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回答都是说高贵、装、怕静电之类的。

其实都不对。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机房都是地下走线,解开地板下面都是线头,所以没办法用湿拖把拖地。

而且地板是一块一块的,特别难拖。

最关键当时没现在那么干净,很多学生的鞋都是脏兮兮的,如果不穿鞋套,一堂课下来就要拖地了。

所以弄鞋套成了最简单的办法。

至于那些说怕静电的,估计没在那个时代看过他们是怎么修机房电脑的。

99年左右我们乡镇小学弄了个电脑教室,我表叔作为乡镇上为数不多懂电脑的人,成了第一个电脑老师。

我只要有时间就去他那里待著。

01年他说送我台电脑。

至于怎么送呢?

他打电话给浪潮的售后,说有电脑坏了。浪潮的售后开著个小卡车就来了,提溜起来两台电脑就甩到车斗子里面,里面堆的满满的都是坏了的电脑,然后我叔就拉著那人说请他吃饭,连拖带拽就拉小学食堂去了。

我拎著个螺丝刀就爬上车,东边拆主板,西边拆软碟机,南边拆网卡,北边拆内存。

最后我叔送我个废箱子和破显示器,我的第一台电脑就成了。

记得应该是MⅡ的CPU,16M内存,8G硬碟,独立2M显卡。

所以不存在说的那种静电怕坏,怕修的情况。

就是很单纯的不好拖地……


不止小时候,上了大学后,每次去计算机室还是要带鞋套的。

说实话我也很纳闷为什么,看网上有人说是因为机房里有大量的空气静电,而鞋子上可能会有大量灰尘。

带鞋套就是为了防止静电吸附灰尘,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害。

还有人说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地板,因为机房的地板是为了防静电而特别订做的,所以这种材质相对比较脆弱,如果经常不戴鞋套进机房,就会对机房地板造成损害。

从这方面说,确实是没有毛病的。

不过也有人觉得,之所以让你带鞋套,就是为了装清高,为了让你觉得,这里和外面是不一样的,这里的设备那都是万八千的,全部是高大上。

这个说法我就不怎么认同了,万八千的设备上,游戏只能玩个扫雷,浏览器还用的是最古老的。

玩个胡莱三国都会卡,养个宠物企鹅有时候还会掉线。

也不知道高大上在哪里。


那时候计算机稀罕啊。

上世纪 80 年代, 整个中学也就是几台中华学习机 和一两台 APPLE-II。

大学才有 IBM PC。

俺是怎么玩电脑呢? 邮购了两本中华学习机用户手册在脑子里面过干瘾。 在自己大脑里模拟中华学习机的汇编代码。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拍成电视剧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

里面的单位是京城的部级单位。

就那样的单位办公桌上都还没有电脑呢。

那时候,俺已经转正成了国家干部。

大约是 1996 年的时候, 俺在某院校附属医院的放射科里面玩了一会 GE 螺旋CT 机配套的电脑。

。。

话说 GE CT 机配套的电脑是类似这样的

。滑鼠是轨迹球。 软盘? 移动存储是MO。 标配 512 MB 内存。 那时候 16 MB ECC内存大约是 1000 人民币。而这个电脑要加网卡的话, GE 报价是 10 万人民币一片。

这台 CT 机能 3D 重建, 直观地显示病损的空间结构, 这在当时是划时代的玩意。

回到用顶级台式电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用完之后, 没有想像中的兴奋,也许是俺比较冷感。

就觉得太离谱了, 一片网卡能坑 10 万。 俺老乡留校, 三房一厅的福利房(白云山)才八万人民币。

电脑城里面的千兆网卡(需要埠聚合)也才 3000~5000 人民币。

医院还给这个机器招了几个专人。

您见过啥台式机能给您解决北上广城市户口的问题呢?

这就是其中的一台。

它的外设是价值连城的 CT 机。

为什么小时候去计算机教室要带鞋套呢?

稀罕, 矜贵啊。

现在的手机计算能力恐怕也能打得 Compaq ProLiant 6000 满地找牙。

可是在上世纪 80~90年代,

这样的东西无异于外星高科技。

伺候「高科技」当然要用实验室级的要求,

要穿白大褂, 要换鞋, 要安装堪比器官移植病房的层流净化空调系统。

电源要预稳压, 还要上 UPS 防止断电。

不然, 电脑有 BUG 死机蓝屏了怪谁呢?

别忘记,

那台破电脑能帮您解决北上广城市户口的问题呢。

别怪俺倚老卖老, 1994 年的时候 PS/2 的 IBM 原装键盘还要 300~500 人民币呢。

现在?

MICROSOFT 无线键盘滑鼠套装只要 29 .99 刀。就算您在键盘上粘一块口香糖, 老师也不会吭一声。

但是, 上世纪 80~90 年代, 您在键盘上粘块口香糖试试?

那叫破坏国有资产, 要通报批评甚至记过处分的。

上世纪 90 年代, 家庭买了电脑也是毕恭毕敬地给它配空调+UPS,伺候得象亲娘亲爹似的。 别笑, 是真的。您想想, 三房一厅的福利房(白云山)八万人民币。一台电脑就 10000~12000。

当时俺的梦想就是上厕所屙屎也能用电脑。后来不到 5 年就实现了。

那时还没有什么家庭的电脑配置 64MB 内存, 更不用说 128MB 内存了。Pentium MMX 是后来的事情。 Pentium 133 + 32MB + S3 显卡 解压 VCD 是那时候的主流 (XingMpeg + Direcx 1.0)。 据说后来 XingMpeg 演变成了 RealMedia...不提。 再后来才有了"超级解霸"。是的, 没错。 一开始电脑进入家庭是以 VCD 机的替代品 + 游戏机这样的娱乐中心进入普通家庭的。 1994年就已经有了《太空*妖》这样的真人妖精打架游戏。 更早的 DIGITAL S*D*CTION 真人妖精打架游戏甚至在 486 DX66 上就能运行。

CERNET 开通的时候, 《计算机世界》的网址还是 IP 没有域名的。 更不用说什么***了。 您知道大家最喜欢上什么网站吗? 当然是服装品牌,发发公子了。

2001年的时候, 俺的梦想是上厕所也能用 WIFI,后来不到 3 年就实现了。

京东京造 笔记本电脑 全面屏 全金属超薄本 网课 教育京东¥ 2999.00去购买?

现在俺敢肯定,

5% 的读者会在蹲坑的时候刷知乎。

为什么小时候去计算机教室要带鞋套呢?

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当然,

也因为现在流行一句话, 电脑的价值 5 年清零。

联想(lenovo)无线键盘滑鼠套装 无线键鼠套装 办公京东¥ 69.90去购买?

知乎盐选会员畅享盐选专栏、Live、电子书等海量会员内容新用户仅 9 元¥ 19.00去购买?


很简单,这是按照你进伺服器机房的标准要求你进计算机教室,今天你进伺服器机房照样需要穿鞋套。

当年计算机教室基本是按照伺服器机房标准去建的(或者反过来说也可以),实际上大多数21世纪初,高等级中学、大学的伺服器机房和计算机教室就没分家,计算机教室和伺服器机房是连在一起的。

其实当年不仅要穿鞋套,还要防静电,以前讲究点的机房还配有一种防静电杆放电,有防静电地板以后就不用了,很多人都没见过。严格来说你自己在家用各种电脑设备也要先放静电,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实际上静电也会对电脑设备造成破坏。

纠个错不是20世纪初。。。。。。清朝穿越指南。。。。。。


从几个方面去分析:

1、设备价值比较高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一根内存条就可以卖到一两千,而且内存条还是8M、16M这种级别的。一台电脑下来一万块钱都是便宜的,这么金贵的东西学生们大多都不懂,弄坏了修起来也比较费钱。

2、购买设备困难

那个年代一个县城购买电脑都很困难,基本上找不到买电脑的店铺,很多学校都是通过熟人打听,才能再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找到购买渠道,组装的时候还需要有人专门出差去安装调试设备。

并不像现在在网上随随便便就能购买一台电脑,而且当天都能送到。

3、没有维修技术

以前电脑维修人才极其稀缺,因为著玩因本身也不多见,只要开不开机就认为是坏了,然后就放起来隔一段时间会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过来维修电脑设备。

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电脑维修店,但是那个年代有可能整个县城都不一定有一个专门维修电脑的店铺。

4、学生鞋子太脏

那时候我们在县城上学,可没有现在这么干净;一下雨或者下雪之类,很多学生脚上的鞋基本上都是泥泞不堪,如果正好赶上电教课,进去就会把教室弄得又脏又乱。

而那时候的电脑房都是走的地线,然后高出来一节,也不能拿拖把拖地。万一水漏进去就会导致短路的风险。

我记得我们第一次上电脑课的时候学习的是开关机,但是我们不能实操,是看著老师操作。

开关机学习了半节课,后半堂课是学习打字。

老师还会转悠防止学生们在下边偷懒玩游戏。

现在想像真的好幼稚的课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