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工資未發,上萬員工,社會輿論差,負債高,管理體系混亂

但清潔能源是國家戰略的方向,薄膜領域只有漢能可以和first solar掰一掰手腕(體量大,研發能力弱)

最後這家公司會走向何方? 薪水還會拖欠多久呢? 大家猜猜這次欠薪最後如何解決?


這位:#中國人#

知乎用戶?

www.zhihu.com圖標

呵呵,與漢能有過一面之緣就還算了解。就如此的為其洗地了?我與漢能互不賒欠,但要是你說了實話的話。我比你瞭解漢能多的多。看了你在網上發表的一些文章。

【1.我覺得討要工資的人確實像你說的,不算知識分子。但漢能主事人連普通人都不算。】

先說知識分子吧。李河君及主事高管們算不算知識分子?今天出現這樣的危機他們應該是最先知道內情的吧。為什麼在賣山東營口定向金融的時候不告訴大家?而是給員工編故事,脅迫大家買定投。所以你先別聊知識分子了,一個普通人的基本標準是不要欺瞞別人,漢能早在欠薪之前就用金融定投的事情,欺瞞自己的員工了。再往前回顧,欺瞞股民,欺瞞用戶。到員工逼急了要工資的時候,你#中國人#這位知乎用戶來聊知識分子來了。你不覺得你自己更滑稽嗎?

【2.你說的都對,但大家(用戶,員工,股民)也都不傻。】導致今天這樣不好的局面其實有無數次挽回的機會,就比如最初漢能有著這麼好的資源(水電站,國內外各種專利,資源什麼的),為用戶做過些什麼?李河君內心的重點是什麼?是金融操盤,取巧上位。還是真的像他說的,讓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是靠資本操盤改變?還是靠為客戶提供優良的服務和產品體驗改變?我親眼見過漢能某產品總裁,用超強的表達及邏輯能力,在眾人面前把漢能的發電揹包捧成花。我辯不過他,598快,你買一個嗎?698塊的戶外版發電揹包,你願意去沙漠背一個嗎?你去看看銷量,去看看反饋,用戶辯不過你,但他們同時也不傻。你一個700塊錢的戶外發電揹包,要負重你不如多特,小鷹。要發電,你發出來的電沒有逆變功能,電流微弱,插到手機上甚至倒吸手機的電。戶用方面:客戶交了錢遲遲沒貨,買了漢能家東西售後又是一個稀碎,打不通電話,接線服務態度好,但是不解決實際問題,內部業務部門又是各種甩鍋,甩鍋的原因是各部門之間中游下游員工就是混就好了,主事高層也並未重視實際為用戶解決問題上面,如果高層重視,這幫中游領導誰敢混誰滾蛋,對吧?而漢能的大客戶事業部又舍肝(酒喝多了傷肝)取悅各方政府。如果對政府的這種熱情用在客戶身上,漢能會是今天的樣子嗎?

【3.漢能的今天不是員工導致的,是高層初心不軌導致的。】2017年底,李河君主席要求漢能做到像小米一樣的宣傳量級,微博微信粉絲都要超越小米。結果下面的人怎麼幹?某寶上weibo10塊錢粉絲加粉瞭解一下。為什麼這幹?因為取悅真實用戶是需要企業提供優秀的服務或產品的。但這東西,漢能沒有。當初漢能某高管,每週讓員工在各大互聯網平臺上給漢能進行正能量評價。超了21條後,每條1塊錢。我估計你中國人寫成這樣,應該看不上這價。說說為什麼要發正能量評價。因為就在漢能不欠薪的時候,網上也有很多罵漢能的用戶,他們罵的原因是多樣的:1.有受停牌影響的股民罵,因為漢能讓人家蒙受損失了。2.買了漢能產品的用戶罵,性價比實在不高,轉化率真不及晶硅。一個公司對員工,股民,客戶的態度是高層主事高管們決定的。是漢能最高領導李主席決定的。這些罵聲,這些糟糕的產品體驗,你以為李主席不知道嗎?他知道,但你永遠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他視而不見是因為他「志」不在此。如果李主席最一開始就像雷軍一樣,一心想把產品做好。想為用戶做點事情。那公司就不會有我說的那種客觀事實了。漢能憑藉他的資源也不會走到今天。主事高管們對用戶,對員工的態度,對客戶的態度連做普通人都不配。普通人起碼說人話,不欺騙,做點實在東西,你給我一文錢,我給你一文貨。左右一個企業絕不是這幫討要工資的「韭菜」能決定的。今天韭菜們來要工資了,被生活逼得沒辦法,你卻讓韭菜們當起知識分子來了?我辯不過你:(在不考慮售後的前提下)你自己願不願意花錢使用體驗漢能的產品?

我只是普通人,看不下去了回回你(暱稱叫中國人的這位知乎用戶,具體是誰我上面貼了你的用戶鏈接),你不用跟我槓。你在我心裡連普通人都不配,只是一個書籍典故閱讀量稍高一些的鍵盤俠罷了。我至少不會為有一面之緣的欠薪公司洗地。問題是你洗的也就是一些表面現象,幕後的事情你一無所知。


管理混亂,一個公司四分之一的銷售人員,四分之一喫空餉,剩下一半是幹活的,別的3萬人企業一個月才發2億薪水,漢能能發7個億,高管薪資多高,自己掂量掂量,至於為什麼不發工資,純粹是噁心人的小人行徑


以漢能現在這落魄的樣子仍然有些人不離不棄,為什麼?真的是為了那高大上的理想嗎,其實有些人知道自身能力如何,出去找不到工作,(這些人的入職能力真實匹配度和當初漢能人事為了完成自身任務瞎招聘有著很大的關係)本身就沒底線的在漢能混工資,直到漢能倒閉的一天,都是死磕漢能


不管什麼結局,HN, 都是我們職業生涯的一站,這一站,不論好壞,有何收穫,但結局,都不應該在褻瀆法律,泯滅人性,挑戰理性下落幕!必須結薪水!否則,最後的絞索,必將緊緊套在那些跳樑小丑的頸上!


題主,你確定你瞭解薄膜光伏行業?First Solar體量大沒有錯,研發能力弱可就錯的離譜了。從2011年到2016年,First Solar在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上連續創造5次世界紀錄,至今碲化鎘薄膜實驗室小面積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依然是First Solar的。不僅如此,組件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也是由First Solar創造。最近,First Solar新出的2.4㎡ S6組件,額定輸出功率440W,是所有光伏組件產品(包括單晶硅)中單體輸出功率最高的。最關鍵的是,據First Solar預測,S6的成本最終可以做到0.15美分/W。所以,它的產品已經預定到了2021年年底。

First Solar的技術研發投入非常可觀,每年都有超過1億美元的研發投入。除此之外,由於First Solar是美國目前碩果僅存的光伏組件製造企業,其技術研發獲得了美國政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據瞭解,First Solar一方面自己出錢請各研究單位做基礎性課題的研發工作,一方面所有需要美國DOE出錢的碲化鎘薄膜電池技術相關研究,全部要由First Solar做終選才會立項。

與漢能不同,First Solar的技術絕大部分來自於自主研發。即便有收購的技術,由於其自身的技術積累,使得被收購技術的吸收和消納變得相對容易。此外,由於其執行的是技術壟斷(封鎖)政策,所以一直保持極度的低調。所以,光伏以及金融行業以外的人士對First Solar的瞭解都不夠深入。

漢能通過採購的技術(砷化鎵、CIGS)目前並沒有做到完全的消化和吸收。日前參加了全國光伏技術的一個技術總結會議(參與者都是國內光伏行業研究和生產方面的專家)。當中,漢能提供的、與採購技術相關的數據全部來自國外團隊。當時有專家提出,因為匯總的是國內技術數據,不應採納來自國外團隊的數據(一旦漢能不再擁有這些團隊,這個數據匯總就會變得非常尷尬)。目前,AD也欠薪放長假了,GSE被鎖門了,Solibro更是關停了,那個數據匯總真得尷尬了...

漢能會怎麼樣?漢能計劃組織起若干「獨角獸」。如果能上市融資最好,不能上市拆開了也好找下家。技術研發以及相應的產業化這塊兒肯定不能再按照過去撒大網的模式了-太費錢;把精力集中在1、2個有發展前景的技術上。漢能「欠薪」的事情肯定會解決的,一旦低成本「瘦身」的目的達到了,欠薪肯定會被償付。不過,定向理財產品的命運就不清楚了。所以,漢能應該還會做下去,只是很難再保持過去的高調和資本運作模式了,至少是暫時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