決人們的自駕需求的重要細分領域。羅蘭貝格數據也顯示,中國租車市場規模從2008年的90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34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9%,預計2018年中國租車市場規模將增至650億元,未來5年中國汽車共享市場將以每年超80%的速度增長,超過全球增長速度。這個行業最終活下來兩三家頭部企業完全沒問題,而像凹凸租車這種眼光長遠而精準的平臺企業,已經盈利並最快可能在2019年下半年IPO,在共享租車的頭部企業中勝出的可能性正在變得越來越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