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育機構當老師的時候,去學生家裡發現很多家長都為孩子報了少兒編程班,而編程作為一種計算機語言,真的適合小孩從現在就開始學嗎?感覺作用不大,好像也不屬於腦力開發。


好的引導很重要,關鍵在於怎麼學,而不是「別人家都在學」。作為專業相關又體驗過市面上大大小小的機器人到課程的,說說學編程要學什麼,別花了時間和金錢的投入跑偏了路。

先跑個題,說個大家都很容易理解的畫畫相關的,之前因為工作需要接觸了很多很多的插畫師,也有歐洲藝術院校回來的,我們拿來樣稿或者說「我們希望的效果」給大家看,多數人都說:這個就是線條畫,很簡單,**元一張。

也有人說:這個就是多點光影的效果。

試稿,要麼場景很複雜,看不出主題在哪兒,要麼人物不生動,看到插畫大家都沒什麼意願想知道發生了什麼。

還記得有一次給好的朋友看「小怪獸」繪本的角色,都覺很容易啊,但是就是畫不出來這樣的形象。

技法大家都很懂,但是能創作出一個作品需要的遠遠不止技法。

少兒編程也是一樣的,簡單理解為「學學編程指令」的,確實沒什麼意思,而更重要的是背後的孩子的創作的故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舉個小例子,孩子都喜歡聽「小星星」的兒歌,用紙折星星,用筆畫星星,如果有一天,發現原來我可以用編程給媽媽製作一張賀卡,幾個編程積木塊畫出了五顏六色的星星,孩子是什麼感受呢?

資源不存在

再繼續擴展,孩子可以編程製作個星空圖,畫入他們暢想的宇宙、星球甚至外星人,還可以和外形人聊天.....

這纔是孩子眼中的編程,有故事,有創意,幫助他們使用編程表達自己。而編程指令只是表達的工具。

用編程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來諮詢的很多朋友家長都希望通過編程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確實是有很大的幫助,但不是唯一的。

還是回到小星星,很多編程課程在開始就會教孩子學習各種運動指令,比如移動,左轉,右轉,甚至象限、坐標。那孩子用來做什麼呢?

畫星星,看似簡單,需要孩子思考,比如找出小星星的規律,把問題分解,為什麼是循環5次,每次畫好一條線要選擇多少角度呢?最重要的還有不斷的嘗試,debug......

沒有哪一種是一定要學,早一點晚一點都沒那麼重要,畫畫,搭積木也能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創意表達,編程也是一樣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引導孩子去學,而不是「告訴」,而忽視了最核心的編程的意義。

我是大樹和棉花,程序員媽媽,帶著孩子玩積木,為華德福設計了百變積木創意玩法課程,也帶著孩子一起學少兒編程,你對這些也感興趣的話,歡迎我們能共同交流(微信:saharay9)


火爆是資本的火爆,後面燒了多少錢呀。

不過一年前就已經降溫了。

編程產品15年國內開始初現端倪,17年各家百花齊放跑馬圈地,18年資本先盛極而轉下行,被公認資本降溫,2019與2018年相比融資獲投數據腰斬。

2020年麼,2020年太魔幻,不光編程,素質教育賽道活下來的,要麼是有錢有技術有後臺有運氣的大廠子,要麼是不求擴張就在本地養家餬口小富即安的小作坊。

比如今年4月,某貓C+輪融資2.5億,加上19年C輪的4億,一共6.5億。五年融了十筆,一共12.5億……(更新:11月20日公佈D輪13億)

現在能看到的某美、某星、某西瓜、某核桃等,基本都是早在15和16年就已經開始積澱,並且一路廝殺C端B端,活下來然後資本加持的億元戶。

因為有錢,所以任性。

「火爆」的感受,大多是因為隨處可見的廣告軟文團購轟炸、各種朋友圈家長打卡分享限時搶刷屏、各種線上線下地推社羣拉新轉介紹追擊……

對很多家長來說,就好像你一個人在街上好好地走著,突然街上一部分人開始往前跑,然後發自己後面的人也開始往前跑,雖然還沒搞明白髮生了啥,但,你跑不跑?

往編程跑也沒問題。

現在這代孩子生在一個互聯智能的時代,未來社會發展中,科技驅動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國家培養未來人才,所以在教育政策上也不斷在加大信息技術相關的內容,包括編程,包括人工智慧。從目前校內的課程設置上可見一斑。

編程教育這件事兒,在中國算是內外齊發,從上到下。

孩子學編程有好處嗎?有呀!

編程本質是用技術解決問題。單從「編程」本身來看,其中的邏輯也好、對思維的鍛煉也好,的確對孩子有幫助。

說到兒童編程時,很多程序員愛從「技術」角度去詮釋:這主要因為他們本身對編程具有專業的職業化的認知,然後遷移到兒童編程上。

比如我的程序猿隊友,他就覺得幹嘛那麼小開始學,中學入門學起來肯定比小學快呀,學什麼積木式的,直接上python,javascript和C++之類語言多好。

我懶得搭理他。

或者,和秉持「有翻譯就不需要學英語」思路的人一樣,認為不當程序員就必要從小學編程,或不加分學鋼琴有什麼用。

兒童編程其實更應該從「教育」的角度去理解:扒去各種包裝,你會發現少兒編程無非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指向——邏輯、表達、想像、創造。

去看一個藝術類的兒童課程產品,數學思維類的兒童課程產品,甚至大語文類的產品,都會發現這些類似的關鍵詞。

編程也好,有編程的STEM產品也好,再有點追求,有一點「科技與社會的關係」的大概念加入進去,在一個問題驅動或者項目驅動的學習中,發現問題和需求,分析與尋找解決方案,在過程中用包括技術手段在內的多種方式嘗試達成,並測試,在過程中涉及相關學科知識的攝入、方法模型、與同伴合作等。

對一些學有餘力的孩子來說,是能大大提升學習品質的。

當孩子的學習和現實世界能充分交互聯繫時,他會體會到意義,會不斷自己重建對學習的認知。當內外因共同驅動時,學習纔是健康持續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與生活中常見的動畫、遊戲、自動裝置、智能用品息息相關的編程,可以是一個激發興趣的好切入點。

那編程要學嗎?可以呀!不學行嗎? 行啊!

我認為少兒編程,更多是一種啟蒙和入門,一種學習經歷和體驗,是與孩子學習和發展的整個體繫有關的。

素質教育賽道,任何非剛需(相對學校教學內容),它既然非剛需了,就是非必需的。

但存在即合理,它既然存在了且產業化了,就是有價值,解決了一部分人學習需求,符合了一部分人教育價值觀的。

如果家長不太瞭解,建議先從非課程產品入手。

少兒編程啟蒙入門型的,其實有很多非輔導班資源,例如適合低幼的編程玩具,免費的編程教育類app等,都可以作為最初的體驗,尤其適閤家長自身對少兒編程不太瞭解的情況。

在體驗這些兒童編程通用的拖拽式「積木塊」工具,瞭解了零基礎上手的常見主題,以及初級能產出的作品難度後,家長自己也能對兒童編程有更直觀的認識。

然後,在要不要進一步學習,花多少時間精力和財力學習上,可以結合自己對孩子教育的規劃,孩子年齡、學科學習餘力、家庭教育預算等,做更適合自己的自信判斷。

再看到這種千篇一律的包裝宣傳,也能不為所動,比如:

「讓編程像搭積木一樣好玩」——所有入門課程產品都是這種搭積木拖拽式的。了不起啊?

「培養耐心與專註力」——玩拼圖也是,畫畫也是,幫我剝豆子也是,學校上課也是,平時寫作業也是。了不起啊?「培養解決問題能力」——100元去超市策劃全家人週末喫喝玩樂所需也可以。了不起啊?

如果非要選擇,且自己不想做功課的話:

反正現在幾大巨頭都是入場較早,有錢有技,標準化的課程產品大同小異——對一般家庭來說,和其它課程一樣:

選孩子體驗後喜歡、價格能接受、服務響應及時、不無底限賣焦慮的就行。

@知乎親子


最後,關於販賣焦慮,容我吐槽幾句:真的,現在很多兒童教育上的東西,產品本身吧可能挺好的,就這個為了圈地跑馬在營銷上販賣焦慮,底線越來越低了。尤其是本身就是非剛需的素質教育賽道上的,還販賣焦慮…


如何看待孩子學編程?這3個問題值得家長深思!

近年,STEAM教育被推上風口,很多家長爭相為孩子報名學習少兒編程課程。

同時,也有不少家長在猶豫、觀望:一方面,由於國家政策的扶持,如果孩子不學編程,將來高考時可能會喫虧;如果讓孩子學編程,究竟有沒有那麼神乎其神?究竟值不值得?

本文就從家長的角度出發,從編程的整體進行探討,幫助大家更加理性地做出判斷和規劃

1、為什麼學編程要遊戲化教學?

風靡全球的少兒編程語言Scratch的締造者Mitchel Resnick認為,編程與遊戲精神結合,存在兩種模式,其一是「嬰兒圍欄」,其二是「遊樂場」

「嬰兒圍欄」是一個限制性的環境,在真實的嬰兒圍欄中,孩子的行動空間有限,探索也十分有限。他們能在圍欄裏玩玩具,但範圍有限。「嬰兒圍欄」是一種隱喻,比喻孩子缺乏實驗的自由,缺乏探索的自主權,缺乏開發創造性冒險的機會。

「遊樂場」則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空間去移動、探索、實驗和協作。如果你在遊樂場裏觀察孩子,一定會發現他們在玩著自己的遊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才會成長為一個創造性思考者。對於遊樂場式的編程來說,重要的是讓孩子自己決定製作什麼,以及如何製作。

因此,遊戲化的編程教學目的在於構建一個「遊樂場」,它給孩子們提供了許多學習、成長、探索、創造的機會,幫助青少兒掌握新技能和思維方式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並不需要總是把孩子帶去「遊樂場」;因為除了編程還有其他興趣、技能可供選擇開發,但徜徉在「遊樂場」時,我們肯定希望這是一個能讓孩子有所收穫、適宜成長的領域,而遊戲化教學正是給了孩子一個能夠輕鬆快樂汲取知識的氛圍。

此外,遊戲化教學符合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

比如當我們面對小學二年級(7-8歲)的孩子時,會發現他們其實都已經可以理解編程的基本概念和邏輯了,比如指令、循環、分支、變數等等。這是因為一旦孩子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有了一定發展,編程中很多概念就可以被很快理解了。

但反過來,你給一個幼兒園小朋友(3-5歲)講這些東西,就需要花很長很長時間,因為大腦發育的關係,他們還沒辦法完全理解這些抽象概念。

小孩子無法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怎麼辦呢?

這就需要通過遊戲化教學來實現了,比如使用各種圖形化、可視化的元素,設置關卡任務及獎勵等方式來進行激勵,以玩為主,吸引孩子興趣。

名列波士頓五大名校的世界頂尖著名研究型私立大學——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曾在出版的《積極的技術發展》一書框架中提到:瞭解到兒童在開發計算機思維和探索計算機科學的同時,還能獲得跨越式成長和良好學習體驗。在技術滲透到方方面面的時代,兒童不僅僅是程序的使用者,也將是程序的創造者,他們可以將編程作為一種遊戲。

2、學編程究竟有什麼價值?

第一是培養「如何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先來個例子:

計算 1+2+3+……100 的總和是多少?

如果沒學編程的孩子會想到常規的計算思路,那就是 1+2,再 +3,+4,這樣一直加到 100,共做 99 次加法,最終計算得出 5050。

如果學過編程的孩子對於這道計算題,就會知道第二種解題思路,利用高斯演算法,1+100=2+99=3+98=……每對結果均是 101,共有 50 對 101,那麼計算機只要計算 50*101 就能得到最終結果。(高斯演算法,以首項加末項乘以項數除以2用來計算「1+2+3+4+5+···+(n-1)+n」的結果。這樣的演算法被稱為高斯演算法。)

編程思維的核心,其實是把複雜的問題分解成一個一個較小的模塊,而其中的一些模塊應該是可以重複使用的。預先設計好這些模塊之間的聯繫,逐個實現這些小模塊之後,再把它們都整合到一起——這種能力對於解決任何問題都有幫助,也是讓孩子學習編程最大的收穫之一。

孩子做的計算器小程序小碼王在線的視頻 · 13 播放

第二是「調試」這個過程所體現的價值。

幾乎沒有人能一次把程序寫對,寫完之後一運行,總會發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進行「調試」。

調試對於孩子來講其實是個很痛苦的過程,有時候調了半天還是不行,就很有挫敗感。但這個過程恰恰能鍛煉很多能力:比如怎樣找到問題的源頭、有哪些技巧和方法、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敏銳的觀察力……這些都是放在任何領域都很有用的能力。

並且,在編程「遊樂場」裏,能提供一個相當寬鬆的環境容許孩子去試錯。孩子們將在輕鬆的氛圍中去不斷嘗試、勇敢探索,更有利於通過編程學習如何應對挫折和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在有挑戰性的時刻選擇輕易放棄。孩子們可以學會制定、調試項目的策略,以及可以學會與他人合作,並從自己的辛勤工作中得到成就感。

第三是提供「自我表達、與人共享」的媒介。

每個程序的背後是一個有著溝通目標、熱情和渴望的人。編程,就像寫作一樣,是人類表達的媒介。通過這個表達的過程,孩子學會以新的方式思考、感受和溝通、更好地表達自己。

在編程的「遊樂場」,孩子們創建自己的項目來交流想法,表達自己。他們在整個過程中參與解決問題和構想故事情節,習得測序技巧並培養演算法思維。通過設計過程將早期想法實現,變成最終可與他人共享的成型產品。

時至今日,儘管教育和研究方法已得到不斷發展,但我們仍需要對學習過程進行研究。編程不僅可以作為解決問題的機制,也提供了孩子表達自我的共享媒介。

3、學編程才能在AI時代有飯喫?

自從前兩年Google的人工智慧軟體AlphaGo擊敗人類最頂尖的圍棋選手以來,人工智慧一夜之間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詞。很多家長都在焦慮:人工智慧時代,學了編程就能讓孩子贏在未來嗎?

實際上,現在的孩子大概有三分之二會在將來從事目前尚未發明出來的工作。面對孩子不確定的未來,教育領域的工匠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學習研究教授米切爾·雷斯尼克認為,學編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學習編程知識,而是要通過編程技能,訓練孩子創造性。

未來,人工智慧將替代一部分人類工作,但我們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種威脅,而是一種新的機會。我們作為父母,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時候,應該讓孩子「練好內功」,而不是趕現有技術的「時髦」。在孩子學習編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寓學於樂的方式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可以看到孩子們作為獨立人格發出他們的聲音,講述他們的故事,而不再侷限於簡單意義上的解決某個問題這一片面角度。

科技的變革速度遠超人類的進化速度,人類大腦的獎賞迴路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通過自主創造獲得可見的成就感,依然是人類持續工作的動力,少兒編程要教給孩子核心的就是創造性地表達,讓孩子學會如何利用新技術創造新產品才能使未來的人「不做機器的看守奴」。


有好處,但不是「必要」。

我默認少兒編程就是scratch類的積木編程。其好處是:

1.有機會學習將具象問題做一定的抽象,並建立模型這種能力。聽起來有點酷,實際上平常得很。「如果天氣預報說要下雨,那麼我就帶傘,否則就不帶」,這就是一個模型。當然,學少兒編程時可能會更抽象一點點,而且是密集的刻意練習,所以肯定是有益的。注意,還有很多途徑學習這種能力,少兒編程甚至不是最高效的,最高效的是學數學、學物理。

2.有機會學習將複雜問題分解成若干簡單問題的組合的能力。同上,有益,但不是唯一途徑。

3.有機會掌握一種表達手段。這方面可以類比學畫畫,不一定能畫多好,但是畢竟多了一種手段。需要創作時也能有個依託。

4.有趣。scratch一開始就是為孩子設計的,所以一直很注重趣味性。大多數孩子剛接觸時都會被吸引,這是少兒編程發展這麼快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有趣顯然不構成必要性,出門和別的小朋友瘋玩可能更有趣味性。

總的來說,少兒編程挺不錯,既有趣又有益,。如果條件許可,孩子也喜歡,是一種很好的愛好。但一般來說 ,也只能視為愛好之一而已,千萬不要覺得非學不可,學了就能脫胎換骨,那不可能。

論知識,沒有納入義務教育的都談不上「必要」


對了,打著打著就忘了,我特彆強調是「有機會」學到。因為有些培訓機構主要就是教依樣畫葫蘆,那也有可能學不到太多。


分享來自央視新聞的一篇報道。

編程教育的普及已經受到國家和教育部的重視,將納入中小學課程。

以下為原文:

近日,教育部在給全國政協委員的答覆函中稱,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已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範編程教育發展,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將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增強信息意識、發展計算思維、提高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觀和責任感。

備受關注的中小學編程教育再次引發討論。

那麼,一節編程課到底是怎麼上的?學生接受程度如何?適合每一個學生嗎?有哪些待解的問題?

一、小學的編程課在學什麼?

塔防遊戲、植物大戰殭屍、籃球比賽、動物世界……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四年級的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已經可以使用Scratch圖形化編程語言設計出一定的情境故事或遊戲併流暢運行。

Scratch是一種圖形化編程語言,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在操作界面選擇圖形化模塊進行故事或遊戲編程,比較適合小學生的學習。

二、初中如何上一節編程課?

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初一年級的課堂上,34名學生開始了學習Python編程語言的第一課。一名學生說,兩年前他已經在家長指導下接觸Python編程,他很喜歡,因為這讓他「多了一項拿得出手的才藝」。

三、百家爭鳴話編程

那麼,編程教育適合每一個學生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信息技術特級教師何立新認為,把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中確實是大勢所趨,很有必要。

北京教育學院教授於曉雅表示,編程教育絕不是培養碼農,而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方式,並最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一定有擅長和不擅長,但學習編程「等於給孩子一個窗口,去檢驗自己是否擅長」。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長期從事計算傳播研究的吳曄則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專長與興趣點,在中小學階段,孩子可以根據興趣和能力學習編程,但沒必要勉強,也不必焦慮。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祕書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榮懷也指出,編程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但是也不能誇大這種作用。編程只是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的一部分,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機器就可以編程,設計、提出並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纔是我們需要著力培養的。

此外,吳曄表示,編程教育進入基礎教育是一個長遠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長,需要做好頂層設計。

四、背景鏈接

如今,數字社會已然來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方興未艾。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7.7%,數字經濟佔GDP的36.2%。

而同時,一份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的數字化人才缺口近1100萬,數字經濟人才的培養勢在必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