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患者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在65~70岁前出现外显。

  1. 2特发性震颤也有许多散发病例,散发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规律基本上与家族性震颤相同,但家族性震颤的发病年龄比散发病例为早

  1. 特发性震颤可能由中枢振荡器而造成的。这可以解释部分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如震颤在快速活动中加重,相对缺乏静止性震颤END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

  1. 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著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1. 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1. 主要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著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1. 典型症状还有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

  1. 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1. 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严重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大多数患者会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1. 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1. 特发性震颤患者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是特征性的。许多患者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酒精)就可减少震颤。大多数特发性震颤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天震颤反而加重。

  1. 特发性震颤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病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


1,体能锻炼:特发性bai震颤患者的du护理原则应该注意尽量做一些zhi体能锻dao炼,比如太极拳,广播操.平时搓zhuan搓手,转动一下shu颈部,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2,饮食方面: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恢复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平时生活要规律,避免劳累.

合理饮食,尽早治疗,可以看中医


平时的基础运动就可以,特发性震颤不能太过于累


其实就可以进行一些平时常规运动的


尽量做一些体能锻炼,如太极拳,广播操等等,平时可以搓搓手,转动一下颈部和手部


将手心放在桌面上,手指接触桌面,然后再反复练习手指分开和合拢的动作,稍后再反复练习握拳和松拳伸指动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