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和百貨商場合作了八年,做某品牌商務男裝專櫃,見到這個問題真的不能繞開。

題主以顧客身份光顧百貨商場,那我們就先從顧客角度談起。

如今百貨商場在網購興起之後已經日漸式微,可是仍然有一些人保留著在百貨商場購物的習慣。百貨商場相對來說,經營正規品牌,貨品高檔,質量有保證,服務周到。

但是這些年商場多了,參差不齊,也不能保證入駐商家全都是正規品牌,不規範經營、以次充好、價格虛高這類的情況也不少見。

顧客既然在商場消費,享受商場提供的高檔服務,就應該按照正規的交易辦法,到款臺付款,開發票。私下交易的行為,是違規的。如果被發現,顧客本身不會被追責,最多就是退了重買或者不買了。這家專櫃的店員和商家要負全部責任,被商場酌情處罰。

顧客在款臺付款,才能保障享受商場提供的合法權益,比如售後服務等。再說,顧客既然在商場消費,多數就是消費能力比較高,喜歡高檔商品,享受百貨商場的服務。那麼配合商家做逃避扣點,私下交易這種行為,會有損購物體驗。想像一下,去百貨商場,和店員偷偷摸摸交易,你覺得還能心安理得的享受商場的服務嗎?還能保留這些品牌在你心中的美好印象嗎?商品本身在你心目中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結論:想省錢?那就淘寶買。去百貨商場,就按百貨商場的規矩來。

從商家的角度:做了八年品牌專櫃,和百貨商場合作的我,太難了。

進場裝修時一筆費用,每隔半年一年的,就按商場的要求升級店面、重裝修,平時25-30%扣點,每逢促銷活動就漲扣點,能漲到45%。什麼意思?你在百貨商場買一件1000塊錢的衣服,商場直接扣掉450塊。商家的550塊去掉衣服成本,去掉稅、電費、員工工資還有些雜七雜八的費用,所剩無幾。店員工資年年漲,銷售利潤年年降。價格定高了,銷量小,價格定低了,有銷量,沒利潤。我一度都覺得,有了網購,百貨商場實體店鋪這種東西幹嘛還存在。跑題了。說你買了1000塊錢的衣服,商場扣450塊,那誰都會想到,你把錢直接給我得了,我少收點,您少花點。兩全其美。您要有這想法,還是去開網店吧。您這不是享受著商場提供的高檔場所,服務嗎。這些不都給您的商品增值嗎。

結論:廠家也有難處,但是難歸難,跟商場合作,就按規矩來。喜歡私下收錢?自己開地店,或者開網店。

再從百貨商場的角度,也有難處。隨著商業地產開發的快速發展,百貨行業競爭激烈,同時線下購買力水平還在逐年下降。好的品牌招不進來,差的品牌砸自己招牌。扣點高廠家有意見,不好招商,扣點低商場沒利潤,百貨商場這兩年倒閉的越來越多了吧。還在維持的,都算高手了。

以上,購物嘛,最重要的是開心。不按規矩辦事,難免心虛,影響心情。所以,我選擇網購。而且網購的時候,盡量不與商家議價。


逃單行為

商場和品牌合作模式為抽成扣點,一般在10%~30%區間。

所以不難理解品牌老闆為了不讓商場抽成而讓營業員不入機行為並給多幾個點提成。

但商品出了問題的時候因為沒有單據商場是不會來處理的(沒有憑證證明是本商場銷售)。

而且因為是逃單行為商場一旦發現還要給予專櫃銷售金額的10倍處罰。


直接去商場付款服裝店會被扣點錢,肯定要貴一點


這個是真的可以省點錢,因為每個商家消費一筆商場就會扣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所以直接給她們真的可以省一點


感覺是陷阱,別貪這小便宜。

據我所知正規的商場都有嚴格的程序,售貨員似乎是沒有收款的許可權的。


這是內部問題, 如果心裡不信任, 可以投訴。


這種行為是很明顯的飛單行為,是商場導購利用信息不對稱進行的謀私行為。

舉例說明:商場有一檔500減100的活動,你購買的商品價格300,導購把你的錢收下和其他人進行拼單,可以滿減;除此之外,商場和銀行會有合作,刷特定銀行的信用卡消費也有返利;再就是商場的一些達級贈禮的活動,消費滿一定金額就贈送一些禮品等等;導購員利用私收的現金套取本來商場給顧客的優惠為自己謀私利。

還有一種情況是百貨店的聯營商戶自己私收銀,賬不入商場的系統,商場提供了經營場地卻沒有任何收益。

對顧客而言,私下交易沒有任何保障,如果出現售後問題得不到官方的處理,商場也嚴禁這種私下交易的行為。

所以購物還是通過正規渠道,不要因小失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