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半年前得了類風濕關節炎 現在在極其寒冷的地方上大學 癥狀是手指彎曲困難 受寒後會脹痛 膝關節發癢 看了看知乎相關回復 都說難以痊癒 難道就沒有得了類風濕痊癒的例子嗎?想激勵一下自己…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不僅僅疼痛讓人難過,如不經治療還會關節變形,關節活動度降低,導致患者軀體功能下降,甚至最終引起生活不能自理、癱瘓、死亡。這也是類風濕必須值得重視,認真治療的原因。其治療的核心內容,一則改善癥狀,儘可能讓患者不疼不腫,一則阻止關節變形,讓患者持續維持正常的生活狀態。

然而,30年前的昨天和30年後的今天,我們關注的內容有所不同。30年前藥物有限,醫生百姓對類風濕認知普遍不足,僅使用激素、中藥、止痛藥的患者為數甚多,改善癥狀已屬不易,阻止關節進展更是困難重重——許多患者的關節受到嚴重損傷,關節功能喪失,甚至殘疾。因此,多年的風濕學科宣傳的重點,放在合理的藥物使用,以期消除炎症,阻止關節進展方面:即通過傳統慢作用藥、生物製劑、小分子靶向葯、某些中藥成分(如雷公藤)的合理使用,來達到消除炎症,並阻止關節破壞,預防關節變性的目的。

然而,30年後的今天,藥物爆炸式的增長,價格的降低,醫生和百姓觀念的逐步更新,類風濕的治療愈發規範。類風濕關節炎炎症控制比率逐步提高,關節變形、破壞速度在很多患者身上,已經顯著下降——尤其在一二線城市,類風濕患者大都得到了正規的評估和治療。於是,我們又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消除炎症,阻止關節破壞、變形,還要儘可能地改善患者的自覺癥狀:讓患者無痛生活。

在類風濕的評估中,有一項著名的評估方法,來測量類風濕患者是否達到了臨床緩解,叫「Boolean緩解標準」[1](布爾標準,俗稱「四個一」標準),按照這樣的緩解標準,需同時滿足腫脹關節數量<1個,疼痛關節數量<1個,患者自覺評分<1分,C反應蛋白<1mg/dL,方被認為達到了「臨床緩解」。然而研究發現,患者整體評估不達標,是患者未達到Boolean緩解的最常見原因,而疼痛是整體評估&>1的最顯著預測因子[2]。雖然臨床緩解保准有很多,包括DAS28、CDAI、SDAI等等,但是其本質內涵都有接近和相似的地方。

類風濕為什麼出現疼痛呢——這是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3]。一則,IL-1β、IL-6、TNF、NGF、IL-17等多種炎症中產生的細胞因子,可刺激人體的「疼痛感受器」,使人感受到疼痛,JAK/STAT等炎症相關的信號傳導通路也密切參與其中;其次,疼痛閾值降低,疼痛敏感性增強等「中樞敏化」也可造成類風濕患者的疼痛——這也就是一部分患者在關節炎症消除,但疼痛仍然存在的一個原因。

疼痛不僅僅是類風濕就診的首要原因,也是患者首先期待改善的目標。雖然疼痛並非醫生唯一關注的項目,但是控制病情、預防關節變形的核心目標下,儘可能改善疼痛的癥狀,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讓患者更好的就診;同時也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讓患者生活的更好、更有信心。

改善疼痛,首先需以消除炎症為前提:醫生需要通過傳統慢作用藥、生物製劑、小分子靶向葯、某些中藥成分(如雷公藤)的合理使用,達到這個目的——這是類風濕治療的核心項目。但除此之外,有時候還需要對藥物進行「優中選優」,比如有研究發現,在同樣炎症條件下,JAK抑製劑比TNF抑製劑有更好的疼痛改善作用[4]。

謝醫生常說,類風濕不再是「不死的癌症」,通過合理有效的藥物使用,我們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也能阻止關節的破壞,前者讓患者生活得更好,後者讓患者能長期保持良好的生活、自理、工作能力。但我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滿足現狀,對疾病控制的要求要越來越高,讓患者不痛不腫不變形,儘可能接近正常狀態,永遠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參考文獻:

[1] Boers M. Ann Rheum Dis. 2016; 75: e68.

[2] van Tuyl LH, et al. Ann Rheum Dis. 2017;76(5):855-861.

[3] Cook AD, et al. Trends Immunol. 2018;39(3):240-255.

[4] Taylor PC, et al. J Clin Med. 2019;8(6). pii: E831.


你好,看到你的話題,很想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鼓勵鼓勵你,希望你能以一種樂觀的態度去正確地認識這個疾病。

其實,許多疾病以目前的醫療水平是不能痊癒的。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控制疾病,與疾病和諧共存,用最少的葯維持最穩定的病情是我們共同希望的。那麼,如何通過合理用藥做到與疾病共存呢?

我們需要科學地了解這個疾病,對這個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1.類風濕關節炎的定義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關節滑膜、漿膜、心、肺,血管及神經等結締組織。急性期炎症主要表現為滑膜血管水腫、滑膜炎。若未及時診斷和治療,急性炎症反應消退後,滲出液逐漸被吸收,滑膜中由新生微血管增生的肥大滑膜細胞、炎症細胞及肌化的纖維素構成血管翳的形成及兼具類腫瘤組織的特性,是RA病變過程中一種特徵性的病理產物。滑膜細胞顯著增生,引起關節軟骨破壞,骨組織炎症、壞死和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而後發生鈣化,出現纖維性和骨性關節硬化,關節腔顯著狹窄或完全消失。若不能及時正規治療,約有75%患者將會在3年內出現殘疾。

2.類風濕關節炎的病理

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類風濕關節炎中起著重要作用,IL-6為由基質細胞、上皮細胞等多種細胞產生的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因子。單核細胞在炎症的刺激下產生大量的 IL-6,IL-6與其受體相結合,經過多次分化後形成的結合體會影響酪氨酸蛋白激酶1、2,最終導致患者體內釋放大量 TNF-α、IL-17 等細胞因子,誘發關節炎。與此同時,IL-6 還可以使多種免疫球蛋白形成類風濕因子,導致RA患者滑膜內抗體沉積現象嚴重,損害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導致患者病情加劇。

3.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方法越來越多,尤其是在過去的30年里,儘管目前還沒有能夠完全治癒類風濕關節炎的方法,但如果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就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我們現在的藥物主要分為傳統口服藥類和生物製劑類,前者比較常用的是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艾拉莫德、羥基氯喹,後者比較多用的有腫瘤壞死因子抑製劑(益賽普、恩利、強克等)、白介素-6拮抗劑(雅美羅)等。

要注意的是,患者選擇治療方案的時候需要先評估患者本身的身體狀態,比如白細胞低的患者可能對甲氨蝶呤就不耐受,眼底黃斑變性的患者就不把羥基氯喹作為首選,有活動性感染或者肝炎病毒在複製階段的患者選擇生物製劑的時候就需要慎重。

總之,請不要悲觀與絕望,要樂觀的去與這個疾病相處(面對疾病,保持樂觀的心態真的很難,但一定要給自己加油,不斷激勵自己),去戰勝它。千萬不要亂投醫,一定要去正規的三甲醫院,聽取並嚴格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及建議。

加油!如此年輕的你,一定要樂觀地面對生活,你有更多的可能性,祝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首先,類風濕是真的不能完全被治癒的,有些人說的可以治好通常是指類風濕關節炎達到病情不加重,疼痛減輕,長時間不複發的效果,但並不能說明類風濕關節炎被完全治癒了,它在一定條件下存在再次複發的可能。

並且類風濕關節炎是需要靠藥物治療的,一線治療藥物是非甾體抗炎葯,例如布洛芬、洛索洛芬、塞來昔布他們都可以有效的緩解類風濕關節炎帶來的疼痛,但對病情的緩解沒有幫助,所以我們還會給病情稍微嚴重的病人開慢性抗風濕葯,也就是二線治療藥物,例如甲氨蝶呤配合非甾體抗炎葯使用,來達到鎮痛消腫、緩解病情的目的!

此外生物免疫製劑對於大多數類風濕患者來講是目前最好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如GDNF阿爾法抑製劑、CD20單抗,如果家裡條件稍微好一些,在諮詢完醫生以後,如果允許可以嘗試一下!


我自已從小有患類風濕關節炎,最後自己調理好了,完全沒問題。採用的是自然調理方法,不吃藥打針,也是偶然所得。

類風濕關節炎極大可能是因為血液循環不暢,關節局部營養不良、代謝障礙造成的

根治的可能方法,就是增強血液循環,恢復遠端關節的營養、代謝水平

我以自身戰勝類風濕而寫的相關文章,可參考:

東東冥想:類風濕關節炎(RA)的全新假說及可能根治的方法?

zhuanlan.zhihu.com圖標東東冥想:類風濕關節炎40年,一個醫學的奇蹟!?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爸有遺傳的很嚴重的類風濕,我奶奶也有非常嚴重的類風濕。他四十歲不到十指關節都開始腫大變形疼痛,尤其他還是個醫生。之後他不再做手術了,但是也沒有阻止類風濕繼續惡化。

我媽為了不讓我爸類風濕惡化,她做了很多努力。

從他和我媽媽結婚後,我媽承包了家庭所有的家務。我爸除了夏天(氣候溫暖的春天和秋天)洗自己的內褲和襪子外,只要水龍頭流出的水是冷一點的,我媽都禁止他洗任何東西。

我爸從四十歲開始,每天早上會起床去慢跑鍛煉身體。

一般我們覺得不冷我爸要穿厚一點的衣服,他說因為他冷。

我爸極少吃冷飲,一吃馬上得噴翔拉肚子。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東西他也不能馬上吃,一般要放到室溫才吃。每天一到兩種水果(水果不能多, 吃多噴翔,如果氣溫低吃水果也噴翔),青菜要適量,肉要管夠,每天早上一個煮雞蛋。

我爸愛吃牛肉,在大夏天即使連續幾天吃牛肉也不會上火,反而會因為吃了牛肉手腳暖暖的睡眠很好。

在炎熱的南方夏天,我爸也不吹空調。一年也就在午休時候開最多不超過五次的空調,每次開一到兩小時,因為他吹了空調說很冷渾身關節會不舒服,喜歡吹自然風,可以接受電風扇吹的風,但是風扇不能直接對著他吹。

雖然他有類風濕,但是我爸很少吃藥(除了他的高血壓葯每天得吃),基本上沒有吃過治療類風濕的葯,他總說是葯三分毒。特別提示:不吃藥是我爸個人的意願,其他人不要效仿。我爸他似乎對藥物的副作用特別敏感,比如說,某葯吃了會有0.4%的全身無力感,周圍很多人都吃了沒事,唯獨我爸吃了幾個月就全身無力導致摔了一跤,停葯後恢復正常了。他感冒也會用藥,但是最多吃7天。我爸能不吃藥控制類風濕,主要還有各種其他原因,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所致。至於類風濕要不要用藥,請配合主診醫生的建議積極治療,不要盲目效仿我爸,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和居住環境等因素都不一樣哦,我爸這種應該是極少數吧。

除了夏天,剩下所有季節他喝水都要喝溫的,和涼水容易肚子不舒服。

到了他退休了我將他接到溫暖的南方,這裡一年也就最多2個月的冬天,而且冬天最冷也就5°不到吧。我們所在的城市是個三季都在過夏天的城市,我爸自從來了這裡,關節再也沒有痛過了,以前腫脹變形的關節也慢慢恢復成了至少外表看起來很正常了。

退休後我爸睡眠很規律,每天中午會午休一小時左右,晚上基本上9點睡覺,早上5點起床洗漱完就去外面鍛煉身體,除非是下雪下大雨,但凡晴天他都會去鍛煉。

補充一條:我爸住的卧室朝向要特別注意。來南方後,我特意給他留出朝向正南方的主卧。卧室冬暖夏涼,夏天在南方其他人早早開了空調,我家只用開窗便有習習涼風,正夏最熱那幾個月,最多開電風扇足以,有時候我爸甚至連電風扇也不用,如果半夜風大他還要關窗睡覺。我測溫了下,冬天很冷的時候外面16°卧室室內不開窗基本可以保持23°左右,外面如果是最低溫7°左右,室內也有12°左右。在南方這裡,冬天我爸有一床他專用的上好鴨絨被,蓋上非常溫暖。我媽也試過,據她描述蓋上像火燒一般熱。但是我爸除了這條鴨絨被還要蓋一床蠶絲被。他比正常人要怕冷。

我爸今年已經79歲了,目前類風濕沒有惡化,身體比我還硬朗。他回到老家這一年多(主要回家看病),雖然家裡有暖氣,但是他依舊會叫冷,關節有時候會痛。在家必須穿著厚棉襖,相反我媽每天衣著單薄,成天喊熱死了悶死了(我爸不讓我媽開窗透氣,說冷空氣進來了他會冷)。我媽經常說等疫情過後讓我爸繼續來南方待著,為了他的關節。但是他的醫療都在老家,如果以後要看病只能兩邊來回跑了。

我爸類風濕並沒有治癒,治癒是不可能的,得了這病就是一輩子伴隨了。但是也不要絕望,類風濕早期還是有控制它的辦法的。我總結了一下:

類風濕發病初期的時候除了盛夏,其餘季節少碰冷水,最好不碰。注意保暖,盡量少吹空調。睡眠要充足。營養要管好,如果不是容易上火的體質,可以一年四季吃點牛肉。生冷食物如冰棒等等最好不要吃。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的鍛煉方式,不能因為類風濕成天躺著,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免疫能力。最後一條,有條件就盡量待在氣候溫暖的南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