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原則上題主應該仔細看一遍《純粹理性批判》,把康德的論證思路梳理一遍,答案就顯而易見了。但我還是想簡單說說,就當是回憶一下康德哲學,當然,只說最關鍵的部分,都說完了就變成二手資料了(狗頭)

想像力(Einbildungskraft)這個概念是在《純批》的先驗演繹部分出現的,按照康德最開始的說法,先驗演繹可以分為主觀演繹和客觀演繹。主觀演繹從構成知識的主觀條件出發,推出知識的最高的先驗根據,也就是先驗統覺(自下而上);客觀演繹則相反,從先驗統覺出發論證知性範疇對經驗的客觀有效性(自上而下)。

必須注意的是,康德的《純批》出版過A/B兩個版本,由於A版的先驗演繹主要討論主觀演繹,B版則主要討論客觀演繹,所以我分別從A/B兩版先驗演繹進行大致說明。

按照休謨的觀點,我們無法對因果必然性進行有效的辯護,一切信念都是出於對感覺經驗的習慣。但康德認為,如果因果必然性不存在,我們就不能獲得的普遍必然的知識了,甚至連經驗對象都無法獲得。對於這一點,當代法國哲學家Quentin Meillassoux在他的著作《有限性之後》中進行了精鍊的梳理:

我們已經知道,康德做了一個「哥白尼式的倒轉」,把「知識必須符合對象」的原則逆轉為「對象必須符合知識的先天認識形式」——物自體(Ding an sich)刺激我們的感官,知性範疇對感覺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獲得綜合的知識。在康德先驗哲學體系中,不僅知識對象具有綜合統一性,經驗對象也同樣需要這種性質。換言之,經驗對象不可能是由感覺材料提供的,因為感覺材料是雜多的。要注意,在任何的先驗哲學中,一定是先有某種先驗結構,經驗對象才得以成立,這也是「直觀無概念是盲的」這句話的核心含義。那麼,康德的核心工作就很明確了,他要通過先驗演繹,論證知性範疇是經驗的先決條件。

在A版演繹中,康德從主體對感覺刺激的接受性出發,把經驗對象的綜合性質分為三步:直觀中領會的綜合(Apprehension)、想像中再生的綜合(Reproduktion)、概念中認識的綜合(Rekognition),這些綜合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說,經驗對象的穩定性是如何保證的?康德通過歸納法的出,經驗對象的綜合統一性的最高前提,是先驗自我(作為主詞的「我」)和先驗對象(作為賓詞的「我」)的同一性,也叫做「先驗統覺」、「我思」、「我是我」。

在這裡,康德並沒有論證知性範疇和主體之間的關係(B版演繹重點論證了這部分,反而沒有對先驗統覺做太多的說明,僅僅是把它作為客觀演繹的分析前提),而是把知性範疇作為先驗統覺的認識能力。但問題在於,知性範疇並沒有直觀的能力,只有感性才有這種直觀,那麼,知性範疇和感性直觀這兩種能力,到底是如何相互發生作用的呢?康德引入了一種獨立於知性範疇的能力——想像力(Einbildungskraft),這種想像力是盲目的,始終對各種雜多的感覺材料進行著圖形綜合(也就是Reproduktion,想像中再生的綜合),再由知性範疇對圖形綜合後的經驗進行知性的綜合(也就是Rekognition,概念中認識的綜合)。所以A版演繹中的想像力,是為知性範疇(對經驗對象)進行再綜合而做準備的一種認識能力,是一種在感性中起作用的、形成圖像的能力。對此,康德並沒有做出嚴謹的論述,這也是A版《純批》出版後,被一些哲學家誤解為經驗主義心理學的原因之一。

B版演繹與A版有很大的不同,總的來說圍繞著一句話:「『我思』必須能夠伴隨著我的一切表象。」康德從先驗統覺出發,把「我思」的分析同一性(A=A)作為知識最高的邏輯前提,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A=A」並不是一個重言式,而是具有綜合統一性的判斷,也就是康德所說的「先天綜合判斷」。這一步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海德格爾在1957年發表的講稿《同一律》(收錄於《同一與差異》)中也暗示了這一點:

簡單來說,「我思」必須通過經驗對象才得以實現,這意味著一切雜多表象必須綜合統一;反之,雜多表象的綜合統一,又依賴於「我思」的分析同一性。此時,B版演繹似乎陷入了「我思」和經驗對象互為根據的兩難境地,迫切需要第三種東西溝通兩者,康德認為,知性範疇就是在這兩者之間起綜合統一作用的橋樑,把「我思」的分析同一性帶到雜多表象之中,同時又把雜多表象進行綜合,把綜合統一性帶到「我思」之中。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知性範疇是怎麼溝通先驗統覺和感性直觀的?康德再次提出了想像力(Einbildungskraft)這個概念,這次康德把它歸屬到了知性範疇中,也就是說,想像力在B版演繹中是一種先驗的認識能力,同時具備了知性和感性,而不再像A版演繹中的那樣,僅僅作為一種獨立於知性範疇的能力。因此,這裡的想像力也叫做「先驗想像力」,正是題主在提問中提及的真正內容。

可以說,先驗想像力溝通了知性和感性,一方面它作為感性能力,依舊是盲目地發揮著作用,把各種雜多的感覺材料綜合形成圖像,另一方面它又是遵循著知性範疇的規則的,正如康德所言:「『綜合』只能源於知性的自發性。」這是B版演繹和A版最大的兩個區別之一,另一個區別則是開篇所說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思路。

到這裡,B版演繹結束了嗎?圖樣圖森破!真正精彩的才剛剛開始:我們目前只知道,康德把先驗統覺作為整個客觀演繹的出發點,指出了「我思」的分析同一性與經驗對象的綜合統一性之間的關係,而知性範疇作為兩者之間溝通的橋樑,規定著先驗想像力對感性材料進行綜合統一。但我們依然不知道——先驗想像力能夠發揮作用,到底是如何可能的?

使先驗想像力得以發揮作用的中介,康德稱之為「先驗圖型」(Schema),它必須滿足以下三點:

(1) 它是純粹的,沒有任何經驗成分;

(2) 它是知性的;

(3) 它同時也是感性的。

它只能是一種東西,我們最熟悉的先天直觀形式——時間

在先驗感性論中,康德討論了空間和時間這兩種直觀形式,空間是外感知的形式,是外部經驗的直接條件;時間則是內感知的形式,是內部經驗的直接條件,同時也是外部經驗的間接條件!因為一切經驗對象都在我們的意識之內,它們必然在時間之中!

最後,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1. 為什麼康德要提出先驗的想像力?

為了解決B版演繹中範疇如何溝通先驗統覺和經驗對象的問題。

2. 先驗的想像力如何能說清楚?

康德已經給出了自己的回答,但可以說還不夠清楚。德國觀念論的大佬們(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對B版演繹都有自己的看法,也發展出了各自驚人的學說;而海德格爾更支持A版演繹的思路,在他的著作《康德與形而上學疑難》中做了一些發揮,揭示了超越論想像力的時間性結構,在此不做詳細解答。

3. 它到底為何存在?

不知道。

以上。


為了解決直觀與知性之間的過渡問題,在康德哲學中,直觀是感性的,處理經驗的諸雜多,而知性意味著十二範疇,有一種規範的作用。簡單的說,就是普遍與特殊的問題,關鍵在於,認識中特殊是如何過渡到普遍的。你說要從一個殊象中看出共象,如果你不是事先知道一個共象,你是怎麼抽象出來的,按照什麼抽象出來的?但你如果已經知道了這個共象,又何必要去抽象呢?這不僅是唯名論與唯實論的爭論,這個問題還可以追到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在否認了範疇直觀的可能性後,這個問題的解決只能依靠各種概念,理論把它包的好看一點,到了康德這裡,打通了唯理論與經驗論的藩籬,他就認為,存在一種想像力,連接著知性與感性,他在純批一版中,想像力得到了凸顯,從一種奠基的角度看,先驗的想像力是更本源的。但他到底還是受時代的局限,在這裡搖擺不定,在二版又改了,這些思想鋒銳與偉大還要等到胡賽爾,海德格爾等現象學的大家們,想像力那種非現成,純發生性的特點才得到進一步凸顯。


什麼是先驗想像力,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主觀獨斷,棄智絕聖


比如想像一下,

大同世界或者地獄,

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有沒有可能存在呢?

任何想像出來的世界都可能存在!

當然包括末日世界

這是為什麼?

因為道是無窮的,無窮是什麼意思呢?

其中一個意思就是——什麼都有!

數學坐標系,任何數字都可以有,不管是無理的還是有理的,不論是多麼複雜的數字,不論是多大還是多小,都可以有,因為坐標系是無窮,對無窮來說,任何數字都是它"本來就有的"。

一個平面坐標系意味著,什麼圖形都可能存在。

一個三位坐標系意味著,什麼物體都可以顯現出來!

你想像到的,只是無窮宇宙的某種景象,不論是哪一種天堂還是哪一種地獄。

我們現階段的人類,地球自己太陽系銀河系等等,也是無窮宇宙的一種表現形式。

但不是胡亂顯現的,依照著某種相對關係,客觀規律顯現。

比如智能手機,是不是宇宙本來就有的?

你會說不是啊。

按照上面數學的對比,智能手機是宇宙本來就有的。只是其顯現過程更加複雜,你才會感覺這不是宇宙的顯現。

但是人要求宇宙顯現,宇宙就顯現出來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創造。

這就是我們偉大領袖曾經說的,任何人間奇蹟都可以造出來,只要敢想敢做!這裡的想,就是想像。

但是某些想像不一定發生在當代,比如潛艇,飛機等,開始可能只是在科幻小說里。

但當想像時,或其呈現時,一定要搞清楚,這不是人的什麼"能力",其本質來源,是宇宙,也是我們的"自性"。


君權誰授予?上帝。

人類為什麼要向善?因為有上帝看著。

社會怎樣才能穩定?遵守上帝和世俗所制定的規矩。

康德本人是不確定「物自體」是不是存在的,連康德本人都覺得「物自體」存在純粹是為了道德而存在。

沒有道德,整個人類社會的理論基礎都會瞬間崩塌。到時候「上帝已死」,然後「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對於康德來說,不需要。


是這樣。自在之物的表象被感官接受,行成知性認識的素材。但是感官對諸表象的接受是實時不同的。知性認知要求把不同時間接受的感性雜多給綜合起來,就需要有一個將已經從實時感官中消失的信息再現給知性來認識的能力。這種在思想中再現感性接受的物自體的表象的能力就是想像力。

由於這種想像力是作為人的認知構成的一部分先天存在的,而不是被經驗到的,所以是先驗想像力。


先驗想像力,很明顯是指A版中的生產性的想像力,至於作為感性與知性的中介的,則是B版中的再生性的想像力。

生產性的想像力只在A版中出現過,其是作為純粹知性概念的源泉,是奠基性的東西。所以是說不清楚的,所以海德格爾在《康德與形而上學疑難》中稱康德的圖型法(包括了A,B版的兩種想像力的概念)揭露了形而上學的深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