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機械二本畢業近兩年,在一家自動化設備公司就職,項目組leader有7~8年工作經驗,「技術」二字時常掛著嘴邊,但可以指導我們的始終都是:「這塊板厚一點,那個螺釘換墊片,尺寸線換個畫法」這樣的內容,設計全憑感覺,沒有理論支持,並且要求我們按照他的思路走,我們組內下屬一有異議就會被否決(個人感覺leader很能說),我不否認經驗很重要,經驗豐富纔有話語權,但光憑這些只要工作就能學會的經驗,還能在機械設計這個領域有很大提升嗎?到底什麼纔是機械領域的技術?

補充說明:(項目組目前所做出的產品故障不斷,基本沒有回頭客願意購買)


以下機械技術級別,由低到高。

築基境

使用各種簡易工具進行機械部件組裝,最入門級的機械技術,初中畢業經過簡易培訓即可上崗。

淬體境

會看圖紙,能夠進行手工焊接、切割等稍複雜的裝配,屬於入門進階技術,一般需要有一定工作經驗。掌握簡單的設備維修技術。

強元境

會操作手動機牀進行零部件切削加工,一般需要經過技校培訓才能上崗。掌握稍複雜的設備維修技術,會開發基本的加工工藝,並編製工藝說明書。

斂氣境

會使用數控機牀進行複雜工件加工,能夠進行簡單的加工程序編寫。需要高階技校培訓方可達到。

後天境

會使用autoCAD設計簡易機械結構,畫圖全憑經驗,只適用最簡單的機械結構,很難一次畫出可以生產的圖紙,需要反覆修改。

造化境

會使用SolidWorks等輕量級3D設計軟體進行3D建模設計稍複雜的零部件和機械結構,一般需要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

真罡境

會使用CATIA、UG等重量級3D設計軟體進行大型複雜零部件、機械結構的設計。並能夠使用結構干涉、運動包絡等技術進行設計校覈。一般需要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

地元境

會使用ANSYS、ABAQUS、NASTRAN等CAE軟體,對關鍵零部件、機械結構進行有限元計算、強度校覈、疲勞分析等,並掌握相應的二次開發技術。一般需要本科或碩士研究生文化水平。

先天境

會使用ANSYS fluent、CFX、Star、 comsol等流體、熱力學模擬軟體進行水、空氣、熱力場等非結構類高階模擬,並掌握相應的二次開發技術。一般需要碩士或博士研究生水平。

歸墟境

掌握以上所有技術,能夠帶領團隊完成從零部件到系統級所有相關的設計和工藝開發。一般需要博士水平並經過多年項目歷練,可勝任大型項目總工。

鬥宗強者

以上所有技術均不掌握,但掌握精湛的扯皮、推諉、甩鍋、打太極、踢皮球、搗糨糊等技術,能夠搞定上述所有人者,方可成為鬥宗強者。


機械行業, 絕大多數工作內容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 所謂的這些"技術", 只是一些工作常識的積累, 一個智力健全的初中畢業生, 通過幾個月的實際工作環節, 基本上就能掌握.

即使是研發的工作, 也存在這種情況, 只不過研發的工作可能需要高中畢業生經過實際工作,才能掌握.

但是為什麼機械的很多技術卻顯得很高深莫測, 只有一些多年工作的人員才能掌握呢?

那是因為機械行業的這些工作常識, 準確的說, 是針對某一個產品,某一項工序,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才有的工作常識, 如果沒有這一系列的特定條件,也是不成立的.

很多聲稱自己工作了二三十年的人們, 其實只是重複這些在特定條件下的一兩年的工作經歷,然後重複了二三十年.

更加神奇的是, 儘管這些"技術", 高中甚至初中學歷的人員通過實際工作即可掌握, 看似低端, 但是卻極其玄學, 但是如果沒有實際實踐的機會, 沒有師傅帶你, 即使你是985碩, 一樣是難以領悟.這也就導致機械行業反智主義, 經驗主義甚囂塵上.沒文化的老師傅吊打985碩的情況司空見慣.

還有一些"技術",掌握的人員很少, 那是因為機械無限的細分, 導致這項技術市場需求很少, 只需要這麼多人來掌握.

就像以前我上級主管曾經自豪的宣稱, 他會一種高級的機械技術, 全國只有二十幾個掌握. 而事實的真相是, 這項技術, 全國只需要二十幾個人; 現在隨著行業下滑更少了, 只需要十幾個人, 他會這個技術也沒有用武之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再科普一下, 機械, 到底什麼是技術?

工廠各個部門扯皮推諉甩鍋, 是技術;

和低素質的工人鬥智鬥勇是技術;

一天在車間能走兩萬步, 是技術;

拿到同行業的樣品, 能夠保質保量低成本的實現產品在本公司的批量生產, 是技術;

依靠有限的產品資料, 抄襲仿製同行業標杆機型設備, 是技術;

非標設備, 在加工條件有限的情況下, 能夠通過即可能少的手工修改,實現設備的裝配, 是技術;

在實現相同功能的前提下, 能做出來價格低於同行業的, 是技術;

研發人員會使用銼刀,砂輪機修零件,會幹裝配鉗工的活, 是技術;

能用最少的錢, 維持最低水平標準的生活, 是技術.

這類技術還有很多很多, 大家可以集思廣益.

看來機械的技術也不少啊!


這位同學,你說滴很對,也說滴很好。

看得出來,你確實在機械行業呆了一段時間了,但目前還是一個青瓜蛋子。

比如說尺寸線這個問題,基本都是按照國標來走的,如果你們公司夠正規,可以做一些標準教程,無非就是國標,企標的問題。

至於板厚,這個確實很講究了。薄了受力不行,厚了又浪費錢。儘管這一塊的設計,能從CAE分析做出更加準確的結果,但是咱不能每個結構,每張圖都來分析吧,所以這就非常需要你的經驗來支持,腦中大體想想受力情形和相似的情形,就要出結構了。

墊片問題也是如此,大量的工作經驗表明你們的領導肯定知道哪個地方放墊片,放什麼墊片合適,就比如彈墊和平墊怎麼用,用於振動多的地方還是哪裡,這也是經驗。

但這些經驗真的沒有理論支持麼?

其實是有的。

只需要你拿出《機械設計》這本書,挨著帆帆就翻翻,就能理解大部分結構怎麼設計。如果碰到不會的,就多翻翻機械設計手冊,這是千百年來集大成的智慧。

機械這行的技術,沒你想得那麼有技術,是因為涉及的數學很少,所以你感覺沒技術,實際上技術含量還是挺高的,關鍵在經驗的積累。你要是不幹這行,幹別的發現也沒什麼技術。

作為一個曾就業人員,總結了一下如何在機械行業做得更好一點的需求:

工作實踐要遠大於理論,這就需要你瞭解你們公司的產品,競品結構。

理論上要認真學好機械設計這本書,然後是金屬加工工藝學,熱處理,機牀類型,至於電路,液壓也是懂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大部分行業到了最後,都是拼經驗,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用書本指導現實。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要經驗來驗證理論,革新理論,這纔是真正的活動。

PS:剛纔看了一下其他答主的回答,很多人估計是沒從業幾年,就離開了,所以能感覺到理解比較膚淺。真正做大點的機械,你去感受下總工的技術能力就知道了,很多東西一眼兩眼就能指出結構問題所在。這要還不是技術,那世界上真沒啥技術了。至於計算機這些東西吧,只要是開源的,大家都能學會,比較起來更好學。

機械就是實踐大於理論的學科,這點跟醫生類似。至於為什麼評價那麼差,我想還是行業待遇和環境問題。說白了就是一輩子郊區的浪漫,咱去的又不是什麼好單位。大部分從業人員還是比較一般的,技術再好沒用市場也是沒飯喫。


傳統機械行業來講,

無非三大類:

機械設計CATIA 、UG 等 畫圖員

工藝類的夾具尺寸、加工順序

質量類的BOM,8G等。

畫圖這種東西,隨便找一個聰明點的初中畢業生培訓一個月就可以幹活。順帶加班加點改甲方莫名其妙的變動。

工藝這種東西,隨便找一個聰明點的初中畢業生培訓一個月也可以幹活。嘴巴里會多一點對刀、徑跳、尺套等名詞。還得陪產熬夜!!!!還得倒班!!!!

質量這個東西門檻高點,得找一個專科生或者英語基礎不錯的初中畢業生來幹。

而且這些東西都依賴一線的經驗,脫離一線就無法做好工藝、設計與質量。

而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們的一線經驗怎麼可能跟老師傅去比???

只能在廠房裡熬個三五年積累一線經驗,積累完三五年經驗後,工資漲到八九千。

轉頭一看師醫公,坐了五年辦公室,收入也可以,社保更是吊打廠狗。

轉頭再看金融計算機,人家坐了幾年辦公室,收入已經起飛的不行,

甚至銀行櫃員的收入也吊打大部分工程師,更別說人家食堂好喫的飛起。

回頭看看同校校友的職場生活。

金融計算機的在帶徒弟,師醫公在拼事業,自己在挨老工人的吊。

對於機械專業而言,特別是本科畢業的機械工程師,怎麼挨老工人的吊纔是核心技術。


本科生想要不加班,不蹲車間,好好學外語。

到時候進外企給洋鬼子打工,做一個ppt工程師,在一個有空調的地方上班。

一片兩片都不見嘿:在博世公司(BOSCH) 實習是怎樣一種體驗??

www.zhihu.com圖標

暑假沒事去崑山上海看看民營製造業都是啥畫風,除了少部分大廠,社保都不會給你繳。


機械專業能涵蓋的範圍太廣了,不是隻有傳統的機加工行業纔是機械專業,機牀設計,非標自動化設計,車輛行業,工程機械等等,都需要機械相關專業的人才和知識。

我們一個客戶的客戶的工廠裏,由於生產需要,遠赴瑞典考察併購買了一臺物理氣相沉澱鍍膜設備,用來給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做防腐鍍層。這臺設備據說要幾千萬,單單這個設備比我們客戶做的其他自動化生產線環節還要貴。國內好像也有能做的,但是好像不穩定,最終客戶那邊不敢買。設備對周邊配套設備的要求非常高,冷卻水既要保證溫度穩定,也要保證流量,對壓縮空氣的潔凈度要求也挺高,還得24小時聯網,接受瑞典那邊的監控。如果國產有這種設備,估計不會超過幾百萬,也不會這麼難伺候。國產為啥沒有?應該不會是不想掙這個錢吧?

Impact Coatings AB鍍膜設備

同樣規格的數控機牀,進口設備總是比國產設備貴很多,是國產設備更為客戶成本考慮,只想薄利多銷嗎?還是因為進口設備的外觀好看?操作界面更人性化?還是因為進口設備加工精度更高,設備穩定性更好?人家進口設備又是怎麼做到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