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二十年前,刘德华说,今时今日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那么二十年后的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服务依然重要吗?


进入正题之前,先问大家个问题:「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许多学者认为是语言,历史教科书给我们的答案是「使用工具」,而马克思说: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时,人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

所谓生活资料,字典上书:「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社会产品。」而生产生活资料的行为即是:服务。

服务自古便是人类的基石,好的服务会招揽顾客、振兴行业甚至于振兴国家。大家可能觉得这是夸张的说法,但历史告诉我们,事实便是如此。

人类的发展,便是服务的发展。

大家所理解的服务大多是所谓鞠躬、微笑等门面礼仪,但事实上,服务的范畴要大的多。广义来看,满足需求便是服务。

一万年前,随著人类从渔猎向农业过渡,文字开始萌芽。文字最初的作用,便是满足人类生产资料传播的需求,拥有文字的文明间产生了更多的文化交流,以至于数千年后,亚欧大陆面对囿于绳结的印加帝国时,几乎战无不胜。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发明文字算什么服务?

举个例子,英籍印度人谢泼德·巴伦曾是印刷厂的总经理。彼时谈下大生意的他,却因银行关门无法转账给书商而几乎失去信誉,在他亲自前往道歉付款的途中,又出了车祸。很惨,好在性命无忧。

我们可以想像,谢泼德对著银行柜员苦苦哀求时,一定恨死了银行的服务水准。于是,1967年,由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ATM机,安装在了伦敦。世界上一定也有人认为:发明ATM机算什么服务?

谢泼德不这么认为,ATM机的发明显然服务了如他一般,在银行下班后有资产变动需求的人。而被西班牙人俘虏的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大概也极度渴望,自己曾得到与西班牙人相同的服务—文字。

文字服务了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使文明更加强盛。

如此来看,发展和服务的关系就比较好理解了。

类似的例子其实有很多,图灵最初发明计算机就是为二战时期英国破解德军密码而服务,而春秋时期的齐国之所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也是因为管仲简单的客栈政策——免费供给来往商贾吃住。《战国策·齐策一》记载了齐都商业的繁荣景象:「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近现代后,服务被愈来愈多的人所重视,此时的服务已逐渐脱离物质的局限。

1927年,世界第一家丽思卡尔顿酒店在波士顿开业,短短三十年后,其便将声名远播全球。九十年后的今天,它仍是国家政要、富商明星、贵族名流的下榻的第一选择,是豪华酒店中的豪华酒店,为什么?

丽思卡尔顿的黄金准则中有一道很著名的禁令:禁止对顾客说「可以」,而以「这是我的荣幸」替代。这种一点点细微的差距积沙成丘,构筑了丽思卡尔顿的基石。丽思卡尔顿是第一家将确保个性化服务认定为标准的酒店,他的管理者认为,客户关系管理就是创造价值。我住过许多次丽思卡尔顿,相比康莱德、香格里拉、侯爵等其他我住过的顶级品牌,它是唯一一家在我二次预定将事先有所安排给我惊喜的酒店,大概也正是如此,其客史模式才会在多年来不断为学者研究。

细致入微的关怀,服务了人们的尊严与精神满足。

接著转瞬间,大数据时代到来了。

虽然仍比不上社交网路,但如今淘宝的平均停留时长相对于最初其实已有非常高的增长。10年前开始网购的老用户可能会有所感触,购物软体发展到今天,能达成「逛街」的体验,与以往相比是多么大的进步。替用户筛选他们最想要的东西,现代科技下的大数据服务达成了商家与客户的双赢。另一条战线上,抖音也借著同样的「秘籍」出海,引爆了全世界年轻人的热情。

更多的延伸服务模式也使一些企业站住了脚。例如京东,冠绝其他电商品牌的智能物流使UI相对落后的它始终屹立在电商的第一梯队。曾经仅仅作为平台方的58同城,也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深耕用户体验,布局部落,将有表达欲望的用户、企业生产的优质内容,精准分发给了有需求的人们。而十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海底捞,更是由极其热情的点对点服务,以「独自吃海底捞被服务人员放小熊陪吃」、「等位时免费美甲」、「服务人员配合顾客发明新吃法」等几次事件爆红网路,成功坐上了国民火锅第一把交椅。

数据服务了服务,使其愈发精准贴心。

我几乎可以认定,不仅是过去、现在,在未来哪怕百年、千年、万年后(如果人类还没灭绝),服务都仍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行业准则。而纵观全文,我们很容易发现,由人而生的服务,随著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也会越来越精细、越来越人性化,最终落于每个人类个体。

虽然文学作品不能作为理解世界的准则,但诸多科幻作家都不约而同描写过未来世界服务缺失的时代。赛博朋克相关作品中,本应服务于医学的机械神经义体被滥用于地下拳击与犯罪,市政设施老旧、霓虹灯倒是不少,社区堕落为贫民窟,这一切显然与我们理想中的未来世界不同,其内核反倒更类似工业革命前的世界。科幻作家布鲁斯·斯特林对其定义为:高端科技、低等生活。

而直到如今,很值得庆幸的是,人类仍然以服务为行业发展的基础。在上文提到过的电商、餐饮等行业之外,关注于人类生活环境的物业行业,可能更能体现这一点。事实上,自19世纪初物业于英国起源后,人类对生活环境的规划始终与赛博朋克作品中的低服务环境背道而驰。

日本的物业服务会配备不同的专职部门,正常的维修、垃圾处理之外甚至定期会清洁外墙,某些甚至会帮业主催促租金。欧美的物业服务则更崇尚「贵族式」的管家精神,部分高端物业甚至会帮助业主看护儿童、护理病人,乃至通报股市行情、帮助业主举行商务活动等。

中国虽然物业发展较晚,时常也能听说业主与物业发生不愉快等一类的新闻。但国内许多优质的物业服务,其实也在逐渐拥抱科技、智慧服务业主,甚至与政府合作进行城市物业管理。前段时间在抖音爆火的成都一小区业主放礼炮夹道欢迎的新的物业公司的事儿,我好奇的查了一下,就是一家物业服务界的「科技大拿」。

成都一小区夹道欢迎新物业

龙湖智慧服务就早已从传统的物业管理企业,脱胎成为科技驱动的服务公司。

这一次的疫情期间尤是如此,较高的防疫需求和中国人一贯集中力量的做事风格使国内物业实力上线;中国在某些科技建设上的长期积累,也表现出了颇令我大开眼界水准。依托长期电子支付经验延伸出的采用人脸识别的智慧通行算是比较初级的东西,国内多年深耕的天眼系统延伸出的防疫监控,才是疫情期间确认项目落实、员工规范、业主通行的大杀器。而智慧服务通过FMRBA设施设备管控的园区物联网和喷洒消杀的无人机,几乎是有点近未来的意味了。这不得不使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物业相比发达国家物业不但差距迅速缩短,某些方面甚至有所超越,颇有些要弯道超车的意思。我们需要的,只是大浪淘沙的时间,和人们坚定服务第一的态度。而事实上,数千年来,人类始终追寻著更好的服务,商贾涌入齐国是如此,智慧服务入住小区后,带动小区业主幸福感提升也是如此。

赛博朋克的世界可能到来吗?

我认为是可能的,但我仍相信,人类选择进步,其实是选择活得更好。


服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社会专业分工及更深层次的需求,使用服务以便更高效完成自己的任务或解决你目前遇到的痛点。

服务更多解决时间和精力缺乏问题。时间和精力越来越稀缺。


服务行业就如同地球一般,不是地球需要我们去建设,是我们离不开地球。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并不是需要我们的消费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更大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他们。

我做过服务行业的相关兼职 也从中感受到了人性 服务行业有什么固定的标准么 无非就是要做好自己岗位的本职工作 并且在服务他人时要保持良好态度 我觉得一切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态度 可能我自己能够做好 当我遇到困难寻求其他服务人员时 真的是态度恶劣到极差 我不知道是现在流行的都是态度极差的服务 还是他个别人就是那样 我很尊敬任何一位服务行业人员 但是我认为服务行业起码要做到一点基本的礼貌吧

我今天亲眼目睹了一件事情 虽然事情很小很小 但还是让人心里不舒服 一位中年人拨打康巴什某某某电话 第一次打被挂掉了 第二次打一个女的接起来了 态度恶劣到极差 中年人询问完之后 那位客服女士暴躁的教训著人 我当时就想说 人家打电话的人怎么著你了 你就算三十岁更年期也不用把气都撒到其他人身上吧 那一刻中年人沉默了 不知道该继续说什么 结果客服女士直接挂掉了电话 我天 我觉得每个人都很辛苦 但是你也没必要将你的怒火发到其他无辜的人身上 本职工作都做不好 但愿那位客服女士能在现在的岗位上「稳如泰山」


随著生活节奏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力求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能给客人带来好的形象,从而增加公司业绩,促进经济发展。

感觉身边的服务行业都挺好的,热情有礼貌,保持就好了~


很多啊,你知道海底捞吗,海底捞为啥子能成为上市公司,那么出名,在那么多火锅店里脱疑而出,是因为什么,当然是因为他的服务啊,这就证明了好的服务可以让人享受。我自己也是看见服务态度不好的店,这辈子都不会再去了,买东西就像我欠他钱一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