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班主任拿著我們寫的想要看的書,看到有張愛玲就冒出了這麼一句話,我很納悶,對張愛玲也不怎麼瞭解,所以到底是為什麼呢?

怕是年紀輕輕,就對愛情失去幻想吧

無論是她的故事,還是筆下人物的故事,都有如此的感覺

比如《傾城之戀》 的白流蘇,從一開始就是算計的,而到最後範柳原娶了她,卻待她同旁的女人一樣了。

你就是醫我的葯

為了成全他們,傾倒了一座城

這些話語很美,開始掩蓋不了一種荒涼

《半生緣》原名《十八春》

也道出了一個真相,愛情遠敵不過時間

張愛玲的小說,好像男主大多是我們常說的渣男,而女主的經歷也是悽慘

因為她看得透徹,說得明白,她要把這種醜陋公開,而不是人間情愛弄得尋死覓活的。

我們的一生中,除了愛情,遠還有其他。

我覺得不應該是女人不讀張愛玲,應該讀,也應該懂得她的文字。

之前我的老師還說不要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因為女主愛一個人太過義無反顧。

我去讀了。

如果喜歡,就不應該在意別人的看法。

那還是初二時學茨威格的作品,語文老師說男生最好不要去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因為也許會學男主人公的多情,當然,女生也不要去看,也許會對愛情失去信心。我那時候不信邪,不僅看了,還以一種刻薄的眼光諷刺女主的「愚蠢」。換一個人愛,她的人生絕不會到那個地步。然而我不知道,也沒想明白,人生是有齒輪推著前進的,遇到愛情的女人總會變得無比感性,失去理智。

這是我讀完後的一點看法。

大抵是讀了張愛玲,她就會理智一點吧


通透涼薄吧(非貶義,我是張迷)

真的,愛玲的各種書都可以縮影為這四個字。她寫各種女人,女性的千姿百態,萬種情思都逃不過。所以讀她的書會有種被看透,又學會看透的感覺。三觀影響真的很大。

至於不讀,應該是不想還懵懂的心態立刻看到一個嘗遍悲涼的黑色人生吧。很多人都沒有她那樣悲慘的經歷,看到的,體會到的,多是痛苦和無法理解吧。

劉禹錫的《竹枝詞》說:「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人心多變,人性流轉,就是她眼中的悲劇感。

不理解的人不讀,理解了卻又說不出。

個裡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讀了張愛玲,原來「用下半身思考」是對男人最大的褒獎

(本人求生欲很強,請客觀對待我的閱讀感受,別罵,罵我……我……我就刪你評論)


前段時間看了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並非張迷,此前對這部小說的瞭解僅限於那句「一個男人的一生中,至少會擁有兩朵玫瑰,一朵是白的,一朵是紅的,如果男人娶了白玫瑰,時間長了,白的就成了桌上的米飯粒,而紅的就成了心頭的珠砂痣,但如果他娶了紅的那朵,日子久了,紅的就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而白的,卻是牀前明月光。」

一個妓女讓佟振保體驗了生命中的重大挫敗,性經歷的蒙羞讓佟振保想做一個自己世界的主人,可以把這種感受淺顯地理解為所謂的雄性動物的征服欲,也可以深刻一些,理解為男性被統治時內心的「自卑」和「懊惱」。

(說得更簡單一點,我們常常說男性接受不了另一半比自己強大,更有甚者喜歡在精神上打壓女性,在我的理解來看,張愛玲其實是把這種比較俗氣的社會現象文學化了。)

當王嬌蕊出現時,佟振保「淪陷」了。

「淪陷」打雙引號的意思是:佟振保不是在精神上淪陷,而是王嬌蕊太符合他征服世界的要求了。

嬰孩一樣無知的腦子,配上女人天然美好的身體,王嬌蕊是佟振保作為男人征服世界的戰利品,而且是戰利品中最值得炫耀的那種。

從最初的情慾層面上的吸引,到後來兩人實打實的相處,王嬌蕊以為自己在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地虜獲一個男人的心,其實只是越來越深地把自己困在了佟振保的算計之中。

當開始考慮母親的期望和自己的前途時,佟振保卸下了偽裝,以真實的身份去思考自己的需求。

當嬌蕊寫信給丈夫打算離婚再嫁佟振保時,佟振保也就「黔驢技窮」了,所以他選擇在局勢失控後及時抽身。

王嬌蕊為愛豁出去了,佟振保也就知道女人的恐怖之處了。

佟振保特別清楚,他需要的遠不止一個女人,而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你離不了我的,振保。」

這句話是這部小說帶給我的第一次觸動。

初讀是王嬌蕊的自信和佟振保的為難;

再讀是王嬌蕊的可悲和佟振保的決絕。

男性,尤其是渴望有所成就的男性,會為了那條對的路尋找各種藉口和理由,這些藉口和理由合理到連愛著他們的女人都覺得自己理應被拋棄。

後來,佟振保娶了孟煙酈。

這朵白玫瑰賢良淑德,對佟振保忠誠追隨,換來的卻是她所愛的男人的鄙棄和打壓。

好在孟煙酈紅杏出牆,也算是對佟振保有所懲罰。

讀完整個故事,我的感受是,佟振保是最大的贏家。

從熱烈的情婦到聖潔的妻子,從一個男人的成功到一個丈夫的成功,他用兩個女人的青春給自己賺了個盆滿缽滿。

那一刻,我感受到男人的理性是多麼可貴的品質,注意是可貴,不是高尚。

我們常常用「只會用下半身思考」貶低男人,可是目的導向型的做事方式和果斷的抉擇風格恰恰是女人立足這個社會的短板。

只會用下半身思考也好,最近脫口秀演員楊笠被炒得火熱的「男人沒有底線」也罷,凡是有兩面,這不全是性別歧視以及對男性的貶低,直到今天,我們也得承認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取得世俗的成功,我們也必須承認男性的關注自我和按需索取並非毫無用處,沒有底線或許就是男人安身立命的法寶。

有句話叫,女人不讀張愛玲,於我而言,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女人受不了張愛玲小說裏女性角色的命運之悲慘,而是隻有女人才會為女性自古所受的來自於外部世界的道德觀唸的束縛感到無助和憤怒,換言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氣的是女人的不爭氣,氣的也是男人合情合理的自我逢迎。


如果能多讀幾部張愛玲的作品,你就會發現這樣的情緒可以反覆升騰在腦海裡面。

《連環套》是我認為張愛玲的作品中悲劇色彩最濃重的一部。

霓喜的第一任丈夫背著她找別的女人尋歡作樂,因為霓喜的潑辣任性而對她大打出手,兩人不歡而散。

第二任丈夫竇堯芳是個藥店老闆,竇在瀕死之際給霓喜下了個套兒,表面和她挑明瞭崔玉銘的事兒,隔一天卻叫來了自己的族人,其實就是臨終看看霓喜對自己的心幹不幹凈,結果霓喜本著「真愛」去了,回來時落了個鳩佔鵲巢、人財兩空。

我原來以為,生命的流逝會讓人越來越努力地放下「髒東西」,乾乾淨淨地去絕美的地方,原來不然,本性難移。

竇這智商……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男人吶,理性起來也是非常聰明且決絕。

第三個湯姆生更簡單粗暴,直接回英國與富家女結婚了。

回顧霓喜的一生,她不想過窮苦的生活,一輩子都在尋找可以幫助她獲得「幸福」的男人,為了實現身份的轉變不惜踐踏自己的尊嚴,結果幾次婚姻都建立在冷冰冰的交易之上。

而這幾個男人損失了什麼呢?他們贏了。


再看《沉香屑》,葛薇龍愛上了一個註定不會真心的男人,看似是在燈紅酒綠的物質世界裡沉淪,其實是心甘情願的飛蛾撲火。

但凡有一點希望可以賣了自己換愛情,誰又願意賣了自己換錢呢?

「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葛薇龍這句話中,足見張愛玲對於女性的憐憫,憐香惜玉倒也不必一定是男人乾的事兒,張愛玲得有多心疼這個在名利場上倔強地相信愛情的女孩。

喬琪說:「我不能給你婚姻,也不能給你愛情,我只能答應給你快樂。」

給葛薇龍快樂?是給你自己快樂吧。

喬琪,贏了。


還有《傾城之戀》,這個可是張愛玲的作品中少有的happy ending的故事,離婚少婦白流蘇和富商浪子範柳原終成眷屬的傾城之戀。

範柳原和白流蘇夜談《詩經》,談及對於「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看法,說:「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詩,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是由我們所支配的。」

生死相守的愛被解讀的無奈無常,我相信範柳原是愛白流蘇,卻不敢否認他也是自私利己的。

這麼美好的故事,我對裡面的一段對話印象最深,大致是:

柳原笑道:「你知道麼?你的特長是低頭。」

流蘇抬頭笑道:「什麼?我不懂。」

柳原道:「有的人善於說話,有的人善於管家,你是善於低頭的。」

流蘇道:「我什麼都不會。我是頂無用的人。」

柳原笑道:「無用的女人是最最厲害的女人。」

白流蘇美麗聰明,她也曾經端著架子,與範柳原製造距離,也曾故弄玄虛,讓範柳原摸不著頭腦。

然而,這樣一個極品的女人,幾番博弈之後,最後卻冒著被疑忌與自危變成自私者的風險,甘心用「無用」套住男人。

因為在新舊社會交替的時代,範柳原需要的是一個無用的女人,無用才安全。

張愛玲是個才華橫溢的作家,是個恰恰因為「有用」而在當時被千夫所指的人,她大概也是心疼白流蘇的吧。

範柳原,贏了。


張愛玲曾說:「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時代的總量。」這種頗有些羣眾史觀的看法讓她樂於執筆記錄市井平民的生活,張愛玲文學在今天的意義不再停留在記錄、反映和抒情的層面,而是啟發和激勵。

有人說張愛玲文學的突破在於敢於談性、敢於表達慾望、敢於增加女性自信、張揚女性意識,這些說法都沒問題。但是書中男性的極度理性和自我與女人的極度勇敢和執著也值得思考。

除了愛情,女性的「勇氣」大有可為;除了婚姻,女人的「理性」未來可期。

女性如何獲取話語權、正視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不是將對自己的評價標準限制在男性文化的框架當中?這在今天更值得思考。

以上文字為原創內容,圖片來自網路,感謝閱讀。


瀉藥。。。偏下題,私人以為女人特別是女孩子就應該多讀讀張愛玲的書籍,這樣就不會被騙了,不會早戀。張愛玲筆下的女子多悽涼,很現實犀利


很多時候一些不願意承認的心態,面對男人追求時候的驕矜和散漫,對母親的妒與戀,對美貌的急切嚮往……她寫的直白又辛辣,在年輕女子看來會覺得有種撕破臉皮的不適和對一切愛情的悲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