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農村的。我媽是個特別刻薄的人,對我從小非打即罵。她對我有生養之恩,我知道,所以我也一直在報答這份恩情。但她說話特別狠毒,脾氣暴躁,想爆發就爆發,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我上完大學後,為了擺脫這種環境,在另一個城市靠自己的力量成家立業,至今每個月養著我這個破落而奇葩的孃家(我爸媽農村的,沒養老金,看病、日常開銷都是我出)。在物質上,他們需要什麼,只要我能辦到的,我都會滿足他們。但即便這樣,我仍然像個他們手裡的工具,除了給他們錢,他們絲毫不關心我,說起來心酸,連我結婚,他們都找藉口不來參加,而且作為孃家,連一牀結婚的被子都沒有為我準備。

這些都不重要。我主要是受不了我媽的精神傷害,有事沒事來一場脾氣爆發,今天早晨我突然發現,我媽竟然單方面從QQ上刪了我,心很痛,一直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想問各位師父:我是個剛入佛門的人,對於這樣的父母我該如何孝順她?如何想開、放下這種常年被傷害、而且還會一直傷害下去的傷疤?


既然你皈依了三寶,那就是一位真正的佛弟子了,那我就要用佛教的知見來回答這個問題。

你現在的遭遇在世俗的觀念中,是有點不平等,但是在佛法中,一切都是平等的,為什麼?

如果有一位有道的高僧,讓你看看你和你父母的因緣,我覺得,你過去世,一定做過同樣傷害別人的事情,或者是更刻薄的事。

因為佛教講,你現在所受的,就是你過去所做的,你未來所受的,就是你現在所做的,而你們今生是母子關係,那麼你們是有大因緣的,所以你必須要行孝道,去改變你未來的果,而不應該讓這段不好的因果一直輪迴下去,這就是佛教的慈悲精神,你不能控制別人,只能改變自己,用自己的心,改變未來的果,而不是持續這段輪迴。

還有就是你的孝,不能只是物質上的滿足,用錢解決任何人與人的問題,人與人是講情的,物質永遠是冰冷的。

我們養一隻寵物也是在滿足它喫飯,睡覺,看病,甚至還用很多感情;而我們對父母,有時解決孝道這個問題上,還不如養的寵物,但是你覺得,你已經付出很多了,甚至在你的表述中,沒有看到一點父母的優點,唯一維持物質滿足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生養了你。

我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孩子,你覺得生養一個孩子,是用多少錢能補償回來的,即使他們曾經對你有過陰影。

還有就是你如果有孩子,你怎麼給你的孩子講你的上一代,你對你上一代的言語,行為,你以為孩子沒有感覺嗎?

人活著,沒有多少是如願的,娑婆世界更是這樣,我們學佛,皈依三寶,不是靠佛找平衡的,平衡你和世界的關係,全在自己手裡,你可以不管他們,也可以管他們,既然選擇管,那就用點心,人心都是肉長的。

如果你一直執著在過去的記憶,一個表情,一些言語上,念念不忘,那你不覺得自己的問題也很重嗎?

佛教徒,1:不要迷信。2:佛不是靠山。3:慈悲的看世界,世界也會慈悲的看你。4:因果因果,我們要在因上改變,而不是在果上抱怨。

一念噌心起,百萬障門生。

世界上不如意的事太多了,但是我們有選擇的能力,這就是修行,你父母就是幫助你修行的菩薩,磨鍊你的耐心,慈悲。不是魔鬼。


你才剛皈依,就能擺脫執念,那是不可能的!

放下執唸的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特別是這種原生家庭的傷害。如果你修慈悲喜捨,到了念母恩那塊的觀修,就會修不走。在這塊修法上,一般是以觀修母親對自己的愛,恩情,自己感恩的心擴大到對眾生的感恩的心。

所以,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母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

我當時就個人情況請示了上師,將念母恩的對境,轉換成了帶大自己的奶奶,最最疼愛我的奶奶。這樣子再一步步往上修慈悲喜捨心。

從皈依開始,修行是盡形壽的事情。不要著急。人生的激流險灘……需一個個的去過。說句大白話,就是你得看開點,凡事儘力而為,不要太勉強自己。合則合,不合,就慢慢遠離。不要給自己定太多的道德綁架。

學修佛法,要更多地從空性智慧入手,心中的善惡執念,才能最終得以平息和釋懷。

在世法上,做事情不要拖泥帶水,左不是右不是的。因為不好的習性對修法也是一種障礙。當斷則斷,要有果決的堅定意志。

再次強調一下,學修佛法,一定要學修般若空性法門。

實踐證明:只有般若智慧,才能讓所有的善惡執念煙消雲散~~~在不知不覺之間,烈焰化為了清涼地。

即得心安。

願題主吉祥!

南無阿彌陀佛。


題主受了三皈依,同時也獲得了「覺悟」,在面對問題時懂得思索如何改善,而非隨業而去,留在互相傷害的狀態中。此即為離苦得樂的起點。

面對與父母這樣的關係,以題主目前的心力是無法當即解決的,需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輪迴,反反覆復糾纏痛苦,再假以正確的修行方法纔能夠化解。所以要做好心理準備,以免陷入來來回回的懊惱之中。

一句佛號的作用可大可小,可長可短,於題主而言效果持續性不好,所以題主的心還在執取,就如奔流的海水,不願止息。

由此便產生了在知乎上提問尋求幫助的果。因因果果,無限循環,世間由此發展,輪迴不息。

題主如此去觀察與父母的關係,乃至世間事相的發展,就會明白千生百劫,輪迴其中,無有出頭之日,實在苦不堪言。

有了這樣的覺悟,便要去尋解脫的方法,要去發現問題的癥結。

在與父母的關係中,癥結在於題主對父母產生了期待。

你將自己的父母與「別人家的父母」進行了對比之後,心生種種不滿,你期待他們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到呢?

時間久了,你已經不需要對比。你的內心裡已經習慣了,他們做的不夠,不好。

就好像孩童時,父母總是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

世間並無新鮮事,現在所發生的,曾經都發生過。

由此,你開始折磨自己,你受自己的觀念認知折磨。

當我們把自己的觀念絕對正確化時,就會受到這個觀唸的控制。一切與這個觀念相左的觀念都會讓你產生痛苦。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很高明的修行者也時常痛苦不堪,那會他們的法受到了攻擊,他們的心隨之動蕩不安,開始忘我諍論。

現在放下你的期待,放下你的不滿。

放下你的父母,放下別人家的父母,也就放下了苦。

你解脫了,你的父母也就解脫了,畢竟他們都只是活在你的眼中。

芸芸眾生,皆是凡夫俗子,免不了貪嗔癡慢疑,你我如是,父母如是。

同是淪落人,相煎何太急?


建議你從幾個方面去理解。

首先,要緩解你的情緒,學會接納你自己。你有這樣的怨恨,是正常人的反應,沒有什麼不堪的。對於只給了養育之恩,沒有給予養育之感情的父母,種豆得豆,你以金錢解決他們養老問題,不投入過多感情,也是合情合理的,你已經做得很好了。首先我們做一個正常人,再考慮學佛修行的事情,這樣你的心態才能平和無怨。

心態基本平穩以後,你再從一個佛教徒的角度考慮佛教徒最基本的要求,五戒,主要是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惡口、兩舌、綺語)三條,特別是不惡口,父母脾氣上來時,不要惡口駁斥,不要犯下新的惡業。

再來,是勤修十善業,這纔是最難的地方。

第一條,佈施。你以父母有怨,直接佈施給他們是很困難的,修佈施也有循序漸進的方法。先從佈施自己開始,東西從左手佈施到右手;再練習佈施給心儀的朋友;再練習佈施給陌生人;最後纔是佈施給有怨的仇人。你對你父母的佈施,要放到練習的最後一步,不要急於求成。

第二條,持戒,上面說過。

第三條,禪修。這一條很重要,也很難。有機會的話,嘗試去參加內觀禪禪修營,對調節自己的情緒和人際關係有很大好處。

第四條,尊敬,練習的步驟類似佈施,從值得尊敬之人-》普通人-》不如自己之人,練習時找對方的好處和變好的可能性。

第五條,服務。這一條練習順序和尊敬相同。

第六條,隨喜功德。這條是非常重要的,你覺得父母真的做得好的事情,要讚歎他們,最好是當面真誠的讚歎和感謝他們,這能讓你生起歡喜心,減少傲慢。當然,聯繫順序也可以按第四條一樣,循序漸進。

第七條,迴向功德。這一條是改變逆緣的最佳途徑。無論你做了什麼善業,什麼功德,迴向功德的時候專門默唸一句「願將此功德迴向給我的父母,願他們幸福快樂,願他們見到我心生歡喜」,這需要以一種祝願祝福的心態來迴向,而不是為了獲得什麼。如果你有持戒,有禪修到了一定的定力和智慧,那麼迴向的效果會讓你瞠目結舌。

第八至十條,聽聞佛法、弘揚佛法、培養正見,和父母不太相關,就不談了。不過,記得不要隨便見人就推廣佛法,特別是對父母親朋,這個需要有緣,不要強求。

這樣,你欠的,在慢慢還,又不造新的惡業,反而不斷的積累善業,你的業的銀行就會慢慢變成善業多過惡業,以後就越來越順了。要做到完全放下執念,你就需要持續禪修,當你內觀禪的進展達到一定水平,你就會對因果有深刻的瞭解,智慧漸長,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一步步慢慢來吧。


說小了,你受三皈依,你要如法修行。跟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說大了,你本來清凈的 真心,卻裝著這些垃圾,這就是 掛礙。

心經說要 心無掛礙。你是總在掛礙。

說方便法呢:你前生,對你母親也是這樣,估計更不好。現在是還債,你還不接受?

因果不虛呢!

說明白的,你起心動念,都是 佛性妙用。沒有佛性,你懂個啥(啥字,本來想用個 屁 字,覺得不禮貌,但是我已經用過屁字了,心一動,就落下影子了)

嗯。

所以,師兄一句話說的我很受用:你一動念頭,事情就做完了。

為什麼?

一切都是 心法。

心一動,法就生了。心法 法心,誰也離不開誰。

如同 水浪 浪水。本來是一個。

所以啊,

你發個善念,是善業,

你發個惡念,是惡業,

你百物不思是 無記業,

這些都在性裏起用成相。

我們總在 事相上 論成敗,卻不在本源心地上著眼。所以總不受用。

嗯!

就眼前這個 色肉殼子,壞是早晚的,火化了以後,誰知道你是誰啊?

管好心。空空凈凈。就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