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患者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這兩種病,可謂是雲里霧裡,並不了解這兩種病究竟有什麼差異,今天醫聯就來講述一下這兩種「風濕」的不同之處。

一、病因不同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與自身免疫相關的炎症性疾病,以慢性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特徵。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免疫紊亂、免疫素亂等多種因素】有關。值得一提的是,長期吸煙會加重類風濕關節炎的癥狀

同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病者可能面臨較長時間的病程和較高的複發率。

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並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而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

所謂風濕熱,是由於鏈球菌感染,而引發的全身性疾病。除了關節病變,該病還可能累及心臟及中樞神經系統,其中以心臟和關節表現最為明顯

風濕熱發病年齡以5歲至15歲多見,曾是危及學齡前兒童及青少年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近年來發病率有所降低。

而類風濕高發年齡為40歲至60歲,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如果在兒童時期(16歲以下)發病,一般稱為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二、病變部位不同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關節,尤其是手足的小關節

表現為「多關節」、「對稱性」的炎症,患者會有【關節疼痛、紅腫等癥狀】,並且會伴隨病程延綿。由於關節滑膜收到侵蝕,還可能會造成關節畸形甚至關節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影響的多是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等。癥狀表現為【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疼痛】。

通常急性炎症癥狀持續2-4周消退,並且多個關節可能同時出現癥狀,也可能不同關節接連出現癥狀,但並不會導致關節畸形。

相比之下風濕性關節炎起病較急,而類風濕關節炎起病較緩。

三、體檢結果不同

如果出現疑似類風濕或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患者應都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除了查體,患者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如血常規、X線片等。

因為患這兩種疾病都會出現炎症表現,所以患者的白細胞計數、血沉和C-反應蛋白都會有所升高。但70%-80%的類風濕因子檢查呈陽性,而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則呈陰性。

同時,在影像學檢查中,類風濕患者多見關節間隙狹窄,而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僅在急性期可見關節陰影。

四、治療方式不同

類風濕性關節炎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尚不明確,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治癒方法。

但是,多種藥物都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癥狀、控制病情、降低致殘率。其中比較常用的藥物有:非甾體類抗炎葯、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葯(如甲氨蝶呤)和生物製劑(如阿達木單抗和依那西普)。

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是可以治癒的,常用藥物有:水揚酸製劑(如阿司匹林)和抗生素(如青黴素)等。

講到這裡,相信大家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這兩種病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那麼這兩種病又該如何預防和護理呢?

預防措施

類風濕性關節炎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治受寒、淋雨和受潮,同時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並且不要穿濕衣、濕鞋、濕襪等。注意避免各種感染因素,盡量不要長時間在寒冷惡劣的環境下生活。

如果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尤其是出現對稱性的小關節疼痛和腫脹,應及早就醫。

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親屬為風濕熱的高危人群。

如發現鏈球菌感染,即可給予青黴素治療。預防風濕熱複發應遵醫囑進行長效青黴素深部肌注。

不管是預防以上哪種病,大家都要養成運動的習慣。每日規律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也要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長期高度緊張、焦慮,很容易誘發疾病。

日常護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要特別注意:

  • 應避免受涼、避免潮濕環境下生活;
  • 患者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陽,應常通風,保持被褥乾燥;
  • 注意避免吸煙以及被動吸煙,吸煙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 與此同時,患者可以通過熱療改善關節疼痛與僵硬;通過輔助裝置減少關節壓力;通過使用夾板、手杖或步行器來減輕關節疼痛和改善關節功能。

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要特別注意:

  • 應及時了解常用藥物的作用、計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 在急性期的患者應在安靜環境下卧床休息,注意防寒保暖,注意關節的保護,避免受壓。緩解期再下床活動。


參考資料:

  1. 韓燕燕,孫景輝.風濕熱診治進展[J].臨床兒科雜誌,2012(07):106-109.
  2.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807-812.
  3. 殷浩.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J].《保健與生活》,2016:6-9.

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治療依據。具體治療建議及用藥指導,請一定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文中未註明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發佈於 2020-12-2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皮膚風濕免疫病皮膚風濕免疫病韓光明 主任醫師 醫學雙博士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

由於全國各地風濕病專病醫院和祖傳秘方在電視上、廣播中及網路上鋪天蓋地的廣告,治療風濕和類風濕,所以患者朋友們也都非常關心,他/她得的是風濕性關節炎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今天和大家一起詳細的了解一下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

一、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引起的關節炎)

一般來說,大家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現代醫學中一般沒有這種叫法),是風濕熱(rheumatic fever)所引起的關節癥狀。風濕熱是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由於免疫反應所引起的臨床癥狀,急性期以關節炎較為明顯,但同時也會影響到心臟、皮膚和神經系統。反覆發作通常會留下輕重不等的心臟瓣膜損害,又稱為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風濕熱在嬰幼兒很少發病,因為他/她們的免疫系統還沒發育成熟,最常見於5-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般在發病前會出現咽喉炎或扁桃體炎的臨床癥狀,如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但也有患者無明顯的前驅癥狀。

風濕熱引起的關節炎的臨床特徵,主要是影響大關節如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等,關節疼痛不固定,又稱遊走性關節痛,一般累及的關節不對稱。關節疼痛很少持續1個月以上,通常在2周內消退。發作後關節也不會出現關節變形,但也會反覆發作,天氣變冷或陰雨天出現癥狀或癥狀加重。

目前診斷風濕熱,是根據鏈球菌感染指標,如咽拭子培養陽性或抗「O」抗體滴度超過1:400,再加上心臟炎、多關節炎、舞蹈症、環形紅斑、皮下結節、C反應蛋白或血沉升高,以及心電圖改變等臨床主要表現及次要表現進行診斷。因此不是單純抗「O」抗體陽性就能診斷的。

治療主要是針對風濕熱的鏈球菌進行抗感染治療,青黴素仍是目前公認的殺滅鏈球菌最有效的藥物。對於出現的心臟炎、舞蹈症應積極治療。對於出現的關節炎癥狀,首選非甾體消炎藥。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關節炎,除了影響關節外,還可影響到身體的其他系統和器官,如皮膚、眼睛、心臟、肺臟和血管等。不像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它屬於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說你的免疫系統錯誤的攻擊了自身的組織而產生的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但中年發病最常見。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特徵,早期出現晨僵,是指病變關節在靜止不動後出現關節的發緊,僵硬,活動不靈活,尤其是早晨起床後最為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關節的腫脹、疼痛,壓痛。如果不經過規範化治療,後期會出現關節的破壞,畸形,功能障礙。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影響小的關節,如腕關節、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等。並且影響的關節兩側對稱分布,病情持續加重。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依據2009年ACR/EULAR的分類標準進行,從受累關節的數量、類風濕因子、抗-CCP抗體、血沉及C反應蛋白、發病持續時間幾個方面綜合評分,如果總分大於6分就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不能根除。但早期經過系統規範化的藥物治療一般都能控制疾病的進展達到臨床緩解,常用的藥物包括非甾體消炎藥、激素、傳統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物和生物製劑等。除了控制關節的病變外,還要預防心血管、肺部等系統器官的併發症。


由於全國各地風濕病專病醫院和祖傳秘方在電視上、廣播中及網路上鋪天蓋地的廣告,治療風濕和類風濕,所以患者朋友們也都非常關心,他/她得的是風濕性關節炎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今天和大家一起詳細的了解一下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

一、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引起的關節炎)

一般來說,大家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現代醫學中一般沒有這種叫法),是風濕熱(rheumatic fever)所引起的關節癥狀。風濕熱是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由於免疫反應所引起的臨床癥狀,急性期以關節炎較為明顯,但同時也會影響到心臟、皮膚和神經系統。反覆發作通常會留下輕重不等的心臟瓣膜損害,又稱為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風濕熱在嬰幼兒很少發病,因為他/她們的免疫系統還沒發育成熟,最常見於5-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般在發病前會出現咽喉炎或扁桃體炎的臨床癥狀,如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但也有患者無明顯的前驅癥狀。

風濕熱引起的關節炎的臨床特徵,主要是影響大關節如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等,關節疼痛不固定,又稱遊走性關節痛,一般累及的關節不對稱。關節疼痛很少持續1個月以上,通常在2周內消退。發作後關節也不會出現關節變形,但也會反覆發作,天氣變冷或陰雨天出現癥狀或癥狀加重。

目前診斷風濕熱,是根據鏈球菌感染指標,如咽拭子培養陽性或抗「O」抗體滴度超過1:400,再加上心臟炎、多關節炎、舞蹈症、環形紅斑、皮下結節、C反應蛋白或血沉升高,以及心電圖改變等臨床主要表現及次要表現進行診斷。因此不是單純抗「O」抗體陽性就能診斷的。

治療主要是針對風濕熱的鏈球菌進行抗感染治療,青黴素仍是目前公認的殺滅鏈球菌最有效的藥物。對於出現的心臟炎、舞蹈症應積極治療。對於出現的關節炎癥狀,首選非甾體消炎藥。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關節炎,除了影響關節外,還可影響到身體的其他系統和器官,如皮膚、眼睛、心臟、肺臟和血管等。不像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它屬於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說你的免疫系統錯誤的攻擊了自身的組織而產生的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但中年發病最常見。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特徵,早期出現晨僵,是指病變關節在靜止不動後出現關節的發緊,僵硬,活動不靈活,尤其是早晨起床後最為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關節的腫脹、疼痛,壓痛。如果不經過規範化治療,後期會出現關節的破壞,畸形,功能障礙。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影響小的關節,如腕關節、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等。並且影響的關節兩側對稱分布,病情持續加重。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依據2009年ACR/EULAR的分類標準進行,從受累關節的數量、類風濕因子、抗-CCP抗體、血沉及C反應蛋白、發病持續時間幾個方面綜合評分,如果總分大於6分就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不能根除。但早期經過系統規範化的藥物治療一般都能控制疾病的進展達到臨床緩解,常用的藥物包括非甾體消炎藥、激素、傳統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物和生物製劑等。除了控制關節的病變外,還要預防心血管、肺部等系統器官的併發症。


風濕性關節炎是外界風與濕與內在的風與濕積於關節的一種病變;類風濕關節炎是肝腎津液不足骨關節缺乏濡養產生的炎症病變,這是風濕與類風濕的根本區別。


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的區別是1、前者主要以侵犯全身大關節為主要病變位置,而後者是以全身小關節為發病對象。2、風濕性關節炎多數可以治癒,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預後差,還會導致骨骼畸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兩者均有關節疼痛,均為風寒濕雜至而作。類風濕性關節炎為肝、脾、腎虧損,風寒濕毒乘襲關節。表現癥候以對稱性、多發性、反覆發作性、手足小關節疼痛為特點,晚期多數導致關節破壞、強直和畸形,個別嚴重者可導致癱瘓。脈象以浮緊、沉弦為特點。治之應該標本兼顧,攻補兼施。立法以祛風散寒化濕雜投。

風濕性關節炎以膝、踝、胯、腰、肩、肘等大關節為主,以單側急性發作為多,不影響生活自理,無遺傳性,致殘率較低。部分患者不治或失治可能導致風濕性心臟病。其治法根據病症及部位辨證施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