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魏武帝那麼厲害,卻讓劉備從新野小縣直到西川昭烈皇帝?

為什麼孫權坐擁江東,麾下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以及十二虎臣,卻不能拿下一個合肥?

這種問題其實真的對諸葛亮不公平。

韓信很厲害,可是劉邦登壇拜將的時候已經是漢王,已經得到了項羽的分封,領地和實力都是已經成氣候。劉邦前期的搶入關中等各種戰爭,可以說和韓信毫無關係。是張良的戰略、蕭何的配合,以及劉邦、周勃等人的戰術打下的基礎。你非要說諸葛亮為什麼沒幫劉備一統天下,為何不問劉備為什麼沒能一統天下?強行給諸葛亮加任務?

劉邦統一,犧牲了外交的酈食其。同時還有英布、彭越等勢力的配合。劉備的盟友孫權,有英布、彭越那種覺悟么?甭說借荊州是外交失誤。劉備已經給了孫權三個郡了,算是捨得了吧。但孫權意猶未盡,能有什麼辦法?這也能給武侯製造壓力么?

歷史沒有假如,倘若諸葛亮投奔劉備的時候,劉備不是新野小縣的落魄軍閥,而是已然晉位的漢中王。是否局勢會不一樣呢?

可以說,這是天意么?

沒有統一就是沒有統一,這個無可爭議,沒有統一又如何呢?

諸葛亮就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並非演義里精通一切的道士,不是呼風喚雨的神。這是很重要的。

陸遜出將入相,讓孫權統一了么?並沒有。

比方把這個天下的實力比作100。

新野時期 曹魏70、東吳28、蜀漢2

蜀漢巔峰時期的時候,曹魏40 蜀漢32,東吳28

荊州丟失 。曹魏50,東吳30,蜀漢20

夷陵之戰後,曹魏55,東吳 35 蜀漢10

諸葛亮北伐時期,曹魏50 東吳30 蜀漢20

諸葛亮的能力在於 將蜀漢從2發展到35

經歷劉備關羽的-15-10的實力減弱。又將蜀漢發展到20的。

我這麼說比較啰嗦。

總之,諸葛亮的能力體現在給劉備和關羽填坑。

這就是諸葛亮沒能幫劉備統一的原因。

秦朝經六世餘烈,才有蒙恬、王翦橫掃天下的霸氣。

司馬炎統一三國,也是經歷曹家三代賢君的鋪墊。

劉備沒能統一的鍋,為何要讓諸葛亮背?難道劉邦統一全是韓信一個人的功勞?

這也是一種不好風氣的形成。也就是所謂的個人英雄主義。

我不否認個人力量。

就像劉備之所以成功,也不是獨靠諸葛亮一人,當然諸葛亮也有很多功勞。

張飛關羽為股肱,黃忠趙云為爪牙,法正謀主。劉備的成功,也是得益於這些人。就包括魏延、黃權、劉巴,李嚴,也是很厲害的,為劉備稱霸做了不少貢獻。

但,憑啥沒有成功就責難武侯?

你們說劉禪無權不能怪,那麼諸葛亮死後,劉禪最後都投降了,不能怪?

你們說李嚴被諸葛亮掣肘,可偏偏不看李嚴乾的那些事。

說諸葛亮不會用人,認。馬謖不聽將令這種事情,馬謖好像責任更大吧。明明是馬謖自視甚高不遵守安排,出了事還得武侯承擔。這就像兒子在外面隨便惹什麼禍,父母都要被人罵管教不嚴。但是父母就真的大錯特錯,錯到上綱上線了?反正就我所知,說諸葛亮不會用人必提馬謖。以及楊儀、魏延兩人的事,都把諸葛亮釘在了不會用人的柱子上。武侯表示很艱難,至於姜維、費禕、董允、蔣琬這些人,可以說是隻字不提了。另外即使魏延沒死,北伐戰果也未必做的比諸葛亮更好,後方後勤穩不住,即便你戰術玩出花來,到頭來結局只有一個。

再者,題主請仔細想想,歷代統一天下的君王,攜帶的都是什麼陣容。

先說秦朝。六世賢君就不說了。呂不韋厲害不?李斯厲害不?蒙恬王翦白起這些,就問你這些人隨便挑一個哪個不是在歷史長河中頂尖的。

再看漢朝。劉邦,自身就是個會打仗(雖然不神,但是中規中矩)。初漢三傑,張良、韓信、蕭何,兩個武廟十哲,一個千古名相。還有陳平智囊,酈食其著名說客,周勃可是定過呂氏叛亂的名將,樊噲的神勇在鴻門宴上得到過霸王的肯定。

光武帝,雲台二十八將這個陣容,夠看么?

晉朝,且不說這個朝代的名聲。這個朝代統一的基礎是曹魏。曹魏朝庭到西晉朝庭什麼陣容?從曹操時代:賈詡、郭嘉、程昱、張遼、張合、徐晃、劉曄、司馬懿、曹仁。這些人,在三國時代都是佼佼者吧?後期,鍾會、鄧艾兩個奇才厲害不?西晉時期的羊公、杜預、王浚誰人不是當時名將?都是入武廟的,陣容豪華不?

隋朝:楊堅、楊廣本身就具有雄才大略,高熲、楊素、韓擒虎、賀若弼。這個陣容強不強,就問你?

唐朝:自古帝王無出李世民之右,一個李世民就很強了。魏徵、李靖、李績、房玄齡、杜如晦哪個不是當時人才的天花板?放在五千年的歷史裡都是發光的存在。

宋朝,這段歷史人物我知之甚少。

明朝,自古帝王能軍者無出李世民之右,其次朱元璋。重八哥的軍事能力在歷代君王中已經排第二了,夠厲害了吧。文有劉基,民間傳說諸葛亮還是劉伯溫轉世,徐達、常遇春、藍玉、湯和也都是一流軍事家,這個陣容,夠強吧。

現在你說,諸葛亮的蜀漢陣容有啥。

「蜀小國爾,名將唯羽。」這是當時的記載。諾大的蜀漢,竟然只有關羽算得上名將。姑且把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都算名將好了。可這些人的戰績,和歷朝歷代的開國名將的戰績相比,真的不算什麼。更何況敵人也不是省油的燈。把五虎加魏延、龐統、王平、廖化、姜維、法正都算上,這些人還都不是一個時期的。如何跟雲台二十八將比?如何跟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比?

蜀漢,真的人才薄弱,但凡在來兩個諸葛亮級別的人,可能結局都會有些改變。

劉備作為君主的權謀,自身就比不上劉邦、重八這些人。你難道真的讓蜀國的一切都壓在武侯身上?荊州丟、夷陵火,送走了多少可造之材。再從新培養高層領導?這個真的很快嗎?

劉備還是倒霉的,不過這個倒霉他自己也是有責任的。

這個時候會有人說隆中對錯了,諸葛亮一開始戰略就想錯了。

那麼我請問,在劉備逃亡新野,朝不保夕的情況下,還有比隆中對更好的方案么?第一要務難道不是先存活么?要想存活就要尋找根據地,尋找盟友,攻打薄弱的勢力。這是最基本的,隆中對也是如此。難道讓幾千人的新野劉皇叔去跟百萬曹軍決一死戰?

別人統一都是一個兩個王者,帶三四個星耀。

武侯呢?一個王者帶四個青銅。

陣容就差了一截?

不會真的有人覺得魏延、王平的能力能比肩李靖、韓信、徐達吧。姜維那麼厲害,連一個鍾會都搞不定,更別說再來一個鄧艾了。更何況,姜維時期的蜀漢後方早就一塌糊塗,諸葛亮帶姜維的時候,姜維還沒那麼厲害,也是個入門級玩家。

諸葛亮北伐的對手是誰?曹睿,明主。曹真、司馬懿、張合,郭淮都是將才,後面還有陳群等厲害的人物。二在他自己手下有誰,一個貫穿三國的廖化老到不行,一個性格有缺陷的魏延,一個不聽話的手下馬謖、一個整天工於心計豎目小人楊儀,後方還有個運糧不利的李嚴(跟國力有關),最主要的是,還有個萌新斗哥。

這種陣容,我都替武侯捏把漢。

好了,不說了。

總結起來就是。

一、陣容問題。諸葛亮所擁有的陣容,不是最差,但也基本上比較拉胯的。但是敵人的陣容,不算頂級但也是很夠看了。

二、時間問題,岳武穆被賜死,南宋山河沒能收復,但沒人說岳飛軍事不行。武侯活著的時候,至少能把司馬懿堅守不戰。秦朝經歷了幾代人?蜀漢後繼無人也怪諸葛亮唄。不得天時,已經吧諸葛沒能成功的原因說出來了。

三、自身問題。承認,諸葛亮並不是神,也有過失錯誤的時候。特別是老了之後,焦慮,緊張,身體不行,思考問題能力下降,都是有可能。並不是所有人的運氣都和司馬懿一樣,七十多歲發動政變遇到的卻是曹爽這樣的人。但諸葛亮只是個普通人,他也只活了五十幾年,其中二十七年在幫助劉備。


歷史是一個人能推動的嗎?

不是,英雄人物只能起到助推的作用,而並不能完全決定歷史的走向。

這就是人民史觀。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之後,他的才能在於幫助劉備整合了內部力量,同時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兩點,是劉備以前在徐州沒有的。

諸葛亮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就是助推了歷史的發展,把劉備從一個沒有根基的軍閥,推成了一方霸主。

這已經是極致了。

但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國力的差距才是國家強弱的最根本因素。

一個益州之地,能硬抗曹魏,甚至還能多次北伐打的司馬懿龜縮不出,這已經是人力的極限了。

逆天改命這種事情,玄幻小說有,歷史上真是少之又少,你總不能指望誰都是劉秀這種位面之子吧?


不是實力不行,是壓根做不到。

1:縱觀中國古代史從南往北打也只有老朱成功了。但是憑藉川蜀一地統一天下的,可以說沒有,就是憑藉川蜀一地還有能力反攻中原打的有來有回的也只有蜀漢一例了。

2:可能很多人說劉邦的事例不是么?在這裡我就說一句話,劉邦面對的是大一統的關中么?是大一統的中原么?是大一統的北方么?

敵人的實力不是一個量級的。戰爭打的就是國力和硬實力的比拼。

3:東漢末年天下十三州,曹魏獨佔九州半,蜀漢一州之地。怎麼打??

4:自從武都大地震之後,漢水改道,諸葛亮再也不能像韓信那樣靠著漢水水運糧草,反而要翻越茫茫秦嶺靠人力運糧,難度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諸葛亮要是真的能帶蜀漢統一,那他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神了。


根本原因:

以川蜀為根據地的政權很難統一天下,

實力有限是一部分,

關鍵是益州天然是保守的,地形比關中還要封閉,

益州豪強們只想關起門來發大財,益州老百姓只想老老實實過安穩日子,跟你天下有什麼關係?

益州割據自治才是常態,成天想著匡扶漢室的都是外來人。

後來的歷史也一直是這樣,川蜀對中原王朝有很強的離心力,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

諸葛亮靠著天才的行政能力,和肝帝一般的事事親為,能短時間內調動足夠的力量北伐,但下面的人根本不想打,強扭的瓜不甜……

劉邦為什麼成功?因為他最大的實力是「東歸之士」,手下只要想回老家,就只能跟著劉邦打回去,否則就要爛在巴蜀這邊陲之地了。

如果這些人在蜀地定居了,安頓了,那劉邦基本就廢了,所以他才必須儘早往回打。

諸葛亮的局面也差不多,必須靠著老一輩人還活著的時候儘快北伐成功,等所有人都紮下根,都化身成了益州豪強了,那大家為啥要匡扶漢室。


答:簡要回答一下。關羽丟失荊州後,蜀集團已經陷於戰略上的不利地位。而劉備夷陵之戰後,蜀國元氣大傷,荊州無望奪回,後方起義不斷,短時間不具備發動大規模作戰能力,近乎失去收復中原可能。而諸葛亮之後的戰略是,意圖向西侵擾隴右迂迴向東逼迫長安。而這一戰略要求建立糧道,步步為營,形成體系。但未及成型,諸葛亮便已身故。

(1)諸葛亮在劉備生前提出的隆中對戰略因為丟失荊州已經破產,而在劉備死後的北伐戰略因為多次征伐失利蜀國國力空虛而進展艱難,因此也無法在劉備死後幫劉備收復中原。

(2)而諸葛亮死後,蜀國內鬥不斷,更加自保吃力,無望進取,故諸葛亮死後也無法留下計策和勢力幫助劉備收復中原。


歡迎來到《十萬個為什麼》:

蘇秦為什麼沒有幫六國滅秦;

章邯為什麼沒有幫胡亥平叛;

范增為什麼沒有幫項羽統一;

陳平為什麼沒有幫劉邦滅匈;

王邑為什麼沒有幫王莽平叛;

董丞為什麼沒有幫劉協奪權;

荀彧為什麼沒有阻曹操稱王;

甘寧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陳蘭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梅成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雷緒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韓當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張昭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凌統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周瑜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魯肅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呂蒙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陸遜為什麼沒有幫孫權拿下合肥?

所以,孫權為什麼沒有拿下合肥?

答曰,挾泰山以超北海,我不能。

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